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营养状态下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关系研究

作者:冯煜,黄建平,胡俊波,裘法祖,龚建平。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口腔黏膜凋亡率和肠黏膜通透性指标(D —乳酸)之间的关系,探讨口腔黏膜凋亡率作为术后黏膜屏障功能的一个评价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50±20)g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术前组、手术组并建立胃大部切除模型。用亚G1峰法检测大鼠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按各时间点同步检测大鼠血中D —乳酸含量,对计量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及显著性检验。分析手术前后不同营养状态下,口腔肠道黏膜细胞凋亡率的相关性。结果 术后可观察到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术前和术后第1、3、5、7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10 日后才逐渐恢复到术前的水平。D—乳酸浓度术前和术后第3、5、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10天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证明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与肠黏膜屏障功能密切相关。结论 口腔黏膜凋亡率变化较D—乳酸浓度变化提前约48~72 h,口腔黏膜凋亡率与肠黏膜屏障功能状态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并较其指标灵敏,有希望成为一种无创、准确、灵敏的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

【关键词】; 口腔黏膜细胞;细胞凋亡;D —乳酸;肠黏膜屏障功能pared with the apoptosis, the plasma level of D—lactic acid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ay before operation and the 3rd,5th,7th day after operation.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oral mucosa cell、‘ apoptosis rate and the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function by the nutritional status.Conclusion; The oral mucosa epithelial apoptosis rate could be a new index to evaluate the body、‘s nutritional assessment and the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function.

; [Key words]; oral mucosal epithelia;apoptosis;D—lactic acid;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function。

; 凋亡,或程序性细胞死亡,是被诱导分子和阻遏分子控制的一个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是细胞周期中的一个主动耗能事件,为细胞生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机体维持衡定状态所必需。作为体内更新最迅速的小肠上皮细胞,其细胞周期仅12 h,同样也存在着细胞凋亡[1]。正常情况下凋亡稳定在一个低水平状态,以维持绒毛的结构和功能。机体处于手术等急性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状态下会出现小肠黏膜细胞凋亡率的波动。口腔肠道黏膜细胞是同一胚胎层发育而来的不同部位的消化道上皮细胞,更新速度较快[2,3],在相同营养不良状态下,两者黏膜凋亡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故可通过口腔细胞凋亡率来反映肠道细胞代谢情况。

; 小肠上皮的增殖与凋亡和肠黏膜屏障功能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少有报道,在术后营养不良状态下, 小肠上皮凋亡率降低而肠黏膜通透性增加,细菌易位现象增多。目前认为,正常肠道屏障功能的维持依赖于肠黏膜上皮屏障肠道免疫系统、肠道内正常菌群、肠道内分泌及蠕动,其中最关键的屏障是肠黏膜上皮屏障肠道黏膜免疫屏障[4]。当营养不良时,为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源的营养底物匮乏,从而使消化系统黏膜上皮的新陈代谢及凋亡率下降,同时肠黏膜屏障功能也出现明显降低。细胞是代谢活动的最基本单位,高速更新的组织中,细胞必然需要不断地合成DNA、RNA和蛋白质,需要持续地补充供蛋白质合成所需的原料,从而才能满足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代谢。代谢底物供给不足会直接影响细胞状态。因此,检测细胞状态将能更直接的反映肠黏膜屏障功能状态。这就使得我们有可能使用一种细胞生物学的方法来对肠黏膜屏障功能进行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SD 大鼠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鄂2004—0007,雄性,体重200~250 g,购回后在我实验室动物房喂养3~5天。

; 1.2; 实验方法。

; 1.2.1; 动物分组及胃大部切除模型的制作; 将喂养3~5天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和术前组。具体分组情况见表1。胃大部切除模型的建立,术前禁食12 h,采用6% 水和氯醛(0.5 ml/kg)腹腔注射麻醉,常规消毒手术区后作腹部正中切口进腹,作胃大部切除术,切除约2/3,并做成管状胃。逐层缝合关腹。

; 1.2.2; 口腔黏膜细胞的收集和处理; 按表1 各时间点,采用6%水和氯醛(0.5 ml/kg)腹腔注射麻醉,处死大鼠,并剥取大鼠口腔黏膜上皮。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用医用棉签在黏膜表面反复擦拭后,放入约15 ml生理盐水中轻微震荡,以500目筛网过滤,滤液经8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后以—20 ℃乙醇固定。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