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情翰墨修心性 矢志新闻为人民】笔耕不辍,钟情翰墨

威坪镇是浙江省淳安县的一个山区小镇,这个小镇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素有"锦山绣水、文献名邦"之美誉,历史上有很多文化名人如董其昌、崔灏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写下了大量的诗篇。

在当代,这里更是人才辈出,涌现了多名将军和文化名人,邵华泽就是其中一位。

书法——毕生的追求      1933年6月,邵华泽出生在浙江省淳安县威坪镇的一个很偏僻的山区——邵宅村。

他的父亲邵宗伯(又名邵振龙)是一个乡村学校教师,不仅人缘好,而且书法很好,在当地颇为有名。

邵华泽刚懂事时,就经常看到有人到他家找他父亲写字。

邵宅村三面环山,是山中孤零零的一个村庄,那个时候,交通不便,到镇上要步行10公里,还要翻一座山,到县城要步行40公里,而许多人为求字,长途跋涉而来。

父亲在家经常为别人写字,这在邵华泽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深深印记。

邵华泽小时天资聪颖,对父亲书法的耳濡目染,引起他对书法的浓厚兴趣。

邵华泽学习书法,他的父亲是他的启蒙老师,在谈到这段启蒙的经历时,他说:"我5岁时,父亲便教我认字,6岁时便教我用毛笔练字,后来又要我给他当"书童",帮他研墨,提笔,洗笔。

经过耳濡目染,我对书法也逐渐有了兴趣。

"   从此,对书法的孜孜追求就成为邵华泽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邵华泽担任领导职务将近30年,历任解放军报副处长、副社长,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人民日报社总编辑、社长,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委员;现任中国记协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常委。

当领导,工作千头万绪,邵华泽整天忙于工作,难得浮生半日闲,但是,哪怕是最繁忙时,他也要挤出点点滴滴时间进行书法练习。

人民日报工作期间,他养成中午一般不休息的习惯,而把练字权作休息。

他把晚上下班后的时间看得最为珍贵,常推掉餐桌和牌桌的一些应酬,徜徉在书法艺术的天地之中。

1993年他在《自吟诗》中说:"数十年来伴墨池,笔织心耕志不移。

"这是他多年如一日坚持书法写作的写照。

天道酬勤,邵华泽先生的书法已自成一体,法度中求变化,平稳中显力度,四体兼备而各臻其妙。

一些书法评论家评价他的书法:楷书内藏柳体筋骨,于通达中见俊雅;隶书则远追伊秉绶的意趣,近含其家学体态,结体凝重,笔意洒脱;篆书得金农之神髓,又具白石老人之金石气象;草书脱化于怀素;行书博众家之长,或刚柔相济,正侧得宜,违而不犯,和而不同。

邵华泽书法的这种风格已为国内书法界所称道。

2001年邵华泽在韩国举行书法展时,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为他题写书名,启功先生还作词称赞邵华泽书法"书,真草,随心笔自如,天作纸,云物卷而舒";"书,巨细咸宜艺最殊,山岳重,腕底变通途"。

国内新闻界对邵华泽书法极为称道,以得到他的字为荣。

邵华泽新闻界也极为支持,全国新闻核心期刊《新闻爱好者》2002年出版200期时,请邵华泽题词,《新闻爱好者》系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所办,邵华泽为支持河南这份惟一的新闻刊物,毫不犹豫答应了这一要求。

《京华时报》创办时,请邵华泽题写报头,邵华泽也同样答应了。

邵华泽书法有一种独到的感觉和追求,他说:"书法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需要的是毅力,也是对自己的人生和世界观的一种培养。

你不能为了成名,或者只要成名,胡乱写几笔就行。

不是说你成名了,你写出来的东西都是好的,那还是要靠自己去刻苦,去实践。

"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不随便答应给别人写字,但一旦答应下来,就极为认真,追求完美,有时一个报头往往要写十几遍,达到自己最满意的程度为止。

给《京华时报》写报头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这个报头,邵华泽就写了几十次,直到做版时又写了一遍。

邵华泽书法作品,不仅为国内书法爱好者所青睐,而且深受海内外鉴赏者喜爱。

邵华泽长期在新闻界担任领导工作,经常有对外交流活动。

在国际交往中,书法就成为邵华泽交友、会友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

在国际交往中,他的书法是他会友的桥梁,也是他作为传情达意的一种手段。

邵华泽和韩国、日本的书法界交友最为人所称道。

1993年邵华泽访韩时送给韩国前总统金泳三一幅"云海"字幅。

1995年邵华泽作为人民日报社社长访问日本时,向日本首相村山富市赠送了"仗莫如信"的字幅,字里行间包含着他对日本政治家们的期望。

1998年初冬,金大中总统访华,作为一个韩国的书法家,曾主动提出会见邵华泽并进行书法交流。

两人在人民大会堂的安徽厅里相逢并畅谈韩中文化交流与合作。

金大中把他亲笔书写的座右铭"以民为天"条幅赠给人民日报,以祝贺人民日报创刊50周年,邵华泽则向金大中总统回赠了一幅"宁静致远"以表谢意。

2000年邵华泽在韩国举行书法展时,韩国总理李汉东会见了邵华泽邵华泽把他在汉城新写的字幅"怀远"赠李汉东作为纪念。

李汉东对字幅的含义深表理解并表示要牢记在心。

书展期间,李汉东亲自到场,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艺术无国界",称赞韩中两国的书法交流。

邵华泽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国内和海外书法界及民间的欢迎,这源于邵华泽书法艺术的独到理解和运用。

中国自古有"文以载道,书为心声"的说法。

"书道千载",这种独特的艺术凝结着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兼有草、隶、篆等多种形式,形意结合,形美意深,具有极为丰富的表现力,书家有充分的发挥余地,可以通过书法的写作尽情地表现他本人的意愿、爱好和追求,充分表达他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于人的评价与企盼。

书法艺术不仅体现书法家的素质和品格,同时也起到陶冶、教育和启示他人的作用,达到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境界。

邵华泽说:"我最得意的称号是书法家。

"邵华泽书法不懈追求,与他对书法的理解有关,他认为书法与文学、哲学和其他艺术形式都是相通的,他说:"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它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特性,最能体现汉文字的魅力。

从文学性而言,书法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从哲学性而言,书法讲究布局、平衡,讲究事物之间的关系,讲究精、气、神,讲究对比,它里面蕴涵着怎样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以及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

书法的运筹布局同新闻的运作也是相通的。

书法最终还是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对一个人来说,对书法的爱好和追求,对其他方面是有促进作用的,这种作用是非常细微、潜移默化的。

它属于形象思维,它可以愉悦精神,可以使人得到美的享受。

"   他的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行书长卷、"戎马书生"和"天地一沙鸥"条幅,可以视作他对自己人生的写照。

"浩然正气"、"高洁"、"恬淡为上"亦可体现他对人对己做人的追求。

"美是真"则表现了他对美的一种最为质朴的看法。

邵华泽现出版有《邵华泽书法集》、《邵华泽书法选》、《邵华泽书楹联选》等。

新闻——终生的事业      1996年,邵华泽在墨西哥访问期间接受《至上报》采访时说:"新闻工作很有意义,值得我们一生去奋斗;新闻工作要求很高,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新闻工作很艰苦,需要我们付出辛勤的劳动。

总之,新闻工作是一项需要终生为之奋斗的工作

"邵华泽的这句话,实际上是他从事新闻工作的心声和写照。

新闻之于邵华泽可谓情有独钟。

邵华泽参加工作后只当过8年哲学教员,而从事新闻工作却达30多年。

1996年邵华泽还在人民日报任社长时,就被选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2001年再次当选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1997年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学博士生导师,2002年5月28日出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邵华泽新闻结下不解之缘,新闻工作成了他终生的事业。

邵华泽新闻缘,说起来颇为偶然。

1964年1月,邵华泽在《解放军报》发表了一篇哲学论文《浅谈一分为二》,他当时的身份还是一名军队院校的哲学教师。

当时毛泽东主席看到了这篇文章,给予赞扬。

(毛主席的评价是根据回忆罗瑞卿的讲话记录稿,原解放军报社社长华楠签字予以证实,于1995年公开见报的。

)这篇文章发表后,影响很大,并被印发给军队的高级干部学习。

同年4月,邵华泽被调到解放军报工作,开始了新闻工作的生涯,这一年邵华泽刚好30岁。

古人云"三十而立",从到解放军报开始,邵华泽的人生之"立",就"立"在新闻工作上了。

从1964年4月到1985年,邵华泽在军报工作了21年,这期间当过编辑、评论部副主任、副社长,做过评论工作、理论宣传工作、国际宣传,所写的文章,如《文风和认识路线》、《实践标准和科学预见》、《打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等对"文化大革命"后的拨乱反正影响很大。

1985年邵华泽离开了解放军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邵华泽说"当我离任的时候,我以为这一辈子不会再干新闻工作了",可是4年之后,邵华泽受命再次走上新闻工作一线。

1989年6月20日,中央调邵华泽人民日报总编辑,这一天邵华泽又奉命跨进人民日报所在地——金台西路2号,直到2000年离任,历时11年零11天,其间任3年多总编辑,10个月社长兼总编辑,其余专任社长。

迈进金台是邵华泽新闻工作生涯中又一新的起点,也是新的挑战,为此,他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可谓"十年辛苦不寻常"。

邵华泽人民日报领导岗位工作的11年,正是我国新闻事业蓬勃发展、新闻改革深化的11年,新生事物不断涌现,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末、整个90年代和新世纪之初三个重要历史时期。

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既要准确、全面地贯彻中央精神,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又要搞好经营管理,使《人民日报》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当好新闻媒介的"排头兵",这是党和人民的要求和希望。

邵华泽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主要领导者、管理者和经营者,身感肩负的责任之大、之重。

人民日报后,邵华泽把全身心放在工作上,从1989年至1993年的短短4年里,邵华泽因操劳过度而瘦了好几公斤。

1993年他写了一首至今尚未公开发表的诗来表达当时的心情:"伏案金台整四年,如履如临夜难眠;衣带渐宽终不悔,自信着陆得安全。

"邵华泽新闻战线工作30多年,而在人民日报工作的11年,可以说是他付出心血最多的时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人民日报的固定资产也从1991年的4个亿上升到他离开时的40个亿,11年中人民日报导向正确,事业蒸蒸日上。

这些成就的取得与邵华泽的辛勤工作和创新的报业经营思想是分不开的。

邵华泽人民日报后,深知导向是报纸的生命力,团结是报纸的凝聚力,发展是报纸的推动力,要办好报纸,这三个因素一个也不能少。

导向是报纸的生命力,把握好导向一直是邵华泽工作的重点。

他对导向问题的把握,善于放眼宏观,把握微观,善于把中央的精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同人民日报宣传的实际要求结合起来,提出宣传的意图和思想

每遇到重大宣传活动、重大新闻事件,邵华泽都要亲自到第一线,敲定报道计划、报道题目,撰写和修改评论。

如,小平同志逝世、九八抗洪,对这些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邵华泽当时吃住都在办公室,亲自定版面,定题目。

"以人为本",是邵华泽的一个重要的管理观念。

人民日报情况比较特殊,又经过了1989年的政治风波,所以,抓内部团结、稳定的问题也是邵华泽抓的重点工作

邵华泽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组织工作,尽量做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缓解矛盾,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经过努力,人民日报总体上呈现出一个团结稳定、积极向上的局面,增强了凝聚力。

小平同志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人民日报怎么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本身事业如何发展,这是邵华泽极为关心的问题。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1993年邵华泽就提出一个著名的办报方针:以办报为中心,两个轮子一起转,新闻宣传和经营管理一起抓。

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说人民日报就是办报,还搞什么经营呢?在经营管理上,邵华泽也提出:充分利用人民日报的有利条件,十分珍惜人民日报的声誉。

邵华泽1993年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轮子一起转"的经营思想,当时在我国是最早的,是高瞻远瞩地站在改革的前沿提出的,既是办报思想的创新,也是理论创新。

1993年邵华泽组织起草了人民日报编委会向中央的报告,提出了八条方针原则。

这八条是根据邵华泽口述的内容整理并经他反复修改定稿的,其中第七条是增强经济实力,从物质上保证人民日报新闻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1993年8月2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常委会听取了邵华泽代表人民日报编委会所作的汇报。

后来邵华泽又提出一个关于人民日报八条原则的解释,提出人民日报报业集团的目标。

至此,人民日报形成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管理思路。

在"一个中心,两个轮子一起转"的经营思想指导下,人民日报先后创办了《证券时报》、《环球时报》、《健康时报》等子报子刊。

于是,人民日报就有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人民日报,第二个层次是人民日报的华东版、华南版、海外版、人民网,第三个层次就是子报子刊,形成了一个以人民日报为主干的立体的多层次网络。

人民日报多层次网络,拓展了宣传的渠道,增强了宣传的手段,扩大了人民日报的影响,同时经济方面也有了新的增长点。

哲学——思想的源泉      先哲说,哲学教人聪慧。

哲学邵华泽一生的事业和为人处世,影响甚大。

邵华泽说:"哲学对我的一生作用太大了,它是我思想的源泉和人生的指南。

"   邵华泽接触哲学也很偶然。

1951年邵华泽17岁时,由浙江严州中学参军,分配到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习,后来到学员队当文书。

1953年,医大准备开政治课,就派邵华泽到重庆第二政治干部学校去学习理论,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邵华泽第一次接触哲学,这一年,他刚好20岁。

一年之后,他成为一名哲学教员,这样,从1954年到1958年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教了4年书。

1958年邵华泽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系统学习了两年哲学

这两年,邵华泽下了很大工夫研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仅列宁的《哲学笔记》, 邵华泽就读了十余遍。

笔者有幸见到邵华泽当年读的《哲学笔记》这本书,书的页边写满了他当年的心得体会,书的最后一页,还做了专题索引。

邵华泽回忆学习哲学对自己的人生影响时说:"哲学对我的信仰起了奠基性作用,它告诉我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的前进目标,这基本上就可以形成一个人的世界观和政治的信念。

"   邵华泽两年的刻苦学习,奠定了他对哲学的整体性了解和对精髓的把握,哲学成为他思想的源泉,对他的人生和事业起了统领作用,使他遇事能从哲学视角来分析,作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的判断。

邵华泽的《文风和认识路线》一文的观点的形成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国思想战线拨乱反正期间,在解放军报工作邵华泽,撰写了《文风和认识路线》一文,这篇文章是在拨乱反正时期明确阐述实践标准最早的一篇文章,提出了认识路线、真理标准的命题,成为"真理标准讨论的前奏"。

1977年12月24日,《哲学研究》编辑部邀请北京部分哲学专业工作者就如何办好《哲学研究》的问题举行座谈,邵华泽的发言阐述了在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中解决学风和文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会上,时任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的吴江代为《理论动态》组稿,邀请邵华泽将发言整理成文。

时任中央党校校长的胡耀邦看了《理论动态》的清样后,十分重视邵华泽的这篇文章,认为 "这篇文章写得好,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文风提高到认识论的高度,这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粉碎"四人帮"后需要拨乱反正的问题很多,就是要把认识路线、思想路线、真理标准问题作为突破口。

这方面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还可以组织一系列文章"。

此文1977年12月15日在《理论动态》发表,1978年1月9日《人民日报》又作了转载。

以后胡耀邦同志又亲自出题目约请邵华泽写了《实践标准和科学预见》(发表在《理论动态》119期,1979年3月5日《人民日报》和1979年3月20日《解放军报》刊载)、《打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人民日报》1979年3月24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

这两篇文章与《文风和认识路线》一文前后呼应,成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重要篇章。

1980年4月4日,胡耀邦同志主持的中宣部例会上,再次对邵华泽的《文风和认识路线》作了肯定评价。

邵华泽也参加了。

1981年7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以后几天,胡耀邦同志在中南海请参加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组的同志吃饭时,曾对邵华泽说:"你那篇《文风和认识路线》的文章写得好,当时能提出认识路线,说明很敏感。

"邵华泽这篇影响颇大的文章,其思想源泉还是来源于哲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指导下,对形势发展的一种认识和把握。

新闻工作,尤其是做新闻工作的领导者,必须有哲学辩证思维,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防止形而上学、片面化、感性化、情绪化,要力求考虑得比较周到、全面,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哲学辩证思维,是邵华泽30余年新闻工作思想和理论的源泉。

1989年7月20日,人民日报《情况汇编》第398期刊登湖南省一个县委扩大会议学习讨论十三届四中全会文件的材料,一些基层干部主张"狠狠整治一下知识分子"、"绷紧阶级斗争这根弦"。

邵华泽在这份材料上批示:"这种情况虽属个别,但思想情绪很值得重视。

我们的宣传一定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小平同志的讲话和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在突出宣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同时,还要继续宣传好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对阶级斗争的宣传一是不宜多,二是要严格按照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力求提法准确、阐述科学。

各部门都要研究思想动态,研究宣传政策,研究宣传方法,使我们的宣传有的放矢,坚持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邵华泽作的这个批示,在当时的情况下很不容易,因为1989年的政治风波刚过去一个多月,政治气候是正在大力宣传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现在回过头来看,邵华泽当时的批示,是很有必要的,对坚持《人民日报》的正确方向很有指导作用,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如果没有辩证的思维和历史的眼光,作出这样的决定是难以想像的。

哲学也是邵华泽书法艺术思想的源泉。

邵华泽书法讲究处理好各个局部的关系。

讲究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观点。

如,2001年邵华泽的韩国书法展悬挂在展厅中央那幅长达5.33米、高1.44米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行书长卷,两侧以"戎马书生"和"天地一沙鸥"条幅相衬。

哲学讲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讲究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讲究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邵华泽这幅艺术作品,可以说是哲学精髓的体现。

从形式上看,讲究了主次和统一,《念奴娇・赤壁怀古》气势磅礴,突出了"主",两边条幅讲究了次和对比;从内容上看,突出了宏大的抱负和天地之间的"小我"的追求,是他对自己人生的写照。

多年来,邵华泽结合实际写了大量的评论和关于新闻理论的文章,出版专著《新闻评论写作漫谈》、《新闻写作概要》、《同研究生谈新闻评论》。

除了前面提到的邵华泽出版的书法作品外,还出版摄影作品《邵华泽海外摄影集》、《邵华泽海外摄影选》等,出版论文集《生活与哲学》、《历史转变中的思索》、《思想方法和理论思考》、《伏案金台十一年》、《邵华泽自选集》,参与主编了《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新时期军队建设概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注释本》、《关于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决定的注释本》等。

用著作等身来形容邵华泽并不为过,从邵华泽的著作里,可以看出他的抽象思维能力很强,对事物和现象长于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形成理论,然后再贯彻到实践中去。

而这种理论思维,来源于他的哲学修养,他的著作,可以说是他实践的结晶,也是他哲学修养的结晶。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