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炼形第二洞天|洞天 小说

一、丹凤寻巢      “丹凤寻巢”是在“金凤抖肘”的基础上演化出来的。

行功要领两脚左右分开,一前一后,前腿脚尖点地,后腿坐步。

两手臂同时自然向身前抬起至膻中时,左手转掌心向前,臂伸直向正前方推出,右手转掌心向上,弯臂曲肘向后击出

同时以中脉(天心百会与地轴会阴的连线)为轴,胯腰胸向右自然转动,两腿成右弓步(即左腿蹬直右腿弯曲),此为左式

左式动作完成后不停顿,紧接着作右式。

右式与左式姿势相同,方向相反(见图1~5)。

二、中宫混元掌      “中宫混元掌”是在“丹凤寻巢”基础上的演进,两脚之间的距离要比“丹凤寻巢”大一点。

行功要领两脚平行站立,距离宽于肩,目光平视

两手放于中宫(胸腹之间,即胃的位置),右手掌心向上如托物状,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两掌相距约一拳左右,左手向前推击撞出,左臂曲中求直。

然后左手收回,掌心翻转向上如托物状,置于中宫,同时右手转掌,掌心向前置于中宫,并向前推击撞出(说明:左右手置于中宫之时,互换位置,或左手托,右手击出;或右手托,左手击出)。

(见图6~8)。

三、阴阳荷叶肘      在“中宫混元掌”的基础上,进入“阴阳荷叶肘”的锻炼。

行功要领两脚左右分开,一前一后,相距半步,前虚步,后坐步,两脚的延长线相交成对45度角(按足踏九宫,左脚踏中宫,右脚点巽宫)。

两手臂同时自然向身前抬起至膻中时,左肘向内滚转,并向后撞肘击出,至极限掌心向上;同时右肘翻转,化横肘滚转撑击,肘尖向右,掌置于头右侧上方,掌心向上,距离头一拳左右,此为左侧式。

右侧式与左侧式姿势相同,但肘臂方向相反。

即右肘向后滚转击出,同时左肘化横肘滚转撑击(见图9~11)。

四、潜龙桩      “潜龙桩”是调节肝脾两脏的。

行功要领】垂直站立,目光平视,两手手指交叉,放在头顶百会处,站立一会。

颈项自然随身体向右侧弯曲,尽量拉伸身体的左侧,速度要慢缓,伸力要均匀,伸至极限时慢慢还原。

身体直立后稍作停顿,再将颈项向左侧弯曲,拉伸身体的右侧。

左右姿势相同,方向相反,左右各一式为一次(见图12~14)。

五、寒犀坐      “寒犀坐”是拉伸、打开督脉的功法。

每次拉伸的时间长短由自己掌握。

行功要领】或单盘或散盘或双盘皆可,十指伸开扣附于膝盖上,目光平视,中正端坐。

头向左膝慢慢靠拢至极限,作左侧、后背乃至周身拉伸,然后慢慢还原。

左右式姿势相同,方向相反(见图15~18)。

六、子午吊马桩      【行功要领】此式为桩功,分左右两式。

身体自然站立,目光平视两脚左右分开,一前一后,后腿弯曲为坐步,前腿脚尖点地为虚步(与“阴阳荷叶肘”的腿法相同)。

左脚在前,左拳在前平端,拳面向前,拳心向下;右腿在后,右拳在后虚握空心拳置于头上方,与头相距一拳左右,肘向右撑。

反之亦然(见图19)。

七、金瓶滚龙锤      【行功要领两脚平行与肩等宽,目光平视,自然站立。

两手成拳于胸前,拳心向里,拳面向上,两肘平行。

接着,身体下蹲,双肘垂直向下,用力甩肘下蹲尽可能至极限

然后向上自然弹起,同时右转身,左腿弯曲成左弓步;右拳翻转向正前方击出拳心随之由内向外翻转;左肘翻转向上,拳置于头左上方,距头一拳左右,肘向后击出;眼平视身体左前方,此时左式完成。

紧接右式,向右转身收双臂还原,两手成拳于胸前(与初始相同),以下与左式姿势相同,但方向相反,右弓步,出左拳,右横肘向后撞击,拳置于头右上方,眼平视身体右前方(见图20~22)。

八、太乙冲霄掌      【行功要领两脚与肩等宽,目光平视,双手反背吊腕,向身体前上方抬起,双臂距离与肩等宽,抬至略高于头,然后翻转掌心向上,同时收臂滚转向身后撞肘,至极限而转肘,穿掌向前上方略高于头,掌心向下,再重复收臂滚转向后撞肘(见图23~27)。

九、蟠龙腿      【行动要领两脚平行,与肩等宽,自然站立,眼睛平视

两手成拳于胸前,两肘平行,肘尖向下,拳心向里,拳面向上,身体下蹲,双肘垂直向下,甩肘时身体下蹲尽可能至极限

然后向上弹起,同时出左拳向正前方击出;左腿向左前方大跨步呈左弓步;右拳滚转向上,拳心向上,置于头右外侧,这时身体与右腿成一条直线,目平视右前方(此时可作站桩,如双拳化掌,右臂向前上方伸展则为“推窗望月”),至此左式完成(见图28~30)。

右式是继左式之后,左转身面向正左,上右脚跟左脚,右脚靠于左脚内侧,足尖点地;与此同时,双拳齐胸,拳心向内,拳面向上。

接着向下作甩肘,下蹲至极限,然后身体弹起,姿势与上势相同,但左右方向相反,左右各一式为一次(见图31~33)。

十、飞虎迸金锤      【行功要领两脚平行与肩等宽,自然站立,两手成拳端于胸前,两肘平行,拳心向里,拳面向上。

身体下蹲,双肘垂直向下甩肘,身体下蹲尽可能至极限

然后向上弹起,出左拳向正前方击出;左脚向左前方大跨步,成左弓步;同时右拳向后外侧击出

这时,左右臂成一条直线,身体与右腿成一条直线,目视右前方。

至此左式完成。

右式是继左式之后,左转身面向正左,上右腿,右脚靠于左脚内侧,足尖点地,与此同时,双拳齐胸,拳心向内,下蹲至极限,此后与上述姿势相同,惟左右方向相反(见图34~39)。

十一、金甲混元锤      【行功要领】动作与“丹凤寻巢”相同。

在此基础上,当觉得气和力都贯到掌上后,变掌成拳,出拳由内向外翻转至极限拳心向外,收拳由外向内转,并向后击出极限拳心向下,左右行功同时进行,连续不断(见图40~42)。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