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与PVP配合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PKP与PVP配合在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PKP与PVP两种技术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11例13椎,术后观察症状改善、骨折复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全部病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出现骨水泥渗漏,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PKP与PVP两种技术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PKP与PVP;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近年来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一项新型脊柱外科微创技术。尤其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更被认为是理想的选择[1]。然而在我们施行的59例PKP术中有11例13椎在术中不满意,而行对侧椎体PVP补充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1例13椎,男3例,女8例;年龄58~82岁,平均70.2 岁。患者均以腰背痛为主诉入院,均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其中2例无明显外伤史,其余9例均诉有明显外伤史,分布在T5~L5范围。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前胸部两侧和髂嵴下垫软枕,对较新鲜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病人,可调整手术台使腰部处于过伸位,以利于体位复位。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定位,使其正位显示患椎上下终板呈一线影,同时双侧椎弓根影与棘突等距离,然后在体表标记穿刺点,正位上位于椎弓根影外上缘。常规消毒铺巾,以1%利多卡因局麻至骨膜。作一长约4mm切口,彩用球囊扩张经皮椎体成形成套手术系统,透视下单侧经皮椎弓穿刺将套管针刺入椎体穿刺过程中应调整C臂观察正侧位像上的位置,当侧位进针经椎弓根达椎体后缘时,正位应位于椎弓根影内缘;在侧位观察针尖超过椎体后缘3mm处,拔出骨钻沿工作通道刺入椎体内到达距椎体前壁约5mm,拔出骨钻并以导针探查椎体内情况,确认无误后连接压力装置,置入球囊,连续透视下注入显影剂缓慢扩张球囊,当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或球囊到达椎体上下终板时,停止加压,抽出造影剂并撤出球囊。调配PMMA骨水泥,连续透视下在面团期低压下注入椎体内。透视见这11例13椎骨水泥均未过中线,用PVP技术,在透视引导下穿刺椎体前中1/3处,造影,注入面团期骨水泥1~2mm补充对侧椎体内无骨水泥

2 结果   本组11例13个椎体,PKP与PVP配合治疗均顺利安全完成。随着经皮穿刺术的熟练,手术时间每个椎体大约40~55min;其中PKP约占32min,PVP约占15 min,出血量为5~10ml,每个椎体灌注骨水泥量为2.6~5.4ml,平均3.8ml。术中1个椎体出现渗漏,漏在椎体旁。术中、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感染病例。腰疼痛症状在术后24~72h消失或缓解。本组均未出现脊髓和神经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10例患者获2~10个月(平均5.1个月)随访。均由同一组医师行术前,术后脊柱侧位X线片测量,并按Genant半定量法[2]评价X线片,13个椎体高度恢复达正常的65%;平均恢复高度10.1%,术后第2天均能下地负重行走,无疼痛,酸胀等症状。CT示椎体内骨水泥呈片状或点状不规则分布。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