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地理素质教育

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学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地理学科也不例外。初中地理在国民素质教育中有较为独特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据此,我就初中地理教育如何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谈几点认识。

一、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应试教育的弊害。

据调查,我国教育现状是:各地普遍反映学校把基础教育办成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仍然非常严重。尤其是农村学校表现尤为突出。近年来城市学校在这方面有所转变,可总体上应试教育依然主导着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局限于部分城市学校,久久难以普及推广。

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教育,特别是农村学校教育受过去错误思潮影响,加上各地新闻媒体每年初、高中升学又大肆宣扬“状元及第”、“文、理科状元”等,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越演越烈。其结果是目前我国许多人才浪费,不适应改革开放的人才需求,严重地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各地学校不约而同地把基础教育办成应试教育,其弊端表现多方面,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六个方面:(1)忽视德育,忽视从小对学生进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引导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使崇洋媚外之风盛行;(2)忽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使资本主义腐朽、没落思想乘虚而入,侵蚀和污染了青少年一代的灵魂;(3)忽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教育,致使封建迷信思想毒害青少年的心灵;(4)忽视体育教育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患病率有增无减;(5)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在教学上热衷考试成绩,赶进度,进行多轮复习,反复模拟考试,致使教学方法改革实验无法推行;(6)由于片面追求分数,培养出来的人才高分低能,满足不了新世纪建设的人才需求。

二、加强地理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1.加强地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地理课程是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邓小平同志指示教育要“三个面向”,江泽民同志指示要加强“两史一情”教育,而地理学科正蕴藏着这些丰富的内涵。通过地理教学全过程进行国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小加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

其次,地理学科是中学进行人口、环境、资源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渠道。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日益突出的人口剧增、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一系列重大全球性问题。中国要面向21世纪,参与国际竞争,需要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国在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所有这些都是地理素质教育的范畴,可见,加强学生地理素质教育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最后,加强地理素质教育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有责任、高素质的公民。21世纪的世界,将是一个相对缩小的世界,人们需要更高的国际交往能力,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和安全等领域内的有效合作,创造人类最佳生活环境。加强地理素质教育将有助于学生用正确的地理环境认识世界,把他们培养成有责任心、高素质的新一代。

2.加强地理素质教育的紧迫性。

基础教育模式是办成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各地学校各持己见,如何办好基础教育迄今仍然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国家教委三令五申: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端正办学思想,提高全民素质。应试教育之风固然有引进收敛,但仍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局面。时至今日,造成我国目前人才大量浪费,在全国各地人才交流市场上,普遍存在这样一幅景象:企业、公司等为找不到适用的人才而苦烦,求贤似渴;大批的大学毕业生却为找工作四处奔波,莘莘学子置闲的情况普遍存在。

三、加强地理索质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1.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应试教育之所以难以克服,素质教育之所以难以推行,固然有社会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教育指导思想没有根本性转变。地理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在地理教学指导思想上努力实现“三个转变”:把偏重培养少数尖子生,转变为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要把单纯注重地理知识传授,转变为全面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品德素质诸方面和谐发展;把学生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确立起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观。

2.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创建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一代新人的培养,归根结底要靠广大教师教育引导。因此,建设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地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近几年因高考和中考不考地理,许多地理教师改行或改教其它课程,这些状况不改变,地理素质教育就难以实施。为此,抓好地理教师队伍建设应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抓好、抓实。(1)坚持办好师范地理教育专业,培养素质地理师资。(2)强化师德教育,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思想,安心于地理教育事业。(3)强化师资培训和培养工作,大力开展教师地理教学基本功训练,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学能力

3.加强国情教育,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

地理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国情教育,要让学生认识祖国——知国,热爱祖国——爱国,保卫和建设祖国——卫国。在教育过程中,遵循“实事求是”、“一分为二”、“正面为主”的原则,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分类提高,促进全体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提高,进而陶冶学生的心灵、情感和意志,从小培养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以适应21世纪人才的需求。教师必须及时引导,把学生的消极因素变为积极因素,使其产生紧迫感、责任感和建设祖国的报国心。

4.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1)根据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以讲授法和引异法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越性,做到讲中有异,异中有讲,讲异结合。或者采用其它新的教学方法,诸如导学式程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大胆改革实践,善于总结。但要注意可行性研究,鉴别它们是否行之有效。(即运用时间最少,付出精力最少,取得效果最佳。)。

(2)致力于地理直观教具的研制,使地理教学进一步直观化,这是当前中学地理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制作一些地理直观形象的教具,可以化平面为立体,变静态为动态,这对加强地理基础知识教育,强化地理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改变应试教育重视大知识量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现象。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加强素质教育的核心。人的素质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素质水平和知识水平有一定关系,知识与能力是相之依存、相互转化的。所谓的地理能力是指通过地理教学,能够应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智能去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本领,它是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能的综合体现。在地理教学教师要通过运用引导法(启发法、问题法)提出问题,进行启发引导,议论问答等再得出结论。

(4)练习法是实现能力培养,智能转化的有效方法。练习可以缩短知识与能力的距离,技能通过一般练习即可获得,而智能主要通过综合练习才能掌握。

(5)实行开放性教育,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地理教学具有文学性和综合性,课堂教育是重要的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采用新教学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学到更多的课堂上学不到的新知识,并能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5.改革考试制度,确实减轻学生负担。

要扭转应试教育加强素质教育,改革考试制度是突破口。近年来高中普遍实行会考制度,升大学实行必考三科、选考一科的“3+1”考试办法。初中则实行单科结业考试。这些教育制度的改革实施,如果能做得恰到好处,则不但可以达到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而且可以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然而,各地学校对把好会考、结业考试的命题关和评卷关,保持会考、结业考的严肃性,却令人失望,尤其是初中的单科结业考试更是令人担忧。所以,考试制度的改革是否行之有效地实施,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也关系到地理索质教育能否取得真正的成功。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