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卡【我眼中的绿卡】

拿到绿卡,不用交赞助费了   范女士,高级经济师,是第一批领到《北京工作居住证》的人之一   能申请到《北京工作居住证》,我很高兴。

拿到“绿卡”,女儿在入学时碰到的赞助费等问题相信会有很好的解决。

王先生,某广告公司总经理,哈尔滨人,已经在北京买车买房   眼下我最着急的是孩子的入学问题。

这几年我的孩子上幼儿园得比北京户口的孩子多交6000元,今年9月就得上小学了,因为没有北京户口,得交2万元借读费。

如果能办理《jk京市工作居住证》,能为我节省不少钱。

我因为没有北京户口买车必须借用朋友的身份证,自己花了几十万买的车必须登记在别人的户头上,想着心里都有点不踏实。

本科生什么时候能排上队   徐小姐,江苏人,大本毕业后在北京工作一年,某律所律师助理   想到自己老老实实在北京缴税,可是买房子要多花钱,更不能买车,再想到和暂住证相关的种种恶性案件,心里总不是滋味。

所以每个月的工资除了自己的花销,全都寄回家里,好像这样才更有安全感。

其实,我也想在北京好好地发展,因为毕竟大城市的发展机会多。

即使工作居住证放宽了条件,但有总量控制的原则,肯定是特别优秀的人才能获得居住证北京人才济济,硕士都排不过来,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本科啊?要成为“持证一族”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一个城市的承受能力又是有限的,这也许可以说是一个悖论吧。

郝小姐,山西人,刚大学毕业,房地产公司文员   毕业的时候,能找一份工作已经很不容易了,有没有户口无所谓,而且北京生活成本这么高,我还没有什么特别长远的打算。

现在居住证条件放宽了,我觉得又有希望了,也可以考虑考虑在北京的长期发展了。

但我有一个问题,我已经申请户口在学校保留两年,如果以后要申请居住证,这个程序应该怎么走?      不要把绿卡捧上天   小乐,四川人,自由职业者,从事企业形象设计,在北京待了四年   要说对现在这个工作居住证的感想,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说。

因为对于我们来说,既然决定了做自由职业者,就预示着不会在哪个地方定居下来,我们不会为了买房子少交点钱或能够上保险,就把自己束缚住了,何况我们也上不了社会保险。

所以这个规定没有把我们包括进去,我也没有感到有什么遗憾,虽然我一直想买辆车。

但到一定年纪的时候,自己不想也不能再漂了。

当我决定不再做自由职业者,准备成家立业或创立自己的公司时,可能会比较看重这个居住证了。

李小姐,湖南人,某杂志编辑,在北京工作三年   有没有无所谓。

我觉得趁年轻时可以在北京发展,但北京这个城市非常不适合居住,所以我没有计划一辈子都待在北京,当然也没有计划在北京成家、买房。

我只是想在北京积蓄力量,时机一到就回家去发展。

所以,请朋友帮忙买辆车就够了。

曾先生,人事部门官员   北京工作居住证也好,深圳人才居住证也好,这项制度是移植了国外的“绿卡”制度。

我们必须明确,北京、深圳、上海只是中国的城市,而不是什么独立的国家,“绿卡”是适用于国家之间的。

我个人认为,所谓“居住证”只是治标不治本,最根本的是要改革中国的户籍制度,现在也就只有中国和古巴有这样的户籍制度了,更进一步说,我认为“居住证”只应该是一个过渡,而不是长久的存在。

企业吸引人才又多一招   马女士,某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经理   因为我们是高科技企业,一直属于可以申请工作居住证企业之一。

新员工一来到我们企业,只要符合条件,我们就会为他们申请我们公司有23左右的员工已经获得了工作居住证

现在条件放宽了,一是有利于员工安心工作,对于企业来说人员也更稳定,对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也是有利的。

我们也有一点担心。

以前是向北京市人事局申请,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取得工作居住证,效率也比较高。

现在有一个总量控制的原则,由各区的人事部门办理,我们担心申请难度、办理速度会受到一些影响。

张先生,某合资制造企业人力资源经理   北京是一个优秀人才聚集的地方,放宽工作居住证申请条件,无论对于外地人才还是企业来说都是非常好的。

外地人才和本地人才在市民待遇方面的一些差别,是企业在用人上可能考虑的因素之一,没有本市户口,在社会保险、福利等方面可能会比较麻烦。

而尽量缩小这些差别,企业用人的选择面就会更大一些,降低了招聘的成本,这也是企业乐于看到的。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