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合体防龋疫苗的研究进展

摘要 嵌合防龋疫苗是将变链球菌的毒力因子葡糖基转移酶和表面蛋白,或分别与霍乱毒素亚单位相嵌合,依据嵌合方式不同,分化学嵌合基因工程嵌合、直接嵌合基因免疫

对不同方式嵌合防龋疫苗的研究,有助于比较疫苗的有效性,为免疫防龋提供理论依据。

嵌合疫苗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抗原蛋白通过化学共价键结合,或间接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得嵌合抗原蛋白,以及运用含有嵌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直接免疫,诱发机体产生针对多种抗原的保护性免疫

变链球菌是主要致龋菌,其重要毒力因子为葡糖基转移酶(glucosyltransferases,GTFs)和表现蛋白

GTFs和表现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是目前研究防龋疫苗较理想的抗原蛋白

口腔中的抗体主要来自唾液腺的S—IgA和少量的血清IgG,S—IgA的形成需通过共同粘膜免疫系统。

在机体的粘膜组织附近分布着大量的淋巴组织,这些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在刺激部位接受抗原刺激后,致敏淋巴组织通过游走,归巢而达到其他部位的粘膜组织,即效应部位,并合成、分泌特异抗体。

诱发粘膜免疫,产生高效、持久的S—IgA是近来嵌合防龋疫苗研究的主要方向。

本文依据获得嵌合抗原蛋白的不同方式,分别概述嵌合防龋疫苗的研究现状。

1变链球菌表面蛋白(AgⅠ/Ⅱ)与霍乱毒素B亚单位(choleratoxinBsubunit,CTB)嵌合疫苗   近年来研究发现,CTB是有很强的粘膜免疫增强作用,不少学者将AgⅠ/Ⅱ与CTB化学偶联,以此嵌合免疫动物,获得了明显的防龋效果.   AgⅠ/Ⅱ包括两个重复氨基酸序列,一个位于N端,富含丙氨酸,称A区,又称唾液成分结合区(salivabindingregion,SBR),一个位于C端,富含脯氨酸[4]。

霍乱毒素由B亚单位和A亚单位构成,其中A亚单位由两段肽构成,A1为毒性亚单位,A2与A1和B之间起桥梁联接作用。

B亚单位与哺乳动物细胞膜成分GM1神经节苷脂有强亲和力,是其作为粘膜免疫佐剂的结构基础。

目前AgⅠ/Ⅱ与CTB化学偶联的方法是CTB和AgⅠ/Ⅱ分别与N—Succinimidyl(3—[2—Pyriyl]—dithio)propionate(SPDP)结合,形成CTB—SPDP,AgⅠ/Ⅱ-SPDP,在室温又与二硫苏糖醇混合,再经还原和平衡过柱,获得的AgⅠ/Ⅱ溶液与等摩尔的CTB—SPDP混合,最后经透析得到AgⅠ/Ⅱ—CTB嵌合蛋白

通过ELISA证实嵌合体结合GM1神经节苷脂的能力及AgⅠ/Ⅱ的免疫活性[5]。

Katz用相同方法获得的AgⅠ/Ⅱ—CTB经鼻腔免疫的Fischer鼠,与经口感染变链菌的相同鼠为对照,经ELISA测定,免疫组抗AgⅠ/Ⅱ的S—IgA为对照组的4倍,且免疫组小鼠下颌牙菌斑中的变链菌和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

同样Russell用AgⅠ/Ⅱ—CTB经口免疫大鼠,经2—3次免疫,鼠产生抗AgⅠ/Ⅱ的S—IgA,至5—6月时仍能用ELISA检测出S—IgA[7]。

2 因工程嵌合疫苗   2.1 AgⅠ/ⅡA区与GTFs基因工程嵌合疫苗   GTFs是由1500个氨基酸组成的具有高度同源序列的蛋白质,其N端为蔗糖结合区(sucrosebinding,SB),C端为葡聚糖结合区(glucanbinding,GB)[8]。

Yu等[9]用基因重组方法获得了AgⅠ/Ⅱ的A区与GTF的SB区或GB区嵌合抗原蛋白,方法为:经PCR分别获得编码GTF—SB区、GTF—GB区和AgⅠ/Ⅱa区的基因,分别将编码GTF—GB区段和GTF—SB区段的基因插入质粒pBluescriptⅡ,得到质粒pBlueGB、pBlueSB,编码AgⅠ/ⅡA区的基因插入质粒pACA202。

质粒pBluegB,pBlueSB以相同内切酶酶切,分别插入pACA202得到含有嵌合基因质粒,再插入原核表达质粒,最后得到含有嵌合基因AgⅠ/ⅡA区—GB,AgⅠ/ⅡA区—SB的表达质粒pQEPG22,pQEPG23,转染E.colix—li—Blue。

得到的表达产物免疫兔后发现,用AgⅠ/ⅡA区—GB免疫产生的IgG既能抑制葡聚糖的合成,又能抑制变链菌对唾液包被的羟基磷灰古的非蔗糖依赖型粘附。

而用AgⅠ/ⅡA区—SB免疫产生的抗体不能抑制葡聚糖的合成,只能抑制非蔗糖依赖型粘附。

推测可能是抗AgⅠ/ⅡA—SB的抗体不能进入结合GTFs的催化区,或不能识别GTFs的构象[10]。

2.2 GTF—SB区与CTB基因工程嵌合疫苗   1996年,Laloi[11]先人工合成编码GTF的SB区基因的寡核苷酸序列,将此序列插入质粒pVA1542(不含启动子,含ctb基因),得到含有编码SB—CTB基因嵌合质粒,最后将此嵌合基因插入带有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T—7—7,构建出表达载体PT7,将pT7转染E.coli,获得的表达产物免疫兔后产生了既抗GTFs,又抗CTB的抗血清,且抗血清能抑制50%的GTFs的酶活性。

2.3 AgⅠ/Ⅱ与CTA2B基因工程嵌合疫苗   1995年,Hajishengallis等[12]将编码变链菌AgⅠ/Ⅱ唾液结合区(sucrosebindingregion,SBR)的基因编码霍乱毒素A2B亚单位的基因嵌合,其嵌合质粒的构建为:以含有霍乱毒素基因质粒pRIT1080为模板,设计有XhoⅠ、Bpul1021酶切位点的引物,得到编码A2B亚单位的基因克隆,再亚克隆入含有XhoⅠ、Bpul1021酶切位点的质粒pET206,得到重组质粒pCT△A1,再以含有AgⅠ/ⅡsBR基因质粒为模板,在引物设计中分别加入Ncol,xhoⅠ酶切位点,得到编码SBR的基因克隆,再插入质粒pCT△A1,得到嵌合质粒pSBR—CT△A1,转染E.coli,表达产物经ELISA检测,既有结合GM1神经节苷脂的能力,又保留了SBR的抗原性,经口免疫小鼠,诱导出高滴度的抗AgⅠ/Ⅱ的S—IgA和血清IgA,且持续3—6月。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