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公司环境安全潜在事故控制工作程序

环境管理程序文件。

—— 物业公司环境安全潜在事故控制程序。

1.0 目的。

为识别及判定潜在环境/安全事故或意外紧急情况,以预防其发生,或其一旦发生时,能及时正确做出响应,使事故环境/职业安全卫生造成的危害影响最小化,特制订此程序。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办公室及物业管理范围内的潜在环境/安全事故或意外事件的控制和处置。

3.0 职责。

3.1 各管理处主任负责出现紧急事故、事件的现场决策和采取的措施。

3.2安全主任负责审核、监督《演习计划》的实施。

3.3管理委员会对出现的事故事件做出调查、分析。

4.0 工作程序。

4.1 发生环境/安全事故的原因:

4.1.1 公司管理体系中存在着某些不完善之处;。

4.1.2 员工不了解管理体系的要求;。

4.1.3 员工了解要求但没有按照要求去操作;。

4.1.4 意外事件的发生(如特殊天气);。

4.1.5 相关方在物业管理范围内施工过程中违章操作;。

4.1.6 用户及其他相关方不恰当的行为;。

4.1.7 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4.2 环境/安全潜在事故识别:

4.2.1 品质部负责依据公司初始环境/安全评审结果(特别是《重大环境因素清单》、《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确定公司可能存在的潜在环境/安全事故,并记录在《潜在环境/安全事故一览表》中。

4.2.2《潜在环境/安全事故一览表》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放至相关部门。

4.2.3 当有新、改、扩建项目,品质部应根据重大环境因素及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重新评审情况,及时更新、修正《潜在环境/安全事故一览表》。

4.3 环境/安全潜在事故确定:

4.3.1 公司环境/安全潜在事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向空气的事故性排放,如有毒或易燃气体的大量泄漏/泄漏引起的爆炸。

向水体和土壤的事故性排放,如化学危险品的意外泄漏/特殊气候暴雨、洪水、台风带来的影响/给水管破裂、排水管堵塞/操作失误等。

火灾。

建筑及装饰物/广告倒塌/重物坠落/高空作业。

触电/溺水/灼伤/异物入眼/腐蚀/急症/中毒/过敏/传染病及其它人身伤害。

打架斗殴/盗窃/暴力事件/交通事故

电梯困人。

4.3.2应急准备。

4.3.2.1 应急工作组织、关键人物名单及信息联络图。

4.3.2.2 公司质量/环境/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重大事故或紧急情况的应急计划。

4.3.2.3 管理处成立应急义务消防队或抢险队,每年进行一次应急演习,验证应急计划和措施。

4.3.2.4 管理处负责定期对义务消防队员进行安全防火技能培训和组织消防演习,发生火灾时组织灭火及救护工作。

4.3.2.5 办公室负责健全包括有市消防队、各医院等单位以及公司、集团公司各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表,并与卫生局等保持联络,及时获取安全卫生方面的相关资讯。

4.3.3应急响应。

4.3.3.1 事故调查、处理流程。

4.4 环境/安全潜在事故预防:

4.4.1管理者代表负责根据公司《潜在环境/安全事故一览表》组织各责任部门制定预防办法。预防办法包括但不限于:

日常监控,如化学危险品仓温度、湿度控制等,由仓管员每日检查,记录在《化学危险品仓库巡查问题记录表》中。

管理处参照ZHX—QP—06要求进行消防工作情况检查,并填写《周检表》。

对责任人员进行相关体系文件培训。

在《用户手册》上提示安全事项。

4.4.2 需要时,预防办法应作成相关作业指导书。

4.4.3对日常监控和定期安全巡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巡查负责人会同发生问题的责任部门共同制定纠正/预防措施,责任部门主管负责组织。

实施,巡查负责人跟踪其效果。

4.5 环境/安全潜在事故演习

4.5.1 各管理处制定每年度的《演习计划》,报管理部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5.2每次演习前两周编制《演习实施计划》,报管理部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计划中应包括(但不限于):

演习项目。

演习目的。

职责部门及参加演习人员。

演习步骤。

应急过程中内外部信息传递。

应急程序(人员救护、财产转移)。

4.5.3 演习结束后,应由管理处演习效果进行验证,编制《演习

报告》,并报管理部备案,为以后的安全工作积累经验。

4.6每次发生紧急事故之后,应由公司质量/环境/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及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人员对相关体系文件进行评审和修订,以确定文件的规定是否能正确。

确定潜在事故和制定合适的应急计划,能否对紧急事故作出及时响应,并根据评审结果对相关文件作出修改。重大环境/安全事故还应向相关的政府部门汇报。

5.0 相关文件。

5.1《消防设施运行管理程序》(ZHX—QP—06—WX—05)。

5.2《消防设施运行及管理程序》(ZHX—QP—06)。

5.3《弱电设备设施管理程序》(ZHX—QP—07)。

5.4《安全员工作管理程序》(ZHX—QP—14)。

5.5《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ZHX—QP—05—WX—01)。

5.6《电梯安全操作规程》(ZHX—QP—05—WX—13)。

5.7《事故事件处理规程》(ZHX—QP—05—WX—14)。

5.8《中控室设备运行管理规程》(ZHX—QP—06—WX—06)。

5.9《安全员管理作业指导》(ZHX—QP—14—GL—01)。

5.10《清洁作业指导》(ZHX—QP—16—GL—02)。

6.0 质量记录。

6.1《潜在环境/安全事故一览表》(ZHX—EP—07—1/A)。

6.2《演习计划》(ZHX—EP—07—2/A)。

6.3《周检表》(ZHX—TP—14—2/A)。

6.4《演习实施计划》(ZHX—EP—07—4/A)。

6.5《演习报告》(ZHX—EP—07—5/A)。

6.6《重大环境因素清单》(ZHX—EP—01—3/A)。

6.7《化学危险品仓库巡查问题记录表》(ZHX—EP—04—2/A)。

6.7《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表》(ZHX—OHS—01—1/A)。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