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作品在日本的译介和研究

摘 要: 2016年国际安徒生作家奖由中国作家曹文轩获得,这是中国作家首次摘得世界儿童文学领域的至高荣誉。通过对曹文轩作品日本译介和研究情况的考察可知,目前他的作品日本正式出版发行有三部,分别是《草房子》《守夜》《羽毛》,以《草房子》改编的同名电影也在日本上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早在曹文轩作品还没有被正式译介日本之前,他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就已经引起了日本儿童文学界的关注。在所有曹文轩日本研究者中,以曹文轩作品的主要翻译者中由美子的研究最为深入透彻。

关键词:曹文轩 日本 译介 研究。

2016年4月4日,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书展宣布曹文轩获得这一奖项,这是中国作家首次摘得世界儿童文学领域的至高荣誉。曹文轩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国外出版,他的作品自从2002年被正式译介日本以来,十几年间陆续有数部作品日本被翻译出版,然而国内对曹文轩作品日本译介问题关注甚少,本文试图通过考察曹文轩作品日本译介和研究情况,为曹文轩乃至其他中国当代优秀作家作品日本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曹文轩作品日本译介情况。

迄今为止,曹文轩的小说在日本被正式翻译并出版的单行本共有3部。其中最早在日本出版的是2002年1月由童心社出版的绘本《直到黎明破晓时》(标题的日语原文是“よあけまで”)。这本书籍的原作是曹文轩的短篇小说《守夜》,小说讲述了生活在乡村的两个孩子大鸭和小鸭,他们的父母死得早,只有奶奶一位亲人和他们相依为命。奶奶去世时,两个孙子为了不让奶奶感到孤独,在寂静的深夜吹着芦笛为奶奶守夜,在笛声中送走了奶奶。童心社(1957年成立)是一家以出版儿童书籍为主的出版社,为了迎合儿童的需求,出版社邀请插画家和歌山静子给文字配上图画,将《守夜》这篇短篇小说制作成绘本的形式。文字部分的翻译者是儿童文学研究者中由美子

第二部日译并出版作品是2002年6月由出版社てらいんく(1997年成立)出版的《桑桑》(标题的日语原文是“サンサン”)。该出版社主要出版诗集、教育类以及兒童书籍。这部小说的中文版本是曹文轩的代表作之一《草房子》,小说讲述了男孩桑桑在油麻地的六年小学生活中,发生的那些令他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故事。《桑桑》的译者和《直到黎明破晓时》一样仍是中由美子,而插图作者也没有变,依然是和歌山静子。1998年小说《草房子》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曹文轩本人担任编剧。这部电影在中国国内上映后引起轰动,获得多项大奖。1999年12月为了庆祝中日文化交流协定签订20周年,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事业管理局和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在日本东京共同举办“中国电影展”,放映了11部优秀的中国电影作品,电影《草房子》也被选入其中。可以说早在1999年,曹文轩作品就已经通过电影这一形式进入了日本民众的视野。

第三部译介作品是2015年8月由出版社マイティブック(创建于2004年)出版的《羽毛》(标题的日语原文是“はね”)。小说的中文版本是绘本《羽毛》,主要内容讲的是一根随风飘舞的羽毛,从某一刻开始对自身产生疑问:“我究竟是哪一只鸟的羽毛呢?”,它询问遇到的每一只形态各异的鸟:“我是你的吗?”,但他们给羽毛的答案都是一样的:“不是”。绘本《羽毛》是这家出版社重点推出的新书。这本书的插图作者是巴西著名插画家罗杰·米罗,在他和曹文轩联袂创作《羽毛》这部作品之前,就曾经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奖)提名,而曹文轩此前也获得过国际安徒生奖(作家奖)提名,两位大师级人物强强联手创作了这部图画优美、富有哲理的优秀绘本。2013年《羽毛》在中国出版发行,2014年罗杰·米罗获得了当年的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奖),成为巴西第一位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插画家,而在同年获得国际安徒生作家大奖的是日本作家上桥菜穗子。2014年安徒生奖的颁布在日本国内引起了较大的轰动,与上桥菜穗子同时获奖的罗杰·米罗也引起了日本出版界的注意。此前罗杰·米罗的作品还没有日译版本,因而2015年出版社マイティブック选择了他和曹文轩合作的《羽毛》这部作品引进版权,邀请获得坪田让治文学奖等多项奖项的儿童文学作家濱野京子为这部作品进行日文翻译。2016年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作家大奖,使得这部作品更加成为出版社推荐的热门作品

除了以上三本公开出版的日译作品曹文轩还有一些作品被翻译成日语,刊登在各类儿童文学研究协会的内部刊物上,比如《第十一根红布条》(中野淳子、池田园子译)、《红帆》(渡邊晴夫译)、《弓》(渡邊晴夫译)、《红葫芦》(中由美子译)、《甜橙树》(中由美子译)、《云雾中的古堡》(中由美子译)、《田螺》(中由美子译)、《蔷薇谷》(中由美子译)等作品

二、曹文轩作品日本的研究情况。

曹文轩作品被正式译介日本之前,他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就已经引起了日本儿童文学界的关注。1990年,儿童文学研究者河野孝之为了向日本学界介绍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状况,在日中儿童文学美术交流中心发行的刊物《日中儿童文化》上发表了自己翻译的曹文轩的文学评论《觉醒、变化而困惑的儿童文学》。对于为什么要翻译这篇评论,他做了如下解释:“想要具体阐述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特征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我想暂时先引用曹文轩的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中的内容。曹文轩不仅创作了为数众多的儿童小说,而且在文学评论方面也引领着中国儿童文学界。他在这部著作的第十六章‘觉醒、嬗变、困惑:儿童文学’中,将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特征分为四个部分阐述,我将其翻译成日语,以《觉醒、变化而困惑的儿童文学》为题,发表于日中儿童文学美术交流中心发行的刊物上”。

1992年曹文轩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邀请,赴日参加NHK电视台的访谈节目《来自亚洲的发言》。这是他首次访日,河野孝之在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的会刊《日本儿童文学》上发表了论文《迎来中国的儿童文学者:曹文轩》。2002年之后曹文轩作品开始在日本出版发行,多位学者围绕他的作品撰写了研究论文,比如2002年平汤克子、波木井やよい的《复眼书评<直到黎明破晓时>》、2015年きどのりこ的《草房子中的孩子们:以曹文轩的<桑桑>为中心》、2015年中由美子的《描写永恒的作家曹文轩》等论文。除了以上的研究论文,2002年曹文轩在第六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上所做的报告由成實朋子翻译成日语,收录进日中儿童文学美术交流中心创办的杂志《彩虹的通信》。

在所有曹文轩的研究者中,对曹文轩研究最为全面透彻的当属中由美子。她不仅是曹文轩作品的主要翻译者,也是一位深入研究曹文轩作品艺术面貌、美学风格的学者。2002年中由美子翻译了曹文轩的两部作品,分别是绘本《直到黎明破晓时》和小说《桑桑》。2006年她出版了著作《中国的儿童文学》,这本书的第4章对曹文轩进行了详细介绍和作品特色分析。在著作中她指出:“曹文轩在1982年发表了短篇小说《弓》。这篇作品摆脱了过去的传统儿童文学观,为中国儿童文学第二黄金期的到来做出了贡献。”关于曹文轩作品的特点,中由美子认为:“曹文轩作品塑造了不屈服于命运的少年形象,被称为是坚强文学。但是读他的短篇作品,却好似沉浸在听音乐的氛围中。这种感觉不是破晓前的黑暗,而是接近于暮色黄昏的感觉。让人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可能是其作品看上去是写实的,却拥有一种隐隐缺乏具体性的特质,曹文轩追求的不是作品被理解,而是被感知。曹文轩的多部作品中描写了孩子和老人之间的情感,老人的形象多是充满慈爱的老奶奶,这是源自于曹文轩对自己祖母的热爱。”。

三、结语。

本文对曹文轩作品日本译介和研究情况进行了考察,曹文轩的代表作品日本翻译出版有三部,其中日译作品草房子》的同名电影也在日本上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这对两年之后日本出版社引进小说原作《草房子》进行日译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在所有对曹文轩进行研究的日本学者之中,以曹文轩作品的主要翻译者中由美子的研究最为深入透彻。除了文学作品本身受到关注,曹文轩的文学理论也受到日本学者重视,他的论文、研讨会报告被翻译成日语,收录进各类著作、儿童文学研究学会发行的刊物、学会的论文集里。

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是中国儿童文学国际化进程的一个里程碑,希望今后中日两国的出版机构加深合作,让他的更多作品译介日本,让更多的日本儿童以及成人读者欣赏到他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中由美子.中国の児童文学[M].东京:久山社,2006.

[2] 平湯克子,波木井やよい.複眼書評『よあけまで』曹文軒·作 中由美子·訳[J].子どもの本棚,2002(6).

[3] 中由美子.曹文軒「永遠なるもの」を描く[J].中国児童文学,2015(23).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