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辩论赛_辩论赛发言稿—逆境更适于青少年成长

课件辩论赛发言稿逆境适于青少年成长

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观众、主持人:

下午好!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顺境逆境都能造就人,但两者相比较,我方认为:逆境适于青少年成长

青少年成长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事理的深层理解、品格的逐渐完善、能力的不断提升。逆境对于青少年成长,在这三个层面可以达到顺境难以企及的高度或深度。

第一,逆境更能促进青少年理解事理。黄生家境贫寒,买不起书读。正因为如此,他才更加珍惜借来的书。所以袁枚感言“书非借不能读也”。反观如今那些处在顺境中的人,又有几人能做到黄生的程度。拜伦也说过:灾难是真理的第一程。灾难对于青少年来说自然是一种逆境逆境面前,青少年求真的本能更容易被激发。中国近代屈辱的历程让一代人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汶川地震,温总理的一句“多难兴邦”让多少人信服。试问,顺境中,又有多少人理会得了这些话呢?事实上人类缺少的不是真理,而是信仰。今天,当老师告诉我们“珍惜时间,把握当下”时,又有多少顺境中的学生能理解个中滋味。“吃一堑,长一智。”如此看来,值得!

第二,逆境适于青少年品格的完善。培根说过:“顺境彰显恶行,逆境光大美德。”顺境下,青少年容易生发懒惰、骄逸、奢侈的坏毛病,不利于品格的完善。逆境下,更能养成勤奋节俭坚韧的品质。而勤奋节俭坚韧等优秀品质正是青少年自立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应具备的品格。在中国当下独生子女多的时代背景下,培养他们的勤奋节俭坚韧等品质,完善他们独立的人格,尤为重要和必要。顺境下很难做到。李天一强奸,房祖名吸毒,柯震东被永远禁止演出等等等等。在一桩桩、一件件令人痛心的事实面前,对方辩友,你们还要我们相信“逆境适于青少年成长”吗?相反,史铁生瘫痪更能体会母爱,海伦凯勒失明更加惜时奋进。

第三,逆境适于青少年能力的提升。苏格兰哲学家休谟说过:“顺境使我们的精力闲散无用,使我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力量,但是障碍却唤醒这种力量而加以运用。”的确,顺境下江郎才尽了,方仲永“泯然众人”了,很多“00后”得了“中二病”了。逆境下,青少年趋利避害的本能被激发了,实践能力特别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很好的锻炼,抗击挫折的能力提升了。寿光最美孝心少年10岁龙凤胎邢以乐、邢以诺妈妈得了尿毒症,家境困难,他们自己洗衣服鞋子,自己做饭、干家务,照顾妈妈,自立自强,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我们不否认顺境青少年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我们祈愿全天下的青少年都能在顺境下顺顺当当地成长。但是我们知道,这只能是美好的愿望而已。现实是多变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既然逆境不可避免,既然逆境更适合于青少年成长,那么就让我们勇敢的接受命运的考验,笑迎逆境的降临吧!

课件。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