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思考

【摘 要】农村信用社实行内部审计信用社业务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内部审计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的分析,就如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提出了关于转变内审理念,理顺内审体制,健全内审制度等观点。

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资产规模增长迅猛,业务品种发展较快,服务手段日新月异,但因此带来的各类风险也随之增加,各类经济案件时有发生,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究其原因,与农村信用社传统的内部审计监控缺位、内控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力不强、内部管理跟不上有较大的关系。

因此,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体系、提高内审质量、有效防范风险农村信用社各级管理人员必需认真研究和对待的问题。

      一、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现状及存在问题      1、内部审计监控缺位   就农村信用社内审体制来分析,县联社设有审计委员会和稽核部,办事处成立了审计科并设立了稽核大队,省联社成立了理事会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并在内设机构中成立有稽核审计部。

笔者认为这种自下而上的内审体制使内部审计工作主要覆盖在基础业务阶段并因基础业务的繁多而内审力量的缺乏导致监控缺位。

就实际效果看,已呈现出局限性:一是省联社直接审计是鞭长莫及。

联社稽核审计部门面对全省数千营业网点不能也不可能进行全面的监督、评价和咨询;二是市级办事处组织审计是力不从心,虽成立有审计科和稽核大队,但成员除内审科一人外全是各联社稽核人员兼职,办事处虽积极开展工作,但也只能是一种事后监督,起不到事前预防的作用;三是县联社内审部门是在联社理事会、经营班子的领导和管理下开展工作内审工作开展起来就会“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四是即使组织跨市范围的交叉审计检查,但也只能是静态的评估,这种评估与机构的业务发展变化和全面风险管理尚不能有效匹配。

   2、内审内控意识不强   由于历史原因,农村信用社行业自律组织成立时间不长,在业务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急切需要有完善的内控制度来进行规范。

同时,因所有权、经营权不明晰,从业人员内审内控观念难以转变。

一是部分联社特别是基层农村信用社的负责人重视不够,总把内控工作业务发展对立起来,如全省信用社2006年综合业务系统全部联网上线,各项业务办理操作程序均按有关规定进行了规范,部分县联社和基层信用社的领导和员工认为太死板太苛刻,制约了业务的开拓发展;二是部分人员认识不到位,认为内控是自找矛盾,自挑毛病,影响部门关系和员工工作关系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因此,制度观念不强,讲情面、讲相互方便,对原则、制度随意简化、变通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基本素质较低,不能真正领会强化管理、控制风险的重要性,不理解内控制度的深刻内涵,对市场经济下可能发生的信贷风险、支付风险、利率风险、道德风险等缺乏足够的知识和觉悟。

同时,多数信用社在制度上根本没有对各类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估的内容,更没有对各类风险设定限额,不能采取有效的预警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限度内。

   3、内审人员素质低、程序不规范、处理力度不够   一是内审队伍建设滞后,部分内审人员的素质偏低,不太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

二是内审工作程序不规范,工作方式、方法过于简单,工作思路不清晰,工作质量较低,使内审工作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监控作用。

三是内审处理力度不够,发挥不出应有的威慑作用。

      二、对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思考      要真正发挥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的作用,降低信用社风险,确保信用社安全经营,务必要转变内审理念,提高内审人员素质,理顺内审体制,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提升内审内控的科技含量,严明内部审计人员纪律,实行责任追究的监督体制。

   1、转变内审理念   内部审计是一种自我约束和行业自律的机制,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各级农村信用社要充分认识内审工作的重要性,管理决策机构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内审工作,把内审工作作为内部自律、加强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把内审成果作为我们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内审工作也只有得到上级的认可,工作开展起来才会有底气,有信心,才能将监督检查做深做细,真正找出发展过程中的症结所在,为高级管理层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我们既要借鉴外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管理的先进理念,又要从传统的内审理念转换为现代的内部审计理念。

要逐渐建立自上而下的内审模式,要从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管中获得风险保障;要建立对风险和问题的预测,变事后监督为事前预防;要变静态的内审监管为动态的连续的评估;要配置专业的人员实施专业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2、提高内审人员素质   内审人员不同于一般的业务人员内审人员要具有敏锐的政治感和高度的责任感,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因此,在选择内审人员的时候就应该从严把握,按照内审人员所需的专业水平、从业经验、道德准则三方面要求,真正将思想品德高尚,专业知识精良的人员充实到内审队伍当中来,提高内审队伍整体素质。

要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还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内审人员进行培训,要建立内审人员培训制度。

内审人员的系统培训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进行:一是对新进内审人员的培训,这种培训注重对内审人员的道德品质和基础内审知识的培训;二是对在职内审人员进行培训,一般可采取审计业务规范培训、专题研究、经验交流或者学术交流等方式来进行;三是对自身内审工作完成后的考评和总结,以此促进内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