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心大,真是伟大”】钱塘江大潮真是伟大的

那年的冬雪来得早,才十月底,就纷纷扬扬降下了第一场大雪。

康州新港地处美东新英格兰,大概与中国东北大连的纬度相近。

我冒着新雪登门探望张充和,惴惴然捎去的,却是来自中国南方的一个问询――我的一位大学同窗现正执掌南方某大报,想派记者出访北美做一个“海外学人访谈系列”,张充和正好在他们拟定的采访名单之中,便委请我帮忙打打前站。

我其实颇感为难,我不止一次听过老人家对某些媒体不实报道的微词,也亲眼见她从电话里婉拒过一些慕名而来的媒体记者。

况且,老人年事已高,不宜太被叨扰,从我这里,我已经悄悄为她挡过好几次类似的采访要求了。

顶着一头雪花进了门,张先生还是那样笑吟吟地迎候我。

坐下来喝了一口热茶,我小小心心地掏出了该报记者先期寄到的赠书和名片,转达了他们的采访要求,我是做好了被老人打回票的准备的。

没想到,老人家盯着名片上的记者名字看了半天,忽然长叹了一口气,说:“这记者名叫‘李怀宇’,对不对?你看你看,又有鬼哟!”   我笑起来――我知道,这“有鬼”,在张充和的语汇里,是一个有特别意义的字眼。

老人敛住了笑容:“这事神了,‘怀宇’,‘怀宇’。

我前不久才刚刚接到消息:我的四弟张宇和过世了,心里正在难过,偏偏这时候,就有一位叫‘怀宇’的记者,跨洋过海的要来采访我!你看看,我不答应,都不行啦!”   “嗬,果真又有鬼啦!”我释然大乐,这简直是上天的意思,帮助我完成了一次艰难的采访探路!   于是,我们的话题就从“怀宇”开始,谈到了她最疼爱的这位弟弟张宇和,再谈起了她们张家大宅里许多久远的故事。

“宇和是个植物学家,也很懂音乐,艺术感觉很好的。

他在南大教生物学,还负责管理南京中山陵的植物园多年,我家院子里的香椿苗,就是他亲自从中山陵给我捎来的(拙文《香椿》里曾言及)。

因为总在植物里打转,他做的根雕,简直棒极了。

有一座叫‘举杯邀明月’,让我喜欢得不得了,我那年回去,他要我带走。

太大了,我怎么搬得动呀,喏,我只带回来一个小的,就放在张大千喂大雁那张照片前面。

”――那也是一个惟妙惟肖的飞鸟啄食的小根雕。

我问:“你们张家四女六男,一共十兄弟姐妹,你说宇和跟你最亲,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俩的身世最相似,都是从小就被抱出去,过继给了别人,到快成年了才回到家里来。

老人舒展开眉宇,娓娓说开来:“我出生在上海。

那时候,我父亲张武龄刚刚把全家从合肥搬到上海不久,一家人挤在一套五开间的房子里。

生我的时候,我已经是母亲生的第四个女孩,在那样一个重男轻女的年代,母亲自然是很有心理压力的。

祖父家里有五房太太,五个长辈女人都是寡妇,都随我父亲到上海来了,五个婆婆我母亲都要照顾,母亲要顶起一个家,多累呀。

我们张家的孩子都是奶妈带大的,可是生我的时候,我的奶妈没有奶了。

听说那时候只能给我喂糖水,我不肯喝,夜里不睡觉地哭闹,我母亲就只能整夜整夜地抱着我。

我的二房祖母从合肥到上海来看我们,心疼我母亲,想为她分劳,就说:大少奶奶,能不能把小毛姐――就是我――给我做个伴?我母亲爽快地答应了。

我二祖母又说:不过我要先算个命。

我自己的女儿死了,外甥也死了,我不知小毛姐会不会跟我犯冲犯克?母亲说:命是她自己的命,不关犯冲犯克,你就放心带她走吧。

就这样,我二祖母就把我抱走了。

我出生八个月,就跟了我二祖母住在合肥,一直长到十六岁,叔祖母死了,才回到我父亲身边。

那时候,我母亲已过世好几年了。

”   “我的祖母是了不起的人,她待我又像祖母,又像妈妈,又像老师。

老人陷入了回忆中,“那个年代,女人生养,就盼着生男孩,叫得子得福。

我妈妈却连续生女,生到三姐的时候已经不耐烦了,觉得要断子绝孙了,到生第四个――就是我,还是女的,就更不高兴了,本来该叫我四姐的,可家里人都称我小毛姐。

就是最小的姐姐,所以母亲并不在意,把我送给叔祖母

可是,万万没想到”,老人微笑起来说道:“后来我母亲又接着生,连续生了五、六个,都是男丁,都说这是小毛姐给带来的,说我命里主贵,连着带来了五个弟弟,我在张家一下子红起来了,可是,那时候,我已经被抱走了。

”   我问道:“你弟弟宇和可是一个男孩,怎么也会被抱走,过继给别人呢?”   “那是我母亲心大呀!”老人回答得很干脆:“我现在回头想想,我的父亲母亲,在当时脑筋很新,心胸很大,真是伟大的。

”   我注意到平日说话字斟句酌的老人,对父母用了“伟大”的字眼,而且用了不止一次。

“我上面说过,我祖父有五房姨太太,后来都跟着我父亲生活。

母亲的婆婆是大房的,下面有个姨婆婆,有个女儿,没生儿子,女儿那时候是不是嫁了出去我不记得了。

你知道那个年代,结婚的女人没有生养儿子,一房里要没有男丁,在大家庭里就会抬不起头。

字和是我妈妈生的第四个儿子,出生不久,就抱给了祖父这位姨太太,等于一下子把她扶正了,在家庭里的地位就不一样了!”老人家提高了声调:“这样的事情,从古至今,我都没有听说过。

我听我四弟说,从此逢年过节,我四弟就被我姨祖母领着,捧着大红帖子出去送礼,这一房人,从此就在张家抬起头来了。

我知道这是我母亲的主意――为了让姨婆婆开心,让她有个孙子,有男丁接续香火,将来这位姨太太死的时候,她就是张家的奶奶,不是姨太太了,这就把她的地位给抬起来了!从前的人都看不起姨太太――你记得《红楼梦》里那位赵姨娘么,连亲生的女儿探春都看不起她,她有多委屈呀!那个年代,我父母亲能够这样做,真是很了不起,很伟大的!”   我听着老人的感慨,我从中没有听到任何的幽怨情绪――般从小被抱养离家、过继给别人的孩子,总会对生身父母生出某种怨责情绪的;张充和没有,并且一直对父母以“伟大”名之――老人其实也是“心大”,她对父母的臧否目光,早就跳出了一己身世的约束呢。

“我父亲虽然没有进过一天正式的学堂,但他受的却是新派的教育,脑筋很新。

他很早就开始学英文、读法文,后来就到苏州办学校。

先办的男校,见女学生少,就干脆自费办起了女校――叫乐益女中。

父亲没讨姨太太,但他对张家长辈的姨太太们,一直是很同情,很尊敬的。

我再给你讲一个张家姨太太故事吧。

老人来了兴致:“我过房的祖母其实是我的叔祖母,她自己生的女儿死了,我的叔祖父就讨了一个姨太太

我这位叔祖父本来淡泊名利,本来不愿讨姨太太,但叔祖母长年吃素,又没有生养,家里压力太大,就不得已讨了一位由别人送上门来的姓廖的姨太太

――当年姨太太没有地位,可以送,送上门来的不要还不行。

后来我的叔祖父死了,这位姓廖的姨太太还是没有生养。

没生儿子的姨太太在家族里就没有地位,这位姨太太干脆就以死尽节。

我叔祖父死后,她就不肯吃东西,大家怎么劝,她都不吃,就这样活活把自己饿死,为张家尽节了。

她死后,张家给她立了贞节牌坊,正太太都要向她磕头。

逢年过节,我们张家人,都要为这位姓廖的姨太太的牌坊磕头的。

”   我不禁想起安徽乡间那些闻名遐迩的贞节牌坊。

每一个牌坊后面,其实都有一个隐着历史污垢的深潭,都背负着一个扭曲女性尊严的沉重的生命故事。

只是,我和老人的谈话气氛,很快就从这种畸异的历史纠结中摆脱出来了――   “我叔祖母死后,我从合肥回到家时,已经十六岁了。

四弟宇和小我四、五岁,当时十二、三岁,可个子比我高。

我们去见父亲

父亲很糊涂,记不得我们的生辰,问道:你们俩谁大?我和宇和就哈哈大笑。

我们俩从小被抱养出去,他自然是记不得我们谁长谁幼了。

老人自己笑了起来:“就因为这样身世相同,所以我和四弟一直很亲近。

我是土包子,从安徽乡下来到苏州。

开始什么都不懂,他虽然也被抱养出去,可是一直在苏州生活,就上上下下地照顾我,领着我跑东跑西的。

他后来留日,学农科、学园艺,管了中山陵很多年,身体一直很好的。

他因为从小没母亲,跟着姨婆婆过――他管她叫奶奶,算是她的重孙――什么都得自己干,所以很会办事,特别能干。

抗战开始后他陪着我从苏州一直跑到成都,他不但照顾我,还照顾叔叔一家,他的个性很成熟稳重,从来没见他发过脾气,做事非常周到的。

”   我问:“你说四弟是留日的,那是什么时候?”   “抗战前他本来已经进了日本帝大――就是东京帝国大学。

‘七七事变’一发生,要跟日本人打仗,弟弟就不愿呆在日本,没念完就跑回来了。

抗战开始后,我二姐跟着光华大学撤去成都,我们就去找她了,三兄妹暂时住在一起。

我后来去了昆明编教科书,四弟就上了成都的金陵大学,读农科。

一直到抗战完了回到上海、苏州,我们才又在一起了。

四弟大学毕业后就一直留在南京,先在金陵大学教书,后来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合并为南京大学,他就在南大教了几十年书,兼管中山陵的植物园,写了很多关于园艺的专著……”   窗外的雪还在吟吟下着。

老人絮絮地给我说着张家的那些久远的故事。

怀宇”、“怀宇”――风雪故人来,这果然是个怀人的季节啊。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