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保留了 一个地区的音乐:对一个人毫不保留

来到黄文栋的家里,第一眼看到的是放在墙角的两架“文枕琴”,还有桌子上随意放置的板鼓,今年76岁的黄文栋说起话来声情并茂,言语间流露出对莆田民间音乐的陶醉。

黄文栋出生在一个民间艺人家中。

由于家中贫困,为了生存他白天上学,晚上随外祖父的“十番吹鼓班”流浪街头演唱谋生。

“我9岁就开始打板鼓咚”。

这是他自述的开始。

1952年报考中央音乐学院,因父亲病故只好在家照顾母亲,当教师养母糊口。

自修完音乐理论大专课程,解放后,他被安排到莆田县土改文工团工作,当过音乐教师,兼任剧团音乐指导。

由于吸取了民间歌曲、戏曲、曲艺、器乐等艺术成分,他熟悉地掌握了莆仙民间的民歌、俚歌、出海歌、九莲唱、十音八乐、民谣、宗教法曲、锣鼓经、板鼓咚等等演唱的程序和技艺,以及宗林音乐、筵下音乐、香花音乐、三教音乐等法事开筵的全过程。

在过去50多年的岁月里,黄文栋在保护莆田民间音乐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潜心整理莆仙戏谱      1949年后,他任莆仙戏“典型剧团”艺术指导,在实践中他发现乐师教唱时完全用“口传心授”费时费力,建议“口传心授”结合简谱教唱,同时他开了先例,用简谱整理记载莆仙戏谱。

从1950年到1962年历经13年完成莆仙戏曲记谱1220多题,他利用课余时间走遍莆田的山区、沿海、平原,向民间70多位老艺人求艺,并用简谱把它们全部记录下来。

后来铅印发行了《莆仙戏音乐》,共有厚厚的三大册,由黄文狄当主编,正式出版只有上册,至今那两册仍在他家中还未得到发表。

他也自己创作莆仙戏,比如《雁南飞》、《推迫》、《铁箫歌》等,并对传统戏曲曲调进行改革。

决心发展莆仙曲艺音乐      他擅长演奏板鼓咚”。

板鼓咚”又称“乞丐歌”、“乞食歌”,乞丐沿街乞讨,左手拿板,左腋下夹着鼓(鼓为长圆形),右手拍打鼓皮与板相合作为其节奏。

板鼓咚”没有固定的曲调,流浪艺人可以根据歌词与不同音乐曲调进行即兴创作,它的演唱无法脱离当地方言而独立存在。

“字一变音就变”这是黄文栋对他最贴切的一个描述。

1953年,他决定把“板鼓咚”搬上县大型文艺演出的舞台,这引起了很多的争议,有些人认为那是乞丐唱歌的形式,让流浪艺人上舞台去歌颂党,不合适。

然而,当“板鼓咚”一登上舞台,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群众非常欢迎。

黄文栋称这是人民的音乐在人民的舞台上开了花,这样的传播形式无形中为“板鼓咚”的延续开辟了一条新路。

改良民间乐器“枕头琴”      为了发扬光大莆仙民间音乐,70多岁高龄的他仍在不懈工作。

1981年他制作的四架改良后的“枕头琴”,命名为“文枕琴”赋予了传统乐器新的艺术生命。

枕头琴”本来是莆田十番音乐中的一种主奏乐器,现已是濒临失传,它有高音与中音两种,高音为九弦,音的排列为:235612361中音为十一弦,音的排列为:12356123561(从内弦往外弦排)。

它分为坐奏和行奏两种,行奏时用左手扶住琴头,把琴尾放在肩上(类似小提琴的演奏方式),用芦苇拉和打。

黄文栋在原来的基础上对它进行改革,在演奏方式上,由原来的肩持方式改为竖着放在膝盖中夹住,这样就可以解放左手,并借鉴大提琴、二胡、琵琶、古琴的演奏指法“按、揉、拨、挑”等进行演奏

把丝弦改成了钢弦,使其发声音量扩大。

在琴上加了两个音孔,音箱里加了音柱,进一步扩大了音量。

原来用木头钉住来调弦,现在改用铁,调法类似古筝或吉他。

调弦较原来更方便。

调整面板上的码,扩大音的共鸣,使音色更美,高音亮丽,中音雄厚。

改革后的“文枕琴”音域也拓宽了,其演奏方法同二胡。

因此,黄文栋把它传授给二胡演奏员黄福安,代表作有《思念》等。

古老的枕头琴改革成功,引起了国内外音乐家的重视。

现在“文枕琴”已成为莆田天妃艺术团海外表演的固定节目。

黄文栋说,不能老是抱着传统不放,民间音乐也要与时俱进,但是传统是最基本的东西,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去改造,如果连传统都不懂谈什么改革。

年过古稀的他显示出对传统音乐延续的担忧。

民间艺人在无声无息中逝去,“艺随人亡”的现象已是很普遍,作为文化的携带者,他们的离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断层。

保护优秀艺人,才能蓄养传承源头。

黄文栋音乐就是莆田地区音乐一个缩影。

由于时代的发展,他们的后人已没有像他们一样学艺的特定环境,我们不禁要问,民间音乐真的失去生存的土壤了吗?如何在新的环境下有效地保护民间音乐?如何在市场经济下吸引青年一代来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音乐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