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筛查和诊断糖尿病最佳切点的研究进展

[摘要] 目的 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上升。

2010年CDS调查发现,我国成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9.7%,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第一大国。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反映受检者近期2~3月平均血糖水平[1],是评估血糖长期控制状况的最佳指标。

2011年ADA正式将HbA1c≥6.5%定为诊断非妊娠糖尿病切点[1],此切点被WHO认可并在国际上推广。

在中国,HbA1c筛查诊断糖尿病最佳切点如何定义,该文作一探讨。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诊断最佳切点   [中图分类号] R58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6(a)—0194—02   1HbA1c简介   正常人有3种血红蛋白(Hb):HbA,占Hb总量95%以上,为主要血红蛋白;HbA2,占2%~3%;HbF,占1%左右[3]。

HbA采用色谱分析后,亚组分被命名为HbA1a1、HbA1a2、HbA1b、 HbA1c,统称HbA1。

其中HbA1c含量最多,占80%,易于检测,临床上常用HbA1c水平代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HbA1c是血液中葡萄糖与Hb分子β链的赖氨酸残基发生不可逆反应生成的稳定氨基酮化合物,它的水平能够反映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及其与Hb接触时间长短,可以反映长期血糖控制状况。

2HbA1c水平的影响因素   2.1血糖、年龄   HbA1c测定结果受血糖水平影响,已有研究证明HbA1c与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及平均血糖都有一定的相关性[4]。

血糖水平随年龄变化而变化,HbA1c反映平均血糖水平,也与年龄相关。

2.2红细胞(RBC)寿命   Hb来源于RBC,任何影响RBC寿命的因素均会影响HbA1c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如大量失血或输血等会缩短红细胞寿命,增加幼稚红细胞数量。

幼稚RBC中Hb与葡萄糖结合位点减少,糖基化的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2.3地域、种族   地域对HbA1c检测结果的影响体现在Hb水平的差异。

杨历新等[5]对不同海拔地区健康人群调查研究发现,RBC和Hb水平可因海拔增高而呈现小幅度升高,HbA1c也有类似变化。

Herman[6]对5个不同种族受试者的研究在校正了年龄、性别、FPG、餐后血糖、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等影响因素后,发现不同种族美国人的HbA1c水平存在差异。

2.4妊娠   妊娠女性血容量增加,Hb水平降低,HbA1c水平也会随之下降,不能反映平均血糖的真实水平

3HbA1c在糖尿病筛查诊断中的优势   血糖监测是临床常用的筛查诊断糖尿病的方法。

血糖反映的是急性糖代谢状态,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应激、药物、疾病等。

FPG要求空腹8 h以上,变异系数大,漏诊率高。

OGTT虽然是目前公认的“金标准”,但其操作繁琐,成本高,患者依从性差,特殊人群(昏迷、危重病患等)受限,其在临床上应用受限。

HbA1c操作简单,与受试者是否空腹、使用胰岛素及短期生活方式改变无关,能够反映近2~3月的血糖控制状况,UKPDS研究证实HbA1c还可提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等慢性并发症的风险。

HbA1c已成为评价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

4HbA1c检测方法及标准化   HbA1c检测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3种:(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具有自动化操作、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等优点,但会受到环境温度、缓冲液pH及离子强度的影响。

IFCC、美国国家HbA1c标准化计划指定HPLC为标准化参考方法[7]。

(2)亲和层析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对环境温度不敏感,不易受异常Hb等因素干扰。

但由于其测定的是血液中总糖化血红蛋白,测得结果偏高。

(3)免疫学方法,操作既简单快速又准确可靠,并且可直接应用自动生化仪检测,应用广泛。

国际上早在20世纪末便组建了HbA1c标准化工作组,并公布了HbA1c检测的国际标准法[8]。

我国虽然HbA1c的检测标准化起步较晚,但也已开启“中国糖化血红蛋白教育计划”。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成立了糖化血红蛋白参考实验室并且顺利通过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的考核,该实验室成为我国甚至发展中国家首例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一级参考实验室,为我国全面开展HbA1c标准化工作奠定了基础。

5国内学者对HbA1c诊断切点的探讨   梁国威等[9]对北京市1 108名疑似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发现HbA1c≥6.2%为该地区糖尿病诊断最佳切点;李青等[10]对上海市糖尿病高危人群中1 427名受试者调查研究,得到HbA1c≥6.3%是比较理想的糖尿病诊断切点;朱长清等[11]对广州市某社区433例自愿者进行糖尿病筛查,发现HbA1c≥6.4%是比较理想DM诊断切点;HbA1c≥5.5%是诊断糖尿病前期最佳切点;张艳丽等[12]对冀中平原5个城市3 168例社区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诊断DM最佳切点是HbA1c≥6.35%,诊断IFG和IGT最佳切点均是HbA1c≥5.75%;吕雪梅等[14]研究西藏拉萨市藏族人群中HbA1c≥6.5%是比较合适糖尿病诊断切点

6展望   HbA1c在筛查诊断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糖化血红蛋白教育计划”和检测标准化的推广,在全国各地医务人员、科研人员的不断探索下,找到适合中国人群的HbA1c 切点将不再是难题。

HbA1c 将可能成为我国筛查诊断糖尿病的首选指标。

[参考文献]   [1] Weykamp C,John WG,Mosca A.A review of the challenge in measuring hemoglobin A1c[J].J Diabetes Sci Technol,2009,3(3): 439.   [2]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mellitus[J].Diabetes Care,2010,33(1): 62 —69.   [3]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4] Ito C,Maeda R,Ishida S,et al.Correlation among fasting plasma glucose,two—hour plasma glucose levels in OGTT and HbA1c[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0(50):225—230.   [5] 杨历新,米娜,王叶,等.不同海拔地区非糖尿病成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5):412—413.   [6] Herman WH,Ma Y,Uwaifo G,et al.Differences in A1C byrace and ethnicity among patien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n the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J].Diabetes Care,2007,30(10) : 2453.   [7] Hoelzel W,Weykamp C,Jeppsson JO,et al.IFCC reference system for measurement of hemoglobin A1c in human blood and the 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schemes in the US,Japan,and Sweden:a method—comparison study[J].Clin Chem,2004,50(1):166—174.   [8] Jeppsson JO,Kobold U,Barr J,et al.Approved IFCC reference metho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HbA1c in human blood[J].Clin Chem Lab Med:CCLM/FESCC,2002,40(1):78—79.   [9] 梁国威,何美琳,徐旭,等.疑似糖尿病患者中HbA1c诊断糖尿病应用价值及其切点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2,41(12):140—143.   [10] 李清,包玉倩,贾伟平,等.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不同切点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J].上海医学,2011,34(5):341—344.   [11] 朱长清,石凌波,康红,等.糖化血红蛋白筛查诊断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的切点分析[J].广东医学,2014,35(11):3564—3566.   [12] 张艳丽,孟令荣,马静,等.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截点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7):1946—1948.   [13] 吕雪梅,高斌,等.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中国西藏藏族糖尿病糖尿病前期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8):686—688.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