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两会提案议案【2018年两会提案议案】

每年的两会做出的提案议案对于人民、交通和社会方面都有巨大的社会价值。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2016年两会提案议案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年两会提案议案范文一。

政协:建议允许海外华人保留恢复中国国籍

全国政协、广东省侨联副主席李崴在这次全国两会提案,建议删除目前国籍法第九条定居外国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的规定。

如何修改国籍法涉及到中国人的自我定义。李崴认为,目前国人入籍外国后,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的规定已不合时宜,应该删除,让中国人的法律概念覆盖更为广泛。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自1980年实施以来,已经超过35年,一直未有修改。该法第九条规定:定居外国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李崴认为,现行规定造成了几大问题:

第一,在该条款下,中国公民取得外籍后,因丧失中国国籍,回国需要申请中国签证,给海外华人回国访问和长期居留造成极大不便。

且该条款不利于人才引进。因为,出国留学并在海外长期工作者,不少是中国建设亟需的人才;其中,那些取得外籍而丧失了中国国籍者,无法方便地回流国内。而那些拥有外国居留权但未入外籍者,如果长期在中国居留,也可能会丧失外国居留权,因此对于回国工作往往心存顾虑,就算回来了也总有候鸟心态。

第二,李崴认为,该条款损害民族凝聚力。他说,很多人取得外籍是出于现实生活的考虑。如果在取得外籍后仍能保持中国国籍海外华人更能维持与中国的情感纽带和对中国的认同,并能将其延续到后代。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并不要求入籍移民放弃原国籍;保留中国国籍,也能让海外移民更为名正言顺地为中国争取利益。

第三,按该条款,中国公民取得外籍后就丧失中国国籍。如此一来,其在海外将完全不受中国法律约束,在国内还可享有国外领事保护。这给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提供了借口,不利于维护中国国家安全。

第四,按该条款,中国公民是否还具有中国国籍的认定依据,需从属于外国法律和外国国籍的授予行为。这相当于将外国法律置于中国法律之上,有损国家尊严,李崴说。

李崴回顾,从历史上看,海外华人中国革命、抗战、传播中国文化、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立下了历史功勋;而今,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更得益于海外华人在资金、市场、人才、科技、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巨大贡献。海外华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过去中国也没有不承认海外华人国籍

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为了消除一些国家、特别是海外华人数量庞大的国家的政治顾虑,才先后与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以条约或联合公报的形式,处理当地华人的所谓双重国籍问题,并原则上不再承认外籍华人的中国国籍。这一政策在1980年的国籍法中正式确立。

李崴认为,这种做法完全割裂了外籍华人与中国的法律关联,弱化了他们与祖国的情感纽带,尽管原意是消除他国疑虑,但实际结果是放弃了对海外同胞的责任,但却并未换取他国的真正信任。

他呼吁,如今中国和世界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早应该摒弃。他还称,在中国陷入超低生育水平、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的今天,外籍华人理应成为社会发展的贡献者。根据各国经验,适度引进移民有助于缓解人口危机。李崴说,吸引海外华裔回国定居远比让其他族裔流入更为合理。

基于上述思考,李崴提交了《有关中国国籍优先的提案》的提案,建议重新审议和修改国籍法,删除 取得外国国籍中国公民将自动丧失中国国籍的相关规定,让海外华人本人、配偶、父母、祖父母曾拥有中国国籍的,均可自动获得中国国籍;除非本人主动放弃,中国国籍永远有效。并希望以此彰显中国主权,维护国家安全,凝聚民族向心力,保障海外华人权益,吸引海外人才。

但是,李崴提案中也设计,一旦国籍法进行修改后,则拥有外籍中国国籍者,在中国境内不得享有选举、投票、担任公职等政治权利。

此外,仍具有中国国籍者,在入境中国时应使用中国护照。中国政府对其国籍的认定以中国国籍为优先,不承认其外国护照的有效性。据此,中国国籍者即使取得外籍,只要未正式放弃中国国籍,在中国境内不得享有外国领事保护。这将使中国政府和法律对相关人员的管理更有保障,有助巩固国家安全。

李崴指出,从世界经验来看,除中国、印度、日本等少数国家外,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没有规定本国公民外籍之后将自动丧失本国国籍。而中国也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唯一有这条规定的国家。

实际上,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普遍接受多重国籍李崴介绍,为了方便公民在海外旅行和经商,如爱尔兰等国家,甚至还鼓励本国公民在保留本国国籍的同时取得外籍。此外,以色列、哈萨克斯坦等国也出台法律,鼓励海外国人自由返回祖籍国,并大量吸引和安置了海外国人。

相对而言,中国自2004年起,为吸引外籍人士实施的永久居留证制度,其门槛过高,受益者年均不过几百人,无法适应目前的对外交往形势。

李崴说,中国社会长期以来视人口为负担,而非贡献者。但无论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力竞争还是文化传承来看,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资源就是对其拥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人民。他指出,如何修改国籍法,涉及到中国人的自我定义。李崴认为,让中国人的法律概念覆盖更为宽泛,只会拓展中华民族的影响力,强化中国的国际地位。

2016年两会提案议案范文二。

最新两会提案议案:强化邻里在脱贫工作中的作用。

可以社、村为单位,针对具体困难户,培植一批邻里帮困脱贫互助小组或邻里爱心服务队,对有关困难户采取有效跟踪,及时传达困难户需求。

在长期的工作中,她对扶贫、脱贫工作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她认为突出精准扶贫,可强化邻里在帮困脱贫中的特殊作用。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邻里更了解贫困户的生活习惯、贫困缘由、需求情况。郭骋建议,可以社、村为单位,针对具体困难户,培植一批邻里帮困脱贫互助小组或邻里爱心服务队,对有关困难户采取有效跟踪,及时传达困难户需求,并在有关部门的领导监督下,对其提供一定帮助,且长期与困难户保持密切联系,主动为其做动员、做工作,激发有条件的贫困户主动自助脱贫。

2016年两会提案议案范文三。

政协委员许钦松网络剧的标准应不同于电视剧。

目前很受人们喜爱的网剧实施的是事后审查的制度,有一些网络剧在投入了成本拍摄以后却遭遇了审查无法过关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文联主席许钦松昨天建议出台针对网络剧的细化监管条例,既要守住底线,又要有效地鼓励人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网络剧的标准应不同于电视剧。

网络剧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大。目前热播的《上瘾》、《太子妃升职记》,当中的艺术手法体现了中国人培育创意的形式,值得鼓励。许钦松昨天表示,要代表从事文艺创作的群体说几句。他指出,网络剧目前很受人们喜爱,逐渐发展成新的一种文艺种类。接下来的网络剧应该有其特有的网络空间,并且要从创意思维、想象力等方面加强引导,然后也可以探索新的表现方法,将成为人们越来越喜爱的阵地。

许钦松认为,网络剧不同于重大历史题材,在监管方面,政府应该把握好,既要守住底线,又要有效地鼓励人们发挥中国人在文艺方面的聪明才智,以及其创造力和想象力,有效达到预期。

至于这个度应该怎么把握?许钦松谈到,目前对于电视剧和网络剧的监管标准归结到一起,接下来,两个领域应该有一些不同的对待。电视剧更多地面向整个社会,特别是中老年人,而网络剧更多的是中青年关注。实际上电视剧和网络剧应该有不同的空间。不能简单地将管理电视剧的一整套标准移植到网络剧中来。他举例,比如穿越的情节,不能说穿越就是不好,穿越也是很有意思的。

许钦松同时指出,审查员也应该进行相关的培训、培养,审查员应该懂得一定艺术形式、艺术规律。

网络剧应该有更细化的管理法规。

目前对于网络剧仅是监管行为,还没有形成法规,应该有一个比较细化的条文、法规。许钦松认为,对于网络剧出台细化的管理条文,能够令网络剧在创作和拍摄之前就能考虑到能不能过审查这一关。让投资者、创作者有一个预期,不会伤害了投入和创作人员的积极性。

许钦松还谈到了时下热门的网站B站。他指出,青少年除了生活在现实的空间和社会之外,也花费了很多时间进入到二次元世界当中。一些网站成为了少年儿童观看和了解另外一个世界的方式。这个二次元世界对于青少年成长为一个正常、合格的公民具备了很重要的功能,也应该进行适当的监管。特别是像血腥、暴力、色情的东西,需要管好,这关乎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