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角的初步认识丨苏教版】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亲身实践、经历的过程,初步认识角。

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并且知道角有大有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并会画角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活动角、彩色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主题图教学,并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的一个好朋也来到了课堂中间,想知道是谁吗?” 出示小精灵”的图片。

师:“小精灵还给大家带来一幅漂亮的画呢!想看一看吗? 出示课本38页的主题图后问:你从图上看到了哪些数学图形? 生1:三角板,三角板上还有角; 生2:有很多的角,爷爷手中拿的剪刀上有角,足球场地上有角…… 师:对了,这幅图中有许多角,这些角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揭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通过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唤起对已学图形的回忆,并引出新知,初步感知角。】 2.课件演示: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精灵为什么会给我们带来一幅有这么多角的画吗?原来,今天小精灵接到一张邀请卡,是邀请它去数学王国里参加角爷爷的生日会,但是在去的途中会遇到一些难题,所以小精灵想请我们和它一起去,帮帮他,你们愿意吗?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师:好了,我们出发吧。哎呀,前面有一条河。我们怎么过去呢?河边有个提示牌:“过河的时候,要选有“角”的图案标志走,那里水浅,其他的地方水深,会淹死的。”河里竖着3个牌子,上面都是些稀奇古怪的图案,可哪些图案才是角呢?(出示39页的例1图:剪刀、饮料筒上的弯管、水龙头图。) 1.在实物中找角。(找角) ⑴ 师:河里的牌子上都有哪些物体?这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吗?角在哪儿?(学生上来指。) ⑵ 师:请小朋友们看看大屏幕,如果我们去掉这些物体的“花外衣”,就留下了这个图形,你还认识它吗?(课件出示三种物体,再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角,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那么这些图形叫什么? 【让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⑶ 做一做中的第1题。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从你身边找找,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 学生可离开座位,边指边说自己找到的角。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认角) ⑴ 我们顺利过河了,继续走吧!(跳出一个“角”:小朋友你们还不能过去,你们知道我是谁吗?你们要讲出我各部分的名称,我才放你们过去) ① 小朋友,这个小圆点叫什么,这两条直直的线又叫什么呢?快把书翻到39页,在书中找答案。(学生自学。) ② 师:指着黑板中的一个角,“请看这个角,这个点叫什么?(顶点)这两条线叫什么?”(边)(课件出示。)再让学生指出其它两个角的顶点和边。

⑵ 师: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呢?(课件出示此句话。) 小朋友真棒,但是你们知道吗?去参加角爷爷的生日还要准备三件礼物呢,你们准备好了吗? 3.用彩纸折角。(折角) ⑴ 师出示一张圆形的彩纸:这张纸上有角吗?开动小脑筋,动手折一个角,试试吧。如果你有了答案,悄悄地和同桌说一说,还不知道的孩子轻轻地打开书P39,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折角的。

学生折角,师巡视指导 ⑶ 认识角,让最快做好的学生出来展示。这是一个角吗?它的顶点和边都在哪儿?让折好的同学把角指给同桌看看,顶点在哪,两条边在哪儿? ⑷ 感知角 请小朋友们用自己折出来的角,像这样(示范:用角的“顶点”刺刺自己的手心)感觉一下,然后说说自己的感觉;(有点疼,角是尖尖的)再摸摸角的两条边,你有什么感觉?(很光滑,直直的) 【皮亚杰曾经指出:“动作性的活动对于儿童理解空间观念具有无比巨大的重要性。”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思考怎样将无角的东西变出有角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外化他们刚刚建立的对角的数学层面的认识,以多样表现单一,巩固了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认识。】 4.做活动角。(做角) ⑴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做好了第一件礼物,现在我们来做第二件礼物吧。那就是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一个活动角。

学生做角。(小组合作完成) ⑶ 认识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程度的关系。

师:咱们再做一个“变变变”的游戏,把你们的活动角拿在手上,(师也拿在手上)请变出一个比你们手上的角要大的角。再变大点?你是怎么做的?(请一生示范,把边叉开一点,角就可以变大点)再请全班做。咱们继续变,把你们手上的角变小点,再变小点,又是怎么做的?(把边合拢一点。) ⑷ 那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跟边的什么有关系?分四人小组讨论。

师小结: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分析:使学生对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观的认识初步感知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并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思考、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大小有关。】 5.接着,我们来准备第三件礼物——画角。(画角)。

学生画角 师:我们认识了角,那你能画出一个漂亮的角吗?先看课件演示,然后老师板演和学生一起画。

⑵ 阅读课本 师:你们画对了吗?请打开数学课本到39页,仔细看下面的例2,看一看书中是怎样画角的?和你画的方法一样吗?(学生看书) 师问:你是怎样画的?能大胆地告诉给其他的小朋友吗?请一个小朋友板演,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评价) 三、课间活动、加深感受 师:我们把参加生日会的三件礼物都做好了,现在先来轻松一下,听着音乐,跟着老师一起做做运动。(让学生说说哪些动作中有角) 【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感知角——认识数学上的角——回到生活中用学过的知识更理性地找角,这样的学习过程,正所谓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了学生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意识与能力】 四、课堂活动、巩固拓展(用课件出示) 1.辨角。(辨一辨) 角家族的许多成员也来参加角爷爷的生日,我们帮角爷爷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说说为什么?(练习八的第1题) 2.数角:这两个图形也来参加角爷爷的生日会,它们是角吗?它们各有几个角?(练习八的第2题)(数一数)。

3. 比角。(比一比) 生日会就要开始了,但是那里却有人在争吵,我们去看看到底吵什么?(两个角在比大小),同学们你们认为它们哪个大?哪个小?为什么?(先让学生判断说理由,再多媒体演示比较) (让学生齐唱生日歌)吃完蛋糕,大家在做一个有趣的活动: 4.剪角。(剪一剪) 用一张长方形纸,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五、总结质疑、评价交流 同学们,今天你们小精灵去参加角爷爷的生日开心吗?你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你认为这节课你表现的怎样? 六、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找角: 边 认角: 顶点 (尖) 边(直) 折角:(学生作品) 做角:角的大小跟边叉开大小有关 画角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