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企业2015年用工分析及其对策

摘 要:目前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部分企业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产能过剩等因素造成企业经营效益下滑,导致用工企业数量明显减少。

2015年1月在运城市人社局的组织下,对盐湖区范围内的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运城市经济开发区、盐湖区工业园、市内企业四个区域,共189家企业2015年计划用工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

文章在对调查数据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目前盐湖区企业用工形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需求分析 存在问题 相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3—229—02   一、总体调查情况   此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范围涉及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运城市经济开发区、盐湖区工业园、市内企业四个区域,共189家企业

所属行业有汽车销售、房地产业、制药、制衣、建筑材料、机械铸造及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服务业等40个行业。

在被调查的189家企业中,有125家企业在2015年存在用工需求需求总数为10237人。

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为81人,专科及本科学历为2578人,中专、技校、职校毕业生(含高中)为3078人,初中以下学历的为3327人。

技能人才需求3602人,其中高级技能人才271人,中级技能人才1150人,初级技能人才2181人。

二、用工需求分析   1.园区用工需求分析。

此次调查企业共189家,分别为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72家、运城市经济开发区39家、盐湖区工业园35家、市内企业43家四个园区,有用工需求企业共125家,占总调查企业的66.1%,需求总数为10237人。

从园区用工企业数量上来看,排名第一的为市内,用工企业42家,占本园区调查企业的97.6%,占总用工企业的33.6%。

第二为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用工企业33家,占本园区调查企业的45.8%,占总用工企业的26.4%。

第三为运城市经济开发区,用工企业29家,占本园区调查企业的74.3%,占总用工企业的23.2%。

第四为盐湖区工业园,用工企业21家,占本园区调查企业的60%,占总用工企业的16.8%。

从园区用工企业用工人数上看,排名第一的为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用工人数3527人,占总用工人数的34.4%。

第二为运城市经济开发区,用工人数2938人,占总用工人数的28.6%。

盐湖区工业园,用工人数2298人,占总用工人数的22.4%。

第四为市区,用工人数1474人,占总用工人数的14.6%。

2.企业用工需求分析。

本次调查企业用工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企业1家,用工人数1127人,占总用工人数的11%;用工人数在500至1000人的企业5家,合计用工3396人,占总用工人数的33.1%;用工人数在300人至500人的企业4家,合计用工1336人,占总用工人数的13%;用工人数在100人至300的企业13家,合计用工2039人,占总用工人数的19.9%;用工人数在50至100人的企业15家,合计用工1023人,占总用工人数的9.9%;用工人数在50人以下企业87家,合计用工1316人,占总用工人数的12.8%。

因此用工在100人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是2015年盐湖区企业用工的“主力军”,这些企业合计23家,只占总用工企业的18.4%,但用工人数却占总数的77%。

3.对科研人才需求分析。

对科技及产品研发人员等高端人才需求,要求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的需求为81人,分布在11家企业,占约整个用工需求的0.7%。

从4个用工区域的分布上来看,盐湖区工业园区50人,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20人,运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6人,市内企业对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人员没用需求

盐湖区工业园区为以生物医药和新型材料为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医药研发、生产、包转,仓储运输的产业链。

其中仅山西凯胜肥业公司一家就需28人,用于新产品的科研开发。

市内企业以服务业为主对科研人才需求不旺盛,这也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4.对高校毕业生需求分析。

对高校毕业生需求为2578人,约占总需求的25.1%。

涉及数控、机械维修,以及管理、财会、客服、电脑设计、营销、文秘等多个岗位,但大多数要求至一年以上从业经历。

山西诺维兰(集团)有限公司需求量最大,为420人。

市内企业需求量最旺盛,为975人,占高校毕业生总需求的37.8%。

但相对于用工企业的要求,我们现在的高校毕业生主要缺乏的是从业经历及岗位实践的经验。

因此,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是导致高校毕业生供求矛盾的主要因素。

5.对中专、技校、职校毕业生需求的分析。

调查企业对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需求企业数58家,总数为3078人,占总用工需求的30%。

岗位涉及电工、电焊工、铲车工、汽车维修工、市场营销、导购、办公文员等。

部分企业如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同运城职业技术学校、运城市技工学校等保持校企合作关系,在毕业生就业见习和安置、建立教学实训基地等方面合作。

中等专业学校,尤其是技工学校、职业培训学校的学生,拥有一技之长,又在学校期间就重视实践,是用工企业青睐的主要因素。

6.对体力工需求的分析。

企业对初中及以下学历,无技能的普工的需求量为3327人,占总用工需求的32.4%,文化程度要求为初中以下,年龄从16周岁至50周岁都可。

用工量最大的三家企业是山西芬德制衣有限公司(850人),际华三五三四运城物流工业园有限公司(300人),华雄实业有限公司(300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3家大型用工企业的普工用工量占到了普工用工需求量的43.5%,而且三家企业都从事纺织、制衣行业。

7.对技能人才需求的分析。

企业技能人才需求3602人,占总需求人数的35.1%.其中高级技能人才271人,中级技能人才1150人,初级技能人才2181人。

文化程度上要求中专、技校、职校以上学历,并且要求一定从业经验,取得相关资格、资质证书。

岗位涉及中高初级,电工、焊工、钣金、喷漆、汽车维修工、会计、计算机网路、平面设计、工程项目管理等。

需求量较大的企业有山西诺维兰集团有限公司(691人)和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722人),占总技能需求量的39.2%。

二、目前盐湖区企业用工形势存在的问题   1.三分之一企业“不用人”。

在被调查的189家企业中有64家企业2015年没有用工需求,占总调查企业的33.8%。

三分之一企业“不用人”,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产能过剩等因素造成企业经营效益下滑,导致企业用工数量明显减少。

在没有需求的64家企业中有21家为制造业和食品加工业,占没有用工需求企业的32.8%.由于原材料的上涨,一些制造业生产成本过高;部分食品加工业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出口订单减少。

这些企业效益大幅度下滑,部分企业出现停业、裁员等现象。

在没有需求的64家企业中27家为房地产和建筑材料业,占没有用工需求企业的42.1%.由于建筑业水泥、钢材等产能过剩,国家对房地产业的政策调整。

而房地产和建筑材料业需要现金流较大,银行“紧缩银根”,部分企业出现现金流断裂,有些房地产企业出现拖欠农民工资的现象。

用工企业数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导致用工人数的减少,求职者在短期内会出现“就业难”现象。

2.高端人才出现“招工难”。

高技能、高学历为主的高端人才需求企业有34家,占总用工企业的27.2%。

岗位涉及企业高管、医药研发、特种设配焊接、高级技工、高级主任医师、机械设计、工程监理等。

目前对高技能、高学历人才需求企业认为内部培养成本较高,还存在“培养后跳槽”的风险,企业往往采取外部招聘的方式,而本地人才紧缺往往从北京、西安等地引进。

企业提供工资薪酬较低,对高技能、高学历人才吸引力不高;企业对引进高端人才的渠道及人才本身缺乏系统的鉴别力,相关招聘成本较高;企业提供的科研经费少、技术设备落后,高端人才无法“人尽其才”等原因造成他们不愿来运城就业,出现高端人才“招工难”的现象。

3.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流失量大”。

调查中以餐饮住宿服务、加工制造、服装制衣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16家,用工人数3208人,占总用工需求的31.3%。

这些企业招工的渠道主要通过转移盐湖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

但随着村镇特色养殖、种植业的发展,部分地区农民“买地收入”的增加,农民进城创业的热情高涨等原因,造成企业“招工难”。

劳动密集型以服装制衣企业为例。

他们采取的是底薪加计件工资制,员工工资较高,平均工资在3000元左右。

但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造成企业人员流动性大。

虽然部分企业在不断改进“人性化”管理的同时,在招聘上效仿南方电子企业“委托人力资源公司,支付一定数量招聘费”的方式,在短期内能缓解企业用工荒”。

但对于以农民为主的劳动力主体来说,他们只在每年农闲时间有进城务工意愿,农忙时又主动要求离职“回家种地”。

季节性人员流失增大,这又大大提高了企业用人成本,企业长期招工难矛盾凸显。

三、解决盐湖区企业用工问题相关对策   根据以上对运城市盐湖区2015年企业用工情况的分析,基于人社部的公共就业服务职能,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1.加强平台建设,增强用工信息发布渠道。

建立多层次的企业用工信息发布渠道。

每月定期深入用工企业调查空岗信息,做好人力资源与企业空岗信息发布工作,随时为企业提供所需的各类人才

企业集中用工的高峰期,如春节前后、六七月学生毕业季组织大型招聘会;利用公共就业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发布企业招聘信息;探索高端人才引入奖励机制、建立专业技能人才信息资源库,定期组织企业参加省外高级人才招聘洽谈会;扩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用工渠道,探索用工量较大的企业组织跨省区域外招工。

2.以企业用工需求为向导,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开展“订单培训”。

在对企业空岗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由用工企业作出人力资源需求计划,由人社部门组织开展人员招聘和技能培训;培训结业人员,经考核合格后发给初级技能等级证书,然后由公共就业服务部门送交用工企业进入岗位实习;实习结束,经考核合格,发给中级技能等级证书,在企业务工。

企业需求“订单服务”为导向,打造由“免费招聘+免费培训+就业实习+考核发证”一条龙的就业服务工作模式。

3.筹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企业培训高技能人才

“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   从调查数据上看,盐湖区企业尤其是对机械设计、数控机加工、模具、高级焊工、高级钳工、高级化验工、高级汽车装配工、高级机械维、高级汽车修工等高技能人才需求最为迫切,在做好普通技能工培训的同时,要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不断提升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的办学水平,加快职业技能培训产业化、规模化、精细化发展;以服务盐湖区企业发展为依托,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举办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大赛、提高职业技能人才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建立人才交流服务平台,“参与国内、国外高技能人才培训、学习、交流活动”,为盐湖区各类用工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小微企业吸纳就业

调查用工人数在50人以下企业87家,合计用工1316人,占总用工企业的69.6%,占总用工人数的12.8%,这些企业大多都是小型、微型企业

随着盐湖区经济发展,小微企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生力军”。

小微企业主在通过自身创办企业解决就业的同时,还带动了更多的人实现就业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小微企业吸纳就业

对小微企业新吸纳城乡各类劳动者给予一定的就业补助;新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给予岗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和社保补贴;为小微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招用人员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务代理服务;加强职业能力鉴定工作,鼓励小微企业主将员工的技能等级和工资挂钩,帮助员工实现稳定、高质量的就业

参考文献:   [1] 运城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2]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鼓励小微企业吸纳劳动者就业的意见   (作者单位:运城市人社局劳动力交流中心 山西运城 044000)   (责编:若佳)。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