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脊液置换疗效观察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摘要】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置换后的疗效。 方法 对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置换后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1例经脑脊液置换头痛迅速缓解,1例好转,10例治愈出院。 结论 脑脊液置换可明显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自觉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 脑脊液 置换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病。该病起病急,病情重。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治疗上常规采用止血、脱水、降低颅内压、防止脑血管痉挛的方法。患者自觉症状减轻缓慢。我院自2000年2月~2003年2月对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术,可明显减轻患者自觉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18~60岁,平均39岁,均为首次发病。11例均经头颅CT及腰穿确诊,有高血压病史3例。临床表现:头痛11例,呕吐11例,颈项强直11例,克尼格征11例,神志清4例,嗜睡5例,烦躁2例,血压高3例,双侧瞳孔缩小2例。活动状态发病6例,休息状态发病5例。11例均无肢体瘫痪。头颅CT:枕池、侧裂池伴第四脑室积血3例,枕池、侧裂池积血6例,蛛网膜下腔广泛积血2例。   1.2 方法 全部病例入院后即绝对卧床休息,给适当脱水、降颅压、止血、钙离子拮抗剂等治疗。发病1~4天开始治疗,颅内压高者先给20%甘露醇125ml快速静脉滴注。1h后常规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腰穿,穿刺成功后测量颅内压,针芯半堵针孔,控制滴速、缓慢放出脑脊液4~5ml,再缓慢注入等量新启用的无菌生理盐水,1~2min后再缓慢放出。如此反复多次,共置换20~25ml脑脊液,每次腰穿放出脑脊液总量多于注入生理盐水总量5~6ml,最后注入地塞米松5mg,术后嘱患者去枕平卧6h,术中术后严密观察患者意识、血压、呼吸、脉搏、瞳孔变化。每周置换2次。   2 结果   5例嗜睡,3例置换后第1天清醒,2例第2天清醒,2例烦躁当天安静,7例患者清醒后仍有头痛,再行脑脊液置换即感头痛明显减轻。如此每次置换头痛减轻至逐渐消失。2例治疗1次后,1例治疗3次后,5例治疗6次后,2例治疗7次后头痛完全缓解、精神正常,住院15~48天,痊愈出院。l例治疗3次后仍有头痛,因经济困难,好转出院,追踪观察1年后生活自理。脑脊液改变:颜色由血性逐渐变为淡黄色澄清。细胞学改变:红细胞(++++)转为(—)。生化改变:蛋白质量由升高恢复至正常。压力改变:首次治疗压力均高,渐至正常。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