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企事业单位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针对目前国内部分企事业单位对库存现金的使用不当问题,具体对现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进行了详细了描述。

关键词:库存现金 现金管理 对策      一、目前现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随意使用现金现金交易频繁    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除发放工资、奖金、收购单位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支付个人劳动报酬和各种劳保、福利等零星支付可使用现金外,开户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必须通过银行进行转账结算,但是目前开户单位使用现金结算极为随意,一些承包企业和乡镇企业及个体私营企业,携带巨款外出结算的现象十分普遍。

2.私存私放现金   有些单位将经营收入收取的现金不直接缴存银行,而是以财会人员或者经办人员名义存入银行;另外部分私营经济实体特别是个体工商户,利用信用卡、储蓄卡等电子货币的方便快捷,将大量的生产经营性资金以个人名义存入储蓄,把储蓄账户当做结算账户使用,以便于通存通兑、异地取现。

3.坐支现金   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单位取得的现金收入应及时上缴财政专户。

然而,部分有收入的单位未按要求将现金收入及时解入银行或缴存财政专户,而是与单位的库存金混合使用,直接支付一些单位日常开支,有的单位没有按规定每日解缴,而是一段时间后将整数解入银行,造成收入的现金被坐支的现象。

毕业论文   4.存在“白条抵库”行为   部分企业单位出纳认为借出去的钱不久便可收回,况且也是为单位办事临时借用备用金,有领导签字写个借条了事,未及时入账;有的白条借款时间已很长,还未收回,有的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变更,单位现任领导和财务人员碍于情面也不愿去收回以前年度的白条,时间一长,库存现金中的白条将成为呆滞账。

5.无库存现金限额   按规定,开户银行原则上以开户单位三至五天日常零星开支所需核定起库存现金限额,一年核一次,开户单位如在几家银行同时开户,应以一家开户核定限额为准。

可现在所谓限额核定名存实亡。

6.大额现金管理手段落后,信息滞后问题突出   目前,各金融机构大额现金支付监控仍采取手工操作的方式,没有建立大额支付数据库和跟踪监控系统,效率低、准确性差,很难掌握开户单位在辖区内大额现金支取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大额现金支付业务存在的问题,对于防范经济案件等违法犯罪活动更是起到微不足道的作用。

二、现金管理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滥用权力是现金管理失控的根本原因   由于部分领导不懂管理,不从单位存在的实际经济问题入手,而是想当然地靠经验,靠主观意志进行资金管理,使资金管理带有一种极端情绪化的倾向。

论文网   2.经济成分多元化因素导致管理出现异化   改革以来,城乡集体,个体经济迅速发展。

全国私营、乡镇企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三分之一,它的发展客观上增加了对现金的需用量。

私营、乡镇等企业的原材料、半成品大部分都来自农户,而这些商品的购进绝大部分是现金交易。

同时,许多规模较小的私营、乡镇企业没有固定账户,客观上促使大中型企业认购他们商品时也使用现金

3.法律法规滞后   现行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是1997年颁布,随着经济活动的多样化,原有规定已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4.外部监管不到位   单位现金管理监督基本上是盲区,从银行角度看,随着银行机构的改革和商业银行竞争的激烈,商业银行特别是基层分支机构的双重角色,首先是一个经营单位,其次才是履行现金管理职能的角色。

这两种角色在实际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冲突,面对冲突,多数情况下商业银行都是以自身利益为主而放松现金管理

而职能部门在对单位的财务检查时,也没有把违规使用现金的问题作为检查内容进行处罚。

三、对策及建议.   1.提高各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现金管理的认识   各单位的领导和财务人员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范现金管理行为。

2.完善有关金融管理法规,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增强可操作性   《商业银行法》应明确商业银行现金管理中所履行的职责、义务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强化管理意识,自觉建立健全内控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重新修改《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经济处罚要档次分明,处罚标准适当,做到原则性、灵活性相结合,提高违规者的经营成本,从而提高现金执法检查的震慑力;   修改完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明确人民银行及金融机构在现金管理中的地位、职责和权利、义务,明确一切用现单位、经济实体和个人在现金管理中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3.事后检查,保障现金的安全性、完整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进行定期盘点,日清月结,严禁擅自挪用、借出货币资金,严禁“白条”抵库,确保企业资产账实相符;核定企业每日库存现金余额,超过限额的货币资金及时送存银行;岗位分离控制,将不相容岗位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实行回避制度。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