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答马镇筠出席中美教育峰会:AI在中国中小学教育的落地] AI峰会

10月28日,第五届中美教育研究协会武汉峰会在光谷科技会展中心落下帷幕。作为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武汉光谷近年来汇集了不少高层次人才,以及众多的新兴企业。今年的中美教育研究协会武汉峰会更是迎来了诸多一线中美教育界专家学者。

现场,原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长、美国芝加哥大学教育博士卡罗尔 李博士,香港中文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长、美国教育研究协会院士范息涛博士,美国纽约军校校长张洁等嘉宾出席峰会。同时,论答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数据科学家马镇筠博士受邀出席峰会,发表了《赋能与包容:人工智能在中国中小学教育落地》的主题演讲,并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围绕人工智能在国内K12教育落地,与国内外嘉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论答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数据科学家马镇筠博士

这场峰会无疑为中美教育者提供了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契机。本届峰会现场,中美教育研究协会会长邓婷表示,协会以中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大同世界”为理念,致力于打造一个合作创新奋发图强的高精尖教育“地球村”,让“地球村”成为一个中美之间的平台,团结中美两国的教育者,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把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研发、整合、普及、运用。峰会上中美两国教育界权威学者一起分享了最新学术成果,第五届中美教育研究协会武汉峰会也将开辟中美教育交流合作历史性的先河,成为中美教育研究领域的又一次“盛宴”。

对于教育,美国一直走在全球前沿,2010年时美国制定并公布了最新一轮的国家教育技术计划 《重塑美国教育:技术驱动下的教育变革》(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 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这份计划中预想了如何使用在线教育所生成的数据,来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法,当时该计划对整个国际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政府也持续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教育信息化改革,加大前沿科技在教育中的应用。尤其是,近年来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未来教育打开了更多可能性。

针对上述这点,论答也有足够的发言权。作为一家学习技术与大数据公司,论答一直专注于“AI+教育”,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真正应用于国内教育论答联合创始人兼马镇筠博士在《赋能与包容:人工智能在中国中小学教育落地》的主题演讲中,特别谈到了人工智能是如何在中国中小学教育落地的。

马镇筠博士与美国芝加哥大学教育博士卡罗尔 李博士合影。

分享中,马镇筠博士列举了一些美国具有代表性的教育科技公司,如基于算法引擎为用户推荐学习路径的Knewton、擅长学习管理系统的Blackboard、还有专注于个性化学习方案的AltSchool等。现在,这些公司的技术也被渐渐引入到国内。

马镇筠博士人工智能在医疗和教育两个行业的应用进行对比。他表示人工智能帮助医生进行基因检测、对症下药等,人工智能也能精准定位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并推荐相关的学习内容,为学生规划学习路径。重要的是,中国以应试教育为主,“提分”是学生和家长关注的重点,人工智能在“教知识”上能实现更好的效果。

目前,论答TAD(老师+AI+数据)教学模式已经落地国内多个省市,得到了积极的反馈。

该教学模式强调老师的重要性,让AI系统做其更擅长的学习数据收集和分析、智能推荐等工作,老师则将有更多时间与学生进行学习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与学生情感交流。

另外,马镇筠博士分享了论答人工智能学习系统在国内中小学教育落地过程中的一些优势。例如,论答人工智能学习系统可以大大降低机构培训老师的成本。新手老师只需要3到6个小时的在线师训,配上论答的系统,就可以达到优秀老师,甚至名师的教学水平。他讲到此前与论答合作的长沙机构“英语说”,该机构的新手老师使用了论答系统后,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显著,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认可。

目前,论答分别与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达成合作,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论答教育数据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论答学习技术与大数据研究中心。早在2016年,论答也完成了有关自适应学习技术有效性的实证研究项目,研究结果发表在全球顶级的教育期刊《交互学习研究杂志》上。论答希望通过技术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