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秘术大全 武当山民间传统文体活动大观1

繁衍生息在武当山地区的均州人,他们在从事农耕牧商活动的同时,十分注重文化教育,并创造了许多种既适宜孩子们,也适宜成年人陶冶情操,益于心智,强壮体魄的文化体育游乐项目。

它饱含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很强的群体意识,易于普及。

虽历尽沧桑,但千百年盛传而不衰。

直到现代生活一古脑涌入城乡,近二十年渐被湮灭。

现在细细想来,历史上承留下来的那些文体游乐项目,仍不失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好项目。

为此,特整理其中点滴,陆续刊出,奉献给广大读者。

摔跤   摔跤,武当山地区方言叫扳(b�n)跤。

摔跤方式大体上分为抢腰、四把搂腰、让后腰、三英战吕布等,但规则都较为简单。

无论采用哪种摔跤方式,其场地必须选择在空旷平缓又松软的泥土地、沙滩或草坪,亦可在稻麦秸作铺垫的打麦场上。

并应清除摔跤场上足以致伤的砖石土蛋铁木器物等杂物。

无论哪种摔跤方式,一个回合必须在1~2分钟内决出胜负。

否则,围观的伙伴们便要发令双方脱离接触,亦可自行脱离接触,重新起式。

禁忌:   1、不准扛摔;2、不准用扫堂腿;3、不准扯拽头发,抓抠皮肉;4、不准头撞拳打肘顶脚踢人。

一、抢腰   抢腰摔跤相当于现在所说的自由式摔跤

所谓“抢腰”,也并不是说非要抱住腰,施用其它招法也是允许的。

例如猛拽对方臂膀或衣领袖口及腰带,将对方扯摔跌仆等等。

抢腰的起式有点类似于“相扑”,甲乙双方各以自认为有利于己的架式相互对峙,走转、搭手,寻隙进步贴身,抢抱对方下腰或后腰

甲方抱住乙方后腰,可拚力将乙方往上掂抱,令其拔根,顺势将对方掂摔仆地;也可紧抱乙方腰际或胸部,双腿倾力蹬地,疾步进身,迫使乙方连连后退,遂突撒两臂,猛劲一搡,迫使乙方倒退不及而仰跌;如若乙方立根稳固,可迅疾施加绊腿之法,上体用劲往反方向扳别,令其失去重心,跌仆倒地。

乙方处于劣势时,决不可气馁,应采用下列招数,求得平局;甚至还有可能反败为胜。

1、当下腰被甲方迎面抱住乙方可速以右手臂自甲方左腋下穿出,小臂斜上抻;左手臂自甲方右肩上穿过,小臂斜下抻;左右手相扣,紧紧搂住不放松,任凭甲方左扳右抡,乙方只管来它个藤萝缠树,松随其动,迫使甲方自认平局。

2、当后腰甲方抱住乙方应迅速将双腿左右分开,两脚相距约为自体身宽的2倍,双手分别抓握甲方两手腕,帮他紧搂己身,上体正直松静,臀部微下沉;当甲方使劲左摔,乙方吸气憋劲,左脚紧踏地面,抬起右腿顺遂甲方左摔之势向左侧撩下,无论甲方左摔右抡,乙方两条腿始终保持高马步,好似圆轨被动拧转。

需要注意的是,乙方必须使劲抓握甲方两手腕往前勒,令其前胸紧贴自己的后背,当甲方使劲下按时,乙方屏住气用力上撑。

如此可保自身不被摔倒。

二、四把搂腰   甲乙双方迎面相对站立摔跤场中央,甲方右臂跨越乙方左肩,左臂穿过乙方右腋,双手在乙方后背相扣,紧紧搂抱不放松。

乙方搂抱式与甲方相同,二人双臂呈斜向交叉相互搂抱(也可采用其它架式相互搂抱,例如一方让另一方抱下腰或抱后腰)成定式,经双方确认后,伙伴们发出“预备――开始!”的口令,甲乙双方各施其技,于三两分钟内一决雌雄。

甲方双手在乙方后背以四指为钩相扣抱成定式,当听得口令一出,抢先抬右脚插向乙方左小腿外侧,左腿向左后侧拉一步,成右侧向低弓步,牙关一咬,左臂拉拽,右臂前勒,双臂合成整力,上体带动双臂左侧下猛劲抖摆,放倒乙方;   当乙方感知甲方右小腿刚接触自己右腿,未等甲方发力之时,立即将左脚向左后侧拖出一步,右脚紧扒地面,用力蹬踩,双臂搂紧甲方,整体拚力向左扯带,以形成僵局;待甲方劲头一松,或挪动下肢的一瞬间,突发“嘿”声,使劲左侧一拧,反制甲方跌出。

甲方抱住乙方胸围,乙方抱住甲方腰际,口令一出,甲方左脚速向侧后退出一步,右脚迅即向左侧移,贴靠乙方右小腿外侧,上体催动双臂使劲左侧扭摔,迫使乙方上体侧倾,甲方突然撒开双臂乙方必定摔倒。

乙方右腿被绊,切莫惶急,应加力紧抱甲方腰际,左脚速向左前侧迈出一步,在甲方右绊腿尚未落地之瞬间,速起右腿朝右后侧挂撩,上体顺势朝右侧摆拧,同时撒手猛摔,致使甲方仆地败北。

甲方抱住乙方腰际,可速用右脚腕插靠乙方左脚腕,屏气用力向后拨挂,上体猛然使劲向前一拥,乙方必仰面跌出。

甲方右脚腕刚刚贴靠尚未发力之时,乙方迅速向上挪动双臂钩搂住甲方脖颈,或攀住其双肩,使劲勒贴己身,倾力下坠,迫使甲方无法前撩右腿,顺势突发爆力向左侧扭摆上体,可将甲方摔仆倒地;至少可以争取平局。

民间摔跤的各种方式中,招法很多,随机性很强,全凭速度、体力和技巧。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