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深处

武宗义。

每年杏花盛开或者杏子成熟的季节,总会想起故乡杏树

故乡三面环山,曾盛产林果杏树、桃树、柿子、山楂、苹果、核桃、梨,应有尽有,遍布南山北坡。

奶奶健在时,曾不止一次说起,山上的林果曾经大半是我家的产业,当年匪患横行,村民多有“逃荒”的经历。

“土匪一来,只顾逃命。咱家北山上的桃熟落得满地,却顾不上吃一个。”。

于是我很惋惜,惋惜那片未曾谋面的桃花园,而今只剩荒草乱石。好在,山上一棵棵老杏树还在,每年杏花开放时节,抬眼望去,一树树的杏花粲然开放,给初春的山乡平添许多暖意。

这个时候,我家门口的几棵老杏树也陆续开了。满树杏花满树嘤嘤嗡嗡的蜜蜂成了村中最惹眼的景观。花开多时,便有花瓣随风落下,蜜蜂也慢慢没了踪影。再后来,有小小的青杏爬出枝头,翠绿的杏叶慢慢长大。一株株杏树青枝绿叶,沐浴着春风夏雨,蓬勃生长。偶有风吹过,绿叶间闪出一颗颗绿色的杏子。我曾经不止一次摘着吃,却又酸又涩,难以下咽。

最妙的是杏黄时节,绿叶间一团团金黄的杏子,沉甸甸垂在枝头,像极了娃娃们可爱的笑脸。大约九成熟的时候,期盼已久的收获到来了。每天一早,我们全家齐上阵,在树下扯起宽大的粗布被单,爷爷站在树上挥动竹竿,金黄香甜的杏子便纷纷落下,不一会就倒满几大筐。

收获的杏子,除了自家吃一点,大多送给亲戚邻居,这曾是我家持续多年的保留项目。

我家临街而居,每五天便有邻村的人穿过村庄去赶集,此时,我便多了一项任务,守望杏树。因为总有“馋虫”前来偷吃。胆小的抓起路边的石头,使出吃奶的劲朝最密集处狠狠砸去,待杏子落地,捡拾一空后逃之夭夭。胆大的直接飞身上树,乱摘一气。

我曾不止一次当场抓获这类“馋虫”,但全部当场“无罪释放”,因为老人不止一次嘱咐说,人家摘几个尝尝,决不能责骂,都是乡里乡亲的,有的可能还是亲戚,不能伤了和气。

几年后,村中道路拓宽,临街的几棵杏树,包括那棵最早成熟、大如鸡蛋的“麦黄杏”被砍倒在地,让我很是难过。

再后来,我离开家乡,去外地上大学,便很少吃到自家的杏。每次回家,看到的多是满树杏叶或者光秃秃的树枝,我曾不止一次抱怨说:“我都几年没有吃了,也不给留几个。”。

奶奶便笑起来说:“怎么不留,年年留。不等你们回家,都烂了。”接着,奶奶便说起我姑家表弟大热天的跑上几里路来我家摘杏吃,被黄蜂螫得大哭的情形,我听了又好笑,又难消心头的怅惘。

又一年冬天,村中道路再一次拓宽,仅有的两棵杏树成了砍伐对象。再回到家,昔日枝繁叶茂的老杏树只剩下圆滚滚的树干倒在乱石堆里。

在家久了,闷得慌,它成了我绝好的座位。拿着袖珍收音机坐在上面听听音乐新闻,感觉蛮惬意的,只是杏是无法吃到了。

慰情聊胜于无的是,而今,老家院墙外又长起了两棵杏树,或许由于 “悬”在路边,并不怎么结果,而且从挂果时便有人不停偷摘,挨到成熟时,已剩不了几个。

其间,父亲也曾幾次打电话让回家摘杏吃,但因为工作忙或者懒隋,一晃离家工作这么些年了,竟是一颗也没有吃到。

于是,每年杏花开放或者杏子成熟的季节,我就想念老家杏树,也曾不止一次从市面上买回又大又黄的杏子品尝,但大多异常酸涩,丝毫没有老家杏子的香甜。每每此刻,我就有一种缠绕不清的怅惘,仿佛恍惚之间,身边的世界已经变得无从认识。

尽管我懂得,人类最本质的走向是文明与进步,一些古老的东西终究会像故乡杏树一样在某一时刻轰然倒下,消失在遥远的岁月里,但我仍旧难以释怀。

相关热词搜索: 杏花深处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