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食管15例诊治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Barrett食管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2年8月~2006年7月收集的15例Barrett食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内镜与病理检查结合可以对Barrett食管早期进行诊断。防治胃食管反流是治疗Barrett食管的重要手段。结论 预防Barrett食管癌变应加强随访,重点是早期识别异型增生,发现重度异型增生或早期食管癌及时手术切除。

【关键词】 Barrett食管诊断;治疗。

2002年8月~2006年7月我院内镜室共行胃镜检查3136例次,其中诊断Barrett食管(BE)共15例,均由胃镜及镜下活检明确诊断,现分析其临床资料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5例(BE)患者,男11例,女4例,确诊时平均年龄56.5岁,确诊前患者均有较长病史,平均37个月,主要表现为一种或一种以上不同程度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其中以反酸(81.7%)、烧心(67.8%)及胸骨后疼痛(36.3%)等为主要表现。

1.2 胃镜下表现 Barrett上皮胃镜下为橘红色黏膜粉红色或珠白色上皮与正常食管上皮呈鲜明对比。镜下见橘红色黏膜粉红色或珠白色的食管黏膜交界线呈环周状向上移至胃食管交界上方,交界线可呈不规则形或波浪状,所有病变长度为1.0~4.0 cm,其中4例患者伴有食管裂孔疝。

1.3 病理检查 胃镜下见橘红色的胃黏膜粉红色或珠白色的食管黏膜交界线在胃食管交界部上方2 cm以上,于橘红色黏膜处规范取材,病理检查证实食管远端鳞状上皮为柱状上皮取代。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