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结核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胸腔积液为炎性渗出所致。

结核性胸膜炎多发生于青少年及部分儿童,但近几年在临床工作中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年龄增长的趋势。

一般结核性胸膜炎通常采用抗结核治疗配合反复胸腔穿刺抽液胸腔内注入药或不注入药物的治疗方法②。

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一般可采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在抽胸水治疗,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有较好的疗效。

下面对伊犁州奎屯医院采用抽液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注射液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54例患者均为2006年1月~2008年12月份住院患者,其中男31例,女23例,年龄18~76岁之间,平均年龄47岁,按入选次序,单数为治疗组,双数为对照组,54例患者彩超探胸水均为中等量以上胸水,彩超诊断为包裹性胸腔积液,5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呼吸困难,干咳,咳嗽时胸痛。

54例患者中15例合并肺结核,痰结核分枝杆菌(+)。

39例为单纯性结核性胸膜炎,因为双肺胸片及CT均提示中等量以上积液,未发现肿瘤病灶,胸腔穿剌液为渗出性,淋巴细胞≥50%,草黄色液体,胸液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反复检查胸液病检癌细胞(—),肿瘤标志物(—),经抗结核,抽胸水治疗,结核中毒症状迅速改善,胸液明显减少,符合结核性胸膜炎,故均确诊为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

1.2治疗观察方法 治疗组抽出胸水约10~20ml后,给予尿激酶注射液10万u加0.9%生理盐水20~40ml稀释后,胸腔内注射,隔24小时在同一部位进行穿剌,抽液对照组每次抽液后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5mg胸腔内注射。

两组患者均按2HRPE(S)/10HR化疗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每周抽液1~3次,直至彩超提示不易抽液为止。

观察抽液的次数,抽液的总量,胸液消失时间,胸膜肥厚粘连进行比较,结果采用t检验。

2结果 2.1抽液次数和胸液消失时间对比分析 治疗抽液次数均数可信区间为2.5±1.99(次),对照组抽液次数均数可信区间为9.25±4.58(次);治疗胸液消失时间均数可信区间为2.5±1.99(d),对照组胸液消失时间均数可信区间为17±5.58(d)。

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抽液次数、胸液消失时间比较分析,两组在抽液次数和胸液消失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抽液总量和胸膜肥厚粘连对比分析:治疗抽液总量均数可信区间为1640±328(ml),对照组抽液总量均数可信区间为1140±278(ml)。

治疗组的胸膜肥厚粘连例数为3例,对照组胸膜肥厚粘连例数为10例。

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胸膜肥厚粘连例数统计分析,结果X=4.97,p小于0.05,说明两组胸膜肥厚粘连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抽液总量上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