【金陵的救赎】 金陵往事

2005年,华裔作家严歌苓将《魏特林日记》里的几行文字,发酵成小说《金陵十三钗》。

1937年,南京的平安夜,日军的烧杀抢掠仍在持续。

这一晚,魏特林日记写道:“10点,我被叫到办公室,与日本某师团的一名高级军事顾问会晤……他要求我们从l万名难民中挑选100名妓女

他们认为,如果为日本兵安排一个合法的去处,这些士兵就不会再骚扰无辜的良家妇女了。

当他们许诺不会抓走良家妇女后,我们允许他们挑选……过了很长时间,他们终于找到了21人。

”   2005年,华裔作家严歌苓将《魏特林日记》里的这几行文字,发酵成小说《金陵十三钗》。

华裔作家哈金看过《魏特林日记》后,收集大量史料,写成小说《南京安魂曲》。

魏特林5次拒绝撤离   1937年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大部分师生都已撤退到后方,自愿留下来的4名教师和11名职员组成了留守委员会。

其中,学院教育系主任、51岁的美国传教士明妮魏特林任代理校长,舍监程瑞芳和总务主任陈斐然协助她。

8、9月间,魏特林4次收到了美国大使馆的撤离通知。

第2次收到撤离通知后,她在日记写道,自己有责任负起使命来,“就像在危险之中,男人不应弃船而去,而女人也不应丢弃她们的孩子一样”。

11月15日,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立。

意大利和   美国使馆、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机构都在其中。

南京国民政府给予全力支持。

南京市长马超俊把安全区的行政责任交给了国际委员会,还提供了450名警察、4万担米粮和面粉,及8万块现款。

美国大使馆附近的五台山上,高射炮很快被撤走。

11月17日,宋美龄将一架陪伴自己多年的钢琴送来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魏特林知道,她也要离开了。

几天后,魏特林第5次收到美国大使馆的通知。

她有3个选择:现在就走;过些时候再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走。

她选择了第3项。

日军在平安夜的罪恶   16日一早,一百多名日本兵以搜查中国士兵为由,闯入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架起六挺机关枪。

他们备有一把斧头,遇到打不开的门就强行劈开。

这一天,拉贝在其日记写道:昨夜里1000多名姑娘被强奸,仅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就有100多名姑娘被强奸。

魏特林每天奔波在学校的各处,将校园里做实验用的鸡、鸭,教师宿舍里的牛奶、果酱和哭叫着的妇女,从日本兵手里夺回来。

人们听见她隔老远就怒气冲冲地大喊:这是美国学校!   在美国领事馆的协助下,魏特林去了日本大使馆,从田中副领事那里拿到一封可随身携带、当挡箭牌用的信。

田中同意她在学校门口张贴告示,禁止日本兵无理闯入。

“回来时我高兴得难以形容。

”   在她的争取下,领事馆还派来25名宪兵维持秩序。

但当晚,两名妇女被宪兵强奸。

24日,圣诞节前一天,日本人再次来到学校,挑选了21名“妓女”。

关于这件事,魏特林日记中写下本文开头那短短几行文字。

总舍监程瑞芳在日记写道:“今日有参谋官带几个中国人来此找妓女,若是有这些妓女在外面做生意,兵就不多到收容所,以免良家女子受害,这些话也是有理。

在此妓女是不少,所以让他们找,内中有几个中国人认识妓女的。

”   当年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里避难的屈慎行老人曾经回忆说:“日军在学校里每个地方都找遍,有20多名妇女被拉到卡车上。

这些女子大都反抗不肯去,高喊救命,但是在卡车上有人拉,下面有人往上推。

卡车上有帐篷,没有人敢跳下来。

”   “金陵永生”刻在她的墓前   1938年1月1日,日本人在南京成立了自治委员会,命令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把所有行政权和钱款、米粮移交给自治委员会。

在最后期限到来时,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还有4千多难民,多数是年轻姑娘。

许多人回到家中,遭到蹂躏,第二天又回来。

魏特林忙于应付日军当局的压力和士兵的骚扰,以及繁重的学校校务。

“我累得精疲力尽,不想再思考任何问题,心情也不好。

”但她没想到的是,更大的挫折还在后面等着她。

据《南京安魂曲》中所写,1940年4月初的一天,也即汪精卫伪政府在南京成立后不久,《紫金山晚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真正的罪犯》的文章,将矛头对准了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留在南京的西方人。

自称“真相卫士”的作者还特别提到了1937年12月24日晚,日军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带走21个女子的事情。

文章写道:“让我们看穿那个所谓慈悲女菩萨吧!明妮魏特林其实是一个人贩子,一个出卖中国人的叛徒。

我们必须揭露她,必须把献给日军的那些妇女和姑娘们的账算到她头上。

”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实际负责人丹尼森夫人看到后,无比愤怒。

一直和明妮魏特林不和的她,听不进任何解释。

几天后,魏特林递交了辞职报告。

她的健康状况一天比一天糟糕,患上了严重的精神抑郁症。

5月,她回美国治疗。

1941年5月14日,魏特林回国一年后,独自一人在公寓开煤气自杀,时年55岁。

她的遗书上写道,她在中国的传教失败了,与其受精神之苦,不如一死了之。

魏特琳被安葬在美国密歇根州的雪柏得镇,墓碑上雕刻着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剖面图,并刻着“金陵永生”四个中文字。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1.47期)B③。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