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教育与管理体会

关键词 哮喘;教育;管理。

哮喘治疗的新概念认为:哮喘治疗目标不只限于尽快控制哮喘急性加剧,而且应预防和减少反复发作哮喘患者的教育和管理是哮喘防治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哮喘教育可以显著地提高哮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更好地配合治疗和预防,达到减少哮喘发作,维持长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3年10月~2004年4月门诊及住院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16岁~72岁,平均年龄36.5岁。病程1年~20年,平均5.1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哮喘诊断标准 [1] 。其中轻度患者10例,中度32例,重度8例。所有门诊患者及住院患者病情平稳后均进行皮肤过敏点刺试验。有1种~5种过敏原阳性者占34%,6种~10种过敏原阳性者36%,11种以上过敏原阳性者占13%。阳性率最高为粉尘螨、户尘螨,达69%;海 虾,海蟹59%;棕榈56%;芒果55%,蟑螂28%;香 烟10%。

2 方法。

根据病人的需要,文化程度,给予针对性的宣教。具体内容有哮喘患者的生活护理哮喘发作时的家庭护理、肺功能监测用药指导等方面进行系统教育。

2.1 生活护理

大约80%~90%的哮喘患者至少对一种常见变应原过敏 [2] ,“螨”是引发某些患者哮喘的主要因素。因此,应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做好螨的控制。

2.2 肺功能监测

峰流速仪(PEF)是一种简易的肺功能监测仪,“哮喘诊断和治疗的国际共识报告”和“全球哮喘防治战略指南(GINA)”均推荐哮喘患者使用PEF作为自我监测病情的重要方法。临床研究证实:PEF随哮喘症状的严重度增加而降低,按临床表现严重度与PEF测定分级有较大差异。轻度和重度哮喘的两种分级的吻合率较高,分别为71.4%和74.5%,而中度哮喘的吻合率则较低(52.9%),有20.9%按症状分级的病人被低估了病情。所以我们宣传、教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的评估哮喘的严重度,主动、长期、正确的监测记录PEF,给医生判断病情提供最佳依据,确定用药及剂量,使缓解期病人在哮喘发作前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阻止哮喘严重发作

2.3 哮喘发作时家庭护理

患者在家中哮喘发作时,取半坐卧位,以利呼吸,保持情绪稳定,环境温湿度适宜,鼓励患者多饮水,教会其行有效咳嗽,避免痰液堵塞气管,引起窒息。

2.4 药物治疗指导

哮喘的本质是气道的慢性炎症 [4] 。糖皮质激素是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可预防和治疗哮喘发作。但激素口服及注射副作用大,吸入治疗倍受关注,护士应向患者认真的解释其用药意义,同时应训练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吸入技术,以发挥更大的药效。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