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效率稳步提升 产品更加智能

十三五”是中国纺织行业由“大”变“强”目标实现的五年。

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不佳的背景下,未来五年纺机行业将出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技术发展有哪些预定目标?为此,本刊记者对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王树田进行了专访。

毕业论文网 /2/view—11459912.htm  王树田谈道,“十二五”的终点也是“十三五”的起点。

只有认真总结“十二五”的发展成就和不足,才能更好地制定、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整个行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行业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

“十一五”期间,整个行业的增长速度为11%,而“十二五期间预计只有5%左右。

第二,行业技术水平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奖硕果累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鉴定越来越多。

第三,“十二五期间行业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高端进口产品领域,填补了针织、织造设备等一些薄弱环节。

第四,行业整体竞争能力大幅提高。

有两组典型数据可以说明这一点。

一组数据是国内市场占有率,“十一五”末国产纺机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6%,而2014年,国产纺机的市场占有率已经接近80%;另一组数据是纺机出口比例快速增长,2014年行业出口突破了30亿元。

2015年4月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国纺织机械的出口第一次超过了进口。

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整体创新能力与全球纺织机械技术领先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二是过去行业产业集中度比较低,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

尽管这种情况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未来五年,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将会成为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王树田指出,未来五年,行业将出现产品智能化、制造信息化、装备制造服务化等发展趋势。

同时,传统制造与云平台、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结合,将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为纺机行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十三五”期间纺机行业技术进步将主要体现在智能化装备纺织机械关键共性技术和互联网+纺机智能制造三个方面。

其中,智能化装备主要指建立并推广纺纱、针织、非织造、印染、服装、化纤等六条智能化生产示范线。

具体来讲,就是要实现纺纱全流程数字化监控、智能化管理和夜班无人值守;采用数字化控制技术,建立具有全面数字化监控能力的数字化织机车间,实现织机车间的织机群控管理;建立从纺丝、后加工到产品包装运输的全流程智能化长丝生产线和物流系统,实现化纤长丝卷装落卷、换筒管、堆放、包装及运输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建立数字化印染车间,实现对机械参数、工艺参数、能源消耗和过程质量的全方位监控;面向产业用纺织品,研发多种工艺在线复合成型和混合型非织造装备研发宽幅高速梳理、铺网与针刺设备,研发与其他非织造技术结合的水刺装备;通过数据网络将针织设备与生产管理系统联通,实现对设备状态、生产数据、工艺数据和花型数据的在线监控;研发量大面广的纺织专用基础件的高效复合加工专用数控装备和自动化生产线,保证产品加工质量稳定,提高纺织专用基础件的使用寿命,降低能耗和噪声;开发智能化服装生产线,研发数控服装生产关键装备,建立包含验布、裁剪、缝制、熨烫、包装、储运等全部工序的自动化生产线,达到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总体来说,“十三五”期间行业效率要实现稳步提升,利润总额年均增长率力争不低于3%;国产纺织机械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不低于75%,国产纺机产品出口额每年增速不低于6%。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