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美国猎头公司

现代猎头起源于美国

麦肯锡海德思哲、史宾沙、光辉国际、罗盛咨询“五大猎头”的诞生、成长和壮大过程,清晰地勾勒出了现代猎头萌芽勃发的生动画面。

二战前:创业躁动与狂热下载论文网   早在1914年,现代管理咨询的先驱Edwin G.Booz就说过,“企业管理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就是找到合适的人选”。

国际猎头协会(AESC)指出,二战前,乃至于20K纪40年代初期,美国就已经出现专门从事招聘管理人员业务的小型公司

事实上,迪克?迪兰在1926年创立的人才搜索公司,被视为世界上第一家现代猎头公司

公司专注于零售管理人员的搜寻,收取客户正式聘用的候选人第一年年薪的5%作为猎头服务的佣金。

威廉?海顿(Will ain Hertan)、詹姆斯?麦肯锡(James Mckinsey)、杰克?汉德(Jack Handy)、沃德?豪威尔(Ward Howell)、博思?艾伦(Booz Alien)、希德?博伊登(Sid Boyden)等现代猎头界的元老们,起初都在为客户提供高管搜寻服务。

一些早期猎头公司,多以管理咨询公司的形式出现。

麦肯锡公司、沃德?豪威尔公司博思?艾伦公司和两个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对1926年成立的麦肯锡公司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

即使是在新的公司麦肯锡博思?艾伦仍然专注于猎头

1951年,沃德?豪威尔另立门户,麦肯锡转向企业管理咨询领域,而博思?艾伦却始终热衷于为客户提供猎头服务――直到1980年退休。

早期猎头,自然没有如今的风光无限。

辛酸的起步和挣扎,带着非凡的狂热、执著及躁动。

创业伊始,这些公司猎头顾问们努力遵循客户至上的原则,从而奠定了猎头行业的基础规则。

二十世纪中期:猎头发芽  那时的小型猎头公司非常多。

如1946年,重组成立的宝鼎国际(前身是Boyden),历经艰难、顽强生长,成为最早的著名国际猎头公司

1953年,Gardner Heidrick和JohnStruggles共同创办海德思哲公司(Heidrick&strugales)。

他们和博思?艾伦一起,共同致力于高档猎头业务。

他们设立在芝加哥金融区的办事处,装修简单、空间狭小,每月的租金只有100美元。

首先光顾的3个客户,却是西弗吉尼亚州的煤炭、北方信托和大陆制罐等著名公司

公司业务饱满、飞速发展。

1957年,海德思哲率先实行合伙人制度的公司治理结构。

1955年春,博思?艾伦的校友、汉密尔顿大学的毕业生史宾沙(Spencer Stuart)应邀加盟海德思哲,然而,不到一年就选择主动离开,旋即在美国猎头公司的发源地――芝加哥,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

然而,史宾沙吃惊地发现,好不容易拿到的第一张订单,却是在委内瑞拉搜寻高级经理――这让公司在起步的时候,就硬着头皮走上了国际化经营的道路。

1969年,Lester Korn和Richard Ferry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相遇,随后一起辞职,在洛杉矶成立光辉国际公司(Kom/Ferry)。

他们借助公共关系、营销和强烈的商业直觉,别出心裁地编写并售卖《高管聘用指数》和《董事年度研究》等研究报告。

同年,耶鲁大学的研究生Russell S.Reynolds和商业银行家摩根(J.P.Morgan)成立了罗盛咨询公司(Russell ReynoldsAssociates),创立了自己的经营风格。

有趣的是,在1984年,该公司总部的洽谈室,还精心摆设了一架名贵的老式钢琴和一幅前英国首相温斯顿?臣吉尔的亲笔画。

顾问群体:神秘的猎手  早期美国猎头公司不断创新各种运营渠道,以独特的商业手法潜心操作,还很有远见地细心挑选和培养具有专业形象的顾问群体。

基于公司的严格要求,大多数顾问做事认真、手法细腻。

他们雄心勃勃、精力充沛,洋溢着执著而乐观的创业热情。

然而,猎头顾问的生活方式也有典型的“嬉皮士”特征,比如广泛、经常和奇怪的工作时间安排,频繁出入高档场所,在现场按小时收取报酬等。

令人吃惊的是,他们不仅具有发达的商业头脑、稳定的心理素质、高超的社交能力,还有守口如瓶、非常准时的工作习惯,以及一尘不染的高档衣柜。

羽翼渐丰的猎头公司经常劝诫顾问们务必低调。

但是,所有的猎手心里都十分清楚――这几乎或者肯定是不可能的――他们似乎与新闻媒体的“头版头条”有着不解之缘。

新闻追踪:猎头浮出水面  有志者,事竟成。

早期猎头的辛勤耕耘并没有白费。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批新闻记者开始紧密地追踪在大西洋上空飞来飞去的猎头顾问们。

神秘而低调的现代猎头,开始浮出水面、走到阳光下。

如1984年的洛杉矶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成功举办,彼得?尤伯罗斯扬名四海,也使得猎头从幕后走向前台。

又如1993年4月,路易斯?郭士纳空降IBM公司,担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海德思哲猎头顾问杰拉德?罗谢,一战成名,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猎手”。

而在1999年12N,可口可乐公司宣布将动用猎头物色新总裁,股票应声大跌6%,市值瞬间蒸发100亿美元。

其时,猎头公司的门前开始有记者们守候;总裁和顾问们的工作细节,也被大小媒体频频曝光;社会公众对各种各样的猎头新闻津津乐道。

但是,人们却普遍赞成一种说法:“这些家喻户晓的公司依靠猎头,将更有作为。

”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较大的猎头公司开始公开上市。

如1999年,戴着“国际猎头概念”光环的海德思哲、光辉国际分别在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顿成市场明星。

如今,许多猎头公司的专业公关、品牌和宣传人员,仍在继续为猎头行业摇旗呐喊一他们消除了猎头的神秘,同时也扩大了市场的需求。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