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典型案例: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担当“事务保姆”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典型案例: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担当“事务保姆”。

【案例摘要】针对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和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XX县委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以做好群众工作为基层党建创新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及时总结干部下访制、信访代理制等典型做法,规范形成了“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制”,动员和引导党员干部担当“群众事务保姆”。通过建立覆盖全县的县镇村三级服务网络,明确党员干部服务责任区域。向群众发放联系卡,公布联系方式和服务事项。要求参加事务代理党员干部不分份内份外,凡法律政策允许范围内的事项均实行代理服务承包。群众所有的求助事项,不受时间限制,随时和责任区党员干部联系,党员干部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打造了“服务网络全覆盖、服务内容全承包、服务时间全天候”的“三全”代理群众事务服务模式,实现了“农民办事不出村、居民办事不出区、职工办事不出厂”的“三不”代理目标。其运作机制是阳光透明、免费代理,办结回复、首问代理,严格考核,责任代理,将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制与推行党员承诺制相结合,对群众需要急办的事项主动承诺即时代理,不办结不销号,确保“诺必践、践必果”。经常采取电话抽查、推磨检查和入户调查等形式,监督检查党员干部代理服务情况,考核结果与党组织评先、党员干部选拔任用直接挂钩。编发《XX县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实务指南》,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提高代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着力梳理和规范代理内容,推行集中代理和专业代理,着力提高代理效率。建立受理环节登记追踪制、承办环节首问负责制、回复环节办结告知制三项制度。对于基层群众反映的长期难以解决、自身无力解决或单个部门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通过联席会议等形式,集中研究会商,提出解决方案,形成上下联动、部门互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制”实施以来,全县70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村组社区就为群众代办证照办理、审批手续等各类事项11.4万件,代理各类难题791次,解决久拖不决的历史遗留问题283件。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制度在服务中实施了管理,在管理中体现了服务群众在委托党员干部代理具体事务过程中,拉近了距离,联络了感情,实现了党群、干群关系从生人向熟人,从熟人向友人,从友人向亲人的“三个转变”。这一创新实践构建了新时期群众工作新模式,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得到基层群众的欢迎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吸引了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该项工作做法不但在南通全市推广,还作为新时期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典型做法写进了江苏省委党建创新工程实施意见,并被作为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笔试部分申论考题和各级党员干部培训学院教程课题,被确定为南通市社科研究项目重点课题。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莅临XX调研时,对XX首创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制度高度称赞,并指出“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给老百姓干实事,这样才能让老百姓信服”。江苏省和南通市各级领导在做客《人民网》访谈活动时专门推介了XX的这一做法。《人民日报》、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半月谈》、《新华日报》、新华社《江苏领导参考》、《党的生活》等全国及省市各级媒体先后刊登《江苏XX:有问题,找代理》、《XX5000党员干部群众“跑腿”》、《XX:群众事务代理制催生社会管理创新》等一百多篇文章,对这一创新实践进行深度专题报道。【正文】面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员干部群众观教育,提升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改进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XX县探索实施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制,动员和引导全县7000多名党员干部主动走到群众中去,担当群众事务“保姆”,实施实实在在的代理服务,提高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密切了社会转型时期党群干群关系。一、背景动因 推行“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制度”,既契合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又是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快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等要求的重要举措,更是基层党员干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途径。1、坚持以群众为本,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的需要。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加上行政区划调整,镇村范围扩大,城市社区承载功能增多,党员干部直接接触联系服务群众的机会和次数明显减少。而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需求日趋多元化,既有促进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环境治理等共性需求,也有农村安居、扶贫帮困、纠纷化解等个性需求,以往那些联系服务群众的举措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期待和要求。推行“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制度”,组织引导党员干部主动深入群众中听取社情民意,代理各类事务,有效满足了群众多元化需求。2、构建服务党组织,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群众工作能力的需要。一些党员干部怕做群众工作,不善于做群众工作,推行“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制度”,使党员干部深入一线,代言群众诉求、代办具体事务代理疑难问题,在走访联系中拉近距离,在交谈交心中增进感情,不断增强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成为掌握社情民意、代理群众事务的行家里手,推动了服务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3、构建和谐社会,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建设和谐社会,要求有效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做到服务群众更到位、社会管理更完善。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村基层问题更加复杂,推行“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制度”,变“群众上访”为“党员干部下访”,变“群众找干部”为“党员干部群众”,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把问题解决在一线,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二、主要做法主动延伸工作触角,动员和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担当“群众事务保姆”,努力实现“农民办事不出村、居民办事不出区、职工办事不出厂”的“三不”代理目标。1.紧贴群众需求,建立“三全”模式。一是服务内容全承包。主要包括:民意代言,党员干部定期搜集责任区内的群众意见、建议和要求,做群众的代言人,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事务代办,帮助责任区内群众代理各类证照、申请、审批等手续,做群众的代办人,主动为民办实事;诉求代理,对群众的合理诉求,主动征求当事人意见,在获得授权或委托的前提下,帮助其联系、咨询有关部门,争取其合法利益最大化。二是服务网络全覆盖。各镇依托便民服务中心,建立代理中心,设立导办室,实行一站式服务,直接办理镇级权限事项,全程代办县级及以上权限事项;各村(社区)设立代理站,受理群众需要到镇以上机关、部门办理的事务,直接提供便民服务;村(居)民小组建立代理点,党员干部直接受理群众事务。三级代理网络覆盖基层,城乡全面建成 15分钟管理服务圈。三是服务时间全天候。坚持群众自愿、流程公开、依法办事、无偿服务的原则,充分尊重群众的自主选择,代理项目、办事手续、成本收费、服务程序全部公开,严格依法代办有关事项,所有代理、代办事项一律免费服务。建立代理登记、首问负责、办结回复制度,一般事务随时受理、48小时内办结;群众急需或急办事项不受代理时间限制,必须及时受理、限期办结,转委托事项必须全程跟踪,办结后第一时间反馈当事人。2.完善配套措施,实行“三式”代理。一是明确责任,实行定格式代理。所有县、镇机关和村(居)党员干部按照社会管理网格实行定格代理,向责任网格内的群众发放联系卡,公布姓名、联系电话和服务事项代理人在责任区每月做到“四个一”,即记好一本民情日记、召开一次群众座谈会、搜集一件共性诉求、联系一个群众增收项目。受理群众事务后必须承诺解决期限,做到“诺必践、践必果”。二是整合资源,实行集中式代理。对个人受理和站、点统一受理的事项进行梳理,分类流转职能部门统一办理,提高效率;对代理人或单个部门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县、镇、村三级联动,相关部门集中会办,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交代。大公镇在实施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制度过程中开展信访代理活动,镇村干部主动深入到上访户家中,了解梳理他们的诉求,积极帮助他们联系县、镇机关部门,并协助解决处理问题,活动开展以来,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处理各类遗留问题40多件,群众到县、镇信访量下降近九成。曲塘镇延伸党员干部代理群众事务内容,推出了重大决策群众参与监督制度,实现党群、干群工作和事务代理的双向对接,成功处置了园区建设土地流转、集镇拆迁等重大问题,实现了全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三是关爱特殊群体,实行结对式代理。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贫困人员等特殊对象加大服务力度,确定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党员干部提供结对帮扶服务。角斜镇建场村14组代理员王春山代理责任区内联系户丁群山是一个年事较高行动不便的老人,因儿子在汇款给他时,将收款人地址中的“建场”写成了“西场”无法领取汇款,王春山得知情况了解事情的原委后自己主动先将钱垫付给了丁群山,然后帮助其到西场和老坝港两地邮政网点解释沟通,出具证明,最终追回了汇款。3.建立保障机制,确保代理实效。坚持将实施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制作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一项长期战略部署,创新举措,创设平台,在推进中完善,在发展中深化,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深入实际,在服务基层联系群众创新创优。一是全面推行承诺制,做到一诺千金。对群众需要急办的事项主动承诺即时代理,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难题郑重承诺解决期限。政法部门充分发挥社会管理创新主力军作用,将代理制与综治特派员、片区法官、片区民警等举措有机结合。城东、大公等镇在代理服务中开展集中践诺周、践诺攻坚月等活动。南莫、李堡、角斜等镇每月将代理承诺事项完成情况利用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栏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并由党支部组织群众评议,确保“诺必践、践必果”。实施代理制以来,一大批久拖不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化解。二是严格落实代理责任,做到一着不让。县镇两级设立代理代办事务监督电话,便于群众及时反映代理工作中的问题,使群众事务代理工作在严格的制度约束下和广泛的监督之下规范运行。县委对各镇、各部门党员干部代理群众事务情况每半年检查考核一次,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干部任用直接挂钩。全县46名代理成绩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24名优秀村(居)党支部书记破格入编事业人员,而对敷衍塞责、群众评价较差的党员干部则进行诫勉谈话。三是坚持不断探索创新,做到一抓到底。围绕代理服务常态化、长效化,着力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拓宽服务领域,在与群众密切相关的生产发展、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心理咨询等方面实施服务,努力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代理需求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迫切需要;二是整合职能部门资源,加强代理服务机构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提高党员干部代理员的综合素质;三是建立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专题网站,不断延伸拓展代理服务渠道。以域名为的代理网站,取“XX”第一个字母,以“5680”意即“我来帮您”为名称,实现代理信息网上公开,代理事项网上受理,代理方法网上培训,代理成效网上监督,群众足不出户或远在他乡都可以利用网络寻找自己信任的代理员委托代理事项,只需在代理网站上找到要委托的代理人,轻轻一点,一条“您有一条群众事务代理申请信息,请及时登录XX县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网站受理。”的短信就会及时发送到代理人的手机上,网站首页则实时滚动所有的代理诉求,显示代理人和代办进度。网站自运行以来,点击次数破3万,网上事务代理办结率超过98%,被XX的老百姓亲切地誉为“为民办事的淘宝网”。三、成效影响群众工作基础打得牢,社会管理创新步子就迈得开。XX县委推行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制不仅百姓得实惠,同时提高了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服务人民群众创新社会管理的能力,催生了基层社会管理的创新,促进了社会和谐。1、经济效益:确保了群众得实惠。推行“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制度”,全县党员干部累计为群众代理低保、计生奖扶、申请手续、户口申报、残疾等级认定、新农保缴费、高龄补贴、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等各类事项11.4万件,代理各类难题791次,解决久拖不决的历史遗留问题283件,受惠人数达58.5万人。全县1900多名富裕党员干部与1300户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困难群众争取帮扶资金3800多万元;群众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达到万元以上,同比增幅近20%。2、政治效益:夯实了党的基层基础,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实施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制,促使更多的组织资源、人才资源、物质资源在基层集聚,以党员代理责任区为单元网格的“1+X”新型城乡社区服务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实现了群众集聚到哪里,党组织就组建到哪里,党员干部代理就延伸到哪里,社会管理力量就紧跟到哪里,确保了管理不留缝隙、服务不留盲区,民意诉求渠道进一步畅通,源头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代理制实施以来,XX县级受理信访总量同比下降30.5%,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下降20.9%。实践证明,代理服务正日益成为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创新管理、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推动发展的有力抓手和实践载体。3、社会效益:拉近了党群干群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制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党员干部与普通群众面对面沟通,在谈家事中倾听民声,在拉家常中体察民情,在办实事中解决民忧,有效化解了群众怨气、拉近了党群干群距离,在XX,群众家庭有事都喜欢和党员干部商量,大事都请党员干部到场,难事都请党员干部帮忙,全县初步形成了党员干部热心为群众办事,群众替党委政府分忧、支持党员干部工作的良性互动。在全县环境整治、文明城镇创建、秸杆禁抛禁烧等专项活动中,群众主动参与率达95%以上4、管理效益: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自身建设。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代理服务的实践中,宗旨意识、群众意识不断得到激发,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先锋本色日益显现。城乡基层党组织在联动服务群众中,组织建设得以资源共享,统筹推进,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日益彰显。基层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各级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将更多的精力和才智投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欣欣向荣景象。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制度构建了新时期群众工作新模式,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得到基层群众的欢迎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吸引了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该项工作做法不但在南通全市推广,还作为新时期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典型做法写进了江苏省委党建创新工程实施意见,并被作为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笔试部分申论考题和各级党员干部培训学院教程课题,被确定为南通市社科研究项目重点课题。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莅临XX调研时,对XX首创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制度高度称赞,并指出“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给老百姓干实事,这样才能让老百姓信服”。江苏省和南通市各级领导在做客《人民网》访谈活动时专门推介了XX的这一做法。《人民日报》、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半月谈》、《新华日报》、新华社《江苏领导参考》、《党的生活》等全国及省市各级媒体先后刊登《江苏XX:有问题,找代理》、《XX5000党员干部群众“跑腿”》、《XX:群众事务代理制催生社会管理创新》等一百多篇文章,对这一创新实践进行深度专题报道。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