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近射击 [江宛柳:抵近前沿]

2008年6月4日下午,安县睢水镇教场村一片刚刚收割完小麦的田地,顷刻间成了直升机的临时起降场,一架又一架的直升机在这里落下又飞起,把二炮工程部队的官兵和便携式工程装备及通信器材送往老鹰岩堰塞湖排险工地。

此时,我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息:第九届长江韬奋奖评选揭晓,45名评委投票,江宛柳得到42票,总排名第二。

望着飞来飞去的直升机,我突然想起在10天前,江宛柳不就是搭乘这个陆航团的直升机上了唐家山堰塞湖大坝吗?那飞向远山的航迹,不正是江宛柳作为一名军事记者不断攀升的轨迹吗?      抵近前沿军事记者的崇高职责      1996年初春时节,江宛柳在阔别20年后又一次走进解放军报社的大院,她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1975年,她的父亲被“流放”黄河滩后回京复职,第一站就落在解放军报社。

这位老牌的新华社军事记者,在长期的新闻生涯中留下了若干本“战地日记”,这成为江宛新闻生涯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抵近抵近,再抵近

江宛柳时常提醒自己:我们这一代人未能有父辈的战争经历,不可能成为像范长江、刘白羽那样的战地记者,但是,他们的精神应在我们的队伍中延续。

从到报社接受第一个任务采访守卫南沙岛礁的官兵,到赴东海报道“上天能驾机,下海能操舰”的复合型指挥员柏耀平;从在南方医院护士长杨丽身上解读平凡、寻找先进与平凡关联的过程,到蹲在基层报道普通军需仓库一个透明快乐的人;从登上东海前哨的高山观通站,到追踪驰骋“天路”的青藏兵站部汽车团;从常年担负我国海岸线上空巡逻警戒任务的作战机群,到跟随潜艇驰向大海深处的水下航程,江宛柳把“贴近”不仅仅看作是一种与官兵在自然距离上的缩短,更是努力走进官兵的思想深处。

1999年夏天,在南岳衡山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列车脱轨倾覆事件,在人民群众生命危在旦夕的紧急关头,海军工程大学的13名毕业班学员挺身而出,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江宛柳接受采访任务后,经过对所有当事人深入细致的了解,打破了一般的见义勇为的宣传模式,从青年军人奋力抢险的事迹中进行道德延伸,着重表现英雄群体对人们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感召和呼唤;打破了传统的表彰先进的典型模式,注意把自然的风雨和思想的搏击结合起来,着重描写英雄群体人生中最为严峻的灵魂跋涉。

这篇由江宛柳执笔,题为《南岳又一曲“欧阳海之歌”》的长篇通讯在解放军报以1个整版刊登后,引起强烈反响,这也标志着江宛柳在抵近前沿中完成了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

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重新阅读这篇通讯,依然感到这是我军抢险救灾报道的上乘之作。

“我是解放军!”――灾难降临之时,这响亮坚定的声音是黑暗中的明灯,是撑起倾覆大厦的支柱;“请听我指挥!”――自动形成的无建制救援中心发出果断命令,混乱的局面迅速变得井然有序;“坚持!坚持!”――他们向疲惫、向伤痛、向极限挑战,用坚韧、用毅力赢得旅客生命的希望;“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年轻的军人悄悄地走了,有的甚至永远地离去,不留姓名的英雄留在了人民群众心里。

如果隐去时间和地点,放在今天精品迭出的大地震报道中,也丝毫不显得逊色。

从上个世纪末至今,我军改革不断加速驶上了快车道,这对军事记者来说,既是天赐良机又是新的挑战。

江宛柳以积极应战的姿态,投身军队改革的主战场。

她首先选择了曾被认为是军队改革“禁区”的政治工作领域,她在一度不被人们理解甚至有一些冷嘲热讽中报道了我军建成的第一个政工互联网,进而深入报道我军政治工作新平台的打造;她从一本小小的《水兵文明手册》找到了打开军地相通隧道大门的钥匙,用新闻开启了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江宛柳被调至解放军报驻总后记者站任站长时,更是如鱼得水,跃入我军后勤改革的大潮。

她跟随卫生部首先走向军队招标战场,追寻军队采购制度改革的足迹;她跟随基建营房部踏访乔迁新居的各类干部,报道我军住房制度改革迈出的新步伐;她深入到网络社区、军粮供应站和营团生活服务中心,捕捉我军饮食保障和社会化改革的新气象……   江宛柳以满腔热情为军队改革鼓与呼,同时也不回避改革中的矛盾和问题,坚持以善意的批评去促成矛盾的转化。

她在《想想,还有哪些观念不合时宜》这篇报道中,鲜明地提出了对一些叫得很响的口号的质疑:一是“祖国一天不统一,我们一天不休息?”二是“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三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江宛柳以深入调查掌握的翔实材料和科学辩证的思维,客观报道了基层官兵打破传统观念束缚,对身边常见的约定俗成的标语口号进行批评反思,推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改革迈出坚实步履。

2006年,江宛柳又有两篇关于军队政治工作改革的深度报道《政工网触动了我们什么》和《数万官兵书写队史的文化效应》,分别在解放军报以整版刊出。

这两篇可谓政工改革的“大制作”受到了军委领导表扬和部队官兵好评。

报社老总称,除去选题抓得好,文章写作也立得住,对得起“深刻的报纸”这一称谓。

不惧艰险:军事记者的宝贵品质      和平年代的军事记者,虽然远离战争,但也面临随时接受急难险重任务的考验。

2003年春,“非典”疫情突如其来。

当时作为解放军报驻总后记者站站长的江宛柳,冒着随时都有可能被感染的危险,义无反顾地冲向抗击非典宣传的前沿,勇敢地成为第一位进入感染“非典”又病愈的302医院教授姜素椿家中的记者

尽管当时医学界还搞不清病毒传播途径,搞不清病人康复后是否还会传染,她还是以军事记者的无所畏惧的精神,以面对风暴却能保持平静的心态,与姜教授就如何战胜“非典”做了面对面的交流。

当晚写出通讯《特殊战场见英雄》,次日在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刊出。

采访姜素椿教授是在生活区,采访309医院一线医护人员,就得进“非典”病区了。

那时小汤山医院尚未筹建,北京市每天都有急救车拉着警报送来危重病人,309医院四周可谓“白色恐怖”弥漫,外面老百姓都绕着走,全院的临时工和护工跑得一个不剩。

医院领导和机关同志再三劝江宛柳在病区外采访,但她还是坚持进去,要亲见亲闻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生活、内心情感和他们可歌可泣的精神风貌。

由于309医院“非典”病区条件比较简陋,医护人员和几十个“非典”病人都住在一栋楼里。

江宛柳之前,还没有记者来过,大家对她非常热情,说,这个时候别人躲他们还来不及,解放军报记者却跑进来采访,他们感到很温暖。

江宛柳先后6次到309医院采访,写了一批通讯、特写、消息,把深藏在隔离墙里面一颗颗赤诚勇敢的心展示给了广大读者。

当阻击“非典”的战斗刚刚结束,江宛柳又随总后勤部工作组匆匆踏上走向青藏高原的征途。

在海拔4000多米的沱沱河兵站,她发现了扎根高原26年,为中国西部能源大动脉格拉输油管线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高级工程师姚志祥。

这与江宛柳第一次进藏采访献身高原的优秀戍边军人高明成团长,写出她的报告文学代表作《我在寻找那颗星》,已经相隔18年了。

虽然其间她也多次上高原采访,但年龄的增长,使她出现了强烈的高原反应,明显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但这并未能阻止她的脚步,她还是执著地去开采自己已经发现了的新闻矿藏,写出了长篇通讯《一个在西部找到快乐的老大学生》。

在即将告别高原的前夜,江宛柳与新华社的几位军事记者相聚,大家兴高采烈喝了一些酒,豪情万丈地唱了许多歌,热情洋溢地畅谈此行的收获。

若干年后,一位军事记者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仍有些激动地说,他们永远记得的是,江宛柳那份为了边防军人的牺牲奉献而讴歌的真诚和激情。

我想正是这份真诚和激情,不仅成就了作家的江宛柳,也成就了记者江宛柳。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后半个小时,江宛柳就主动请缨,13日她便不惧艰险奔赴前线激情采访,再一次显示了一个军事记者大无畏的“英雄本色”。

她在《回望北川》的手记中这样写道:   “勇敢、忘我,这些在和平日子里好像很奢侈的精神品格,在这个战场上随处可见,就在身边。

每天紧张地跑路、爬山、采访、写稿发稿,和所有抢险队员一样,吃方便面啃饼干、喝矿泉水,不洗脸更不洗头,不知道下顿饭在哪吃,晚上在哪住……但完全不会在意,甚至不以为异常。

因为心总被撞击着、感动着,已经顾不得感觉别的。

”   我在抗震救灾前线见到江宛柳的最后一面是在唐家山堰塞湖大战即将打响的前夕。

但没有想到,她的此次唐家山采访竟是如此惊险,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5月24日傍晚,我突然接到她用海事卫星电话传递的信息,早上她乘坐的陆航一团团长张茂生亲驾的直升机,在能见度只有500米的恶劣气象条件下强行在唐家山堰塞湖坝上降落。

因为到处是垮塌的乱石和泥土堆成的丘壑,没有平地降落,直升机不停地晃着,一只轮子悬停,离地还有一大截,她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跳。

在接下来的46个小时里,江宛柳面临着饥饿、干渴、劳累、风雨和危险的考验。

她与武警水电部队先遣队的官兵们同甘共苦。

不论是拉着4根100米长的绳索,攀上几乎直立的陡坡,还是到靠近湖水的一块巨石上的监测点观测水情;不论是守候在大雨滂沱伴随山上滚石不断滑落的危情之夜,还是置身在阴云浓雾笼罩下发生强烈余震,山体发出轰轰哗哗雷霆之声的险境,江宛柳都没有胆怯更没有退缩。

正如她在登机时发出的宣言:“解放军报就得上!这是军事行动!”当晚,江宛柳在大坝上发回《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施工准备就绪》的消息,随后又发回《唐家山:跟随先遣队两昼夜》的现场见闻。

报社上夜班的一位部门领导看到稿子后感慨地说,或许这个新闻不是咱们独家,但作为记者亲历却是独家。

优化素质:军事记者的竞争实力      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化,江宛柳清醒地意识到在眼下“硬新闻”软化、谈话节目大行其道的时代,更需要加强自己身为一名军事记者的“软实力”。

什么是“软实力”?在她看来,首先是能够抓住牵一发动全局的“重量级新闻”的能力。

我们还是回到“非典”疫情突发的那个春天,江宛柳每天奔波在抗击“非典”的前沿,穿梭于军队医院之间,盯死军队主管业务部门每一次会议和主要领导同志每一次外出,这种“贴身式”采访使她最早获悉一个重要信息:最高统帅部为了确保有效阻击“非典”,稳定人心,决定在北京小汤山紧急搭建一座专门集中收治“非典”患者的定点医院,医务人员从军队各大单位抽组。

她马上把总后卫生部、小汤山医院工地和第一批抽调人员单位,作为自己最关注的3个点,链接成一条独特的新闻线,在第一时间抓到了中央军委决定从全军紧急选调医务人员支援北京决战“非典”的重大独家新闻,4月26日率先在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刊登。

当天,全国各大媒体网站及国外众多媒体网站都迅速转载,极大地稳定了首都的民心并增强了全国人民战胜“非典”的决心。

时隔几年,当时分管全军新闻宣传的总政宣传部副部长吴昌德同志忆起往事,还称赞江宛柳的这篇报道在当时起到了其他新闻不可替代的作用,反映出她的敏锐眼光和新闻实力。

有人说新时期媒体发展已进入“策划时代”,记者采写工作的被动性、从属性加大了。

一个记者是不是具有价值输出力,也就是能不能在征服读者之前先征服编者,越来越成为衡量记者“软实力”强不强的标志性元素之一。

这些年来,江宛柳做了许多深度新闻分析,其思想观念每每“输入”到总部机关和军委领导那里,都会受到好评。

2005年中俄联合军演,江宛柳身为解放军报前方报道组组长,积极探索国际性、开放性重大军事行动新闻报道的特点和规律,在有限的报道空间里,以多侧面、新视角的现场新闻,展示了诸军兵种联合、跨国界军演的全新面貌,总参作战部专门致函报社给予表扬。

2007年,江宛柳在持续数年追踪军队干部生长模式变革后,写了长篇调查报告《艰难而自信的成长――首届清华大学国防生毕业3年的追踪与思考》,总政主要领导当日做出重要批示,认为“抓住了当前军队人才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思考,读后受到很多启发”。

这篇调查报告当年被总政列入国防生工具书。

2008年初,江宛柳深入西沙海岛采写的长篇通讯《一个博士政委的创新实践――海军西沙水警区政委陈俨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和启示》,以改革的笔触勾画出了一位致力于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探索者形象。

总政主要领导称赞“这是军队政治工作乃至所有基层干部难得的学习材料”。

前不久,她从四川地震灾区被报社紧急召回,执笔写了《永恒大课题》的长篇报道总政两位领导当日在这篇文章上做了重要批示,还有一位领导在外地开会阅读了这篇报道,专门打来电话给予称赞。

军报的一位老总称,这是一种“高端对话能力”,甚至认为,“作为一名记者,当你总能够站在‘高人’乃至伟人的肩膀上思考与写作时,你的思想和文字也会在‘阳光效应’作用下熠熠生辉。

”   这几年,江宛柳几乎每写一篇“重量级新闻”都受到总政领导关注。

难怪军队新闻界的同行们说,江宛柳除了她那份对事业满腔热血的真诚和执著,便是她永不止息的思想上的求索。

江宛柳简介: 解放军报高级记者,大校,第九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

曾被中宣部和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被中宣部和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为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新闻宣传优秀记者

新闻作品曾获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报告文学作品曾获1990~1991年度“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首届“鲁迅文学奖”、第六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