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代谢标志物COMP对骨关节炎软骨改变的反应

作者:刘志伟,严伟洪,孙晓亮,朱江,罗光华,徐宁。

【摘要】 目的 研究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水平骨关节炎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和22 例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及关节液中的COMP水平。结果 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COM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血清中COMP水平骨关节炎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测定骨关节炎患者血中COMP水平对进一步研究OA发病机理及早期发现骨关节炎并采取有效防治策略,监测防治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骨关节炎;COMP;酶联免疫吸附测定P is the sensitive marker reflecting the metabolic changes of articular cartilage.   Key words:osteoarthritis;COMP;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的退变为主要病理特征,通过测定血清关节液或尿液中反映软骨代谢程度的特异性分子的水平,有助于判断骨关节炎软骨病变的程度、预后和治疗效果,可能成为早期诊断骨关节炎有效的辅助方法。本研究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SandwichELISA)测定正常人及骨关节炎患者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的水平,研究骨关节炎病变程度与血清软骨代谢标志物COMP水平的关系及其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03年9月至2005年1月在我科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及同期确诊的正常人。骨关节炎患者共22 例,平均年龄58 岁(46~68 岁);其中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 例,平均年龄62 岁(53~65 岁);关节探查及清理术患者12 例,平均年龄51 岁(46~68 岁)。正常对照组40 例,为合格的健康人,平均年龄35 岁(26~45 岁)。

1.2 标本收集和保存 统一在上午静脉抽取骨关节炎患者血10 mL,空腹静脉抽取健康人血10 mL,所有标本均离心取上清液,放置在-20℃冰冻保存待测。

1.3 测定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COMP水平,试剂为瑞典Anamar Medical AB公司生产的COMP ELISA试剂盒。

1.4 实验步骤 用移液管吸取标准品、对照样本及稀释后的检测样本各25μL,加入孵育液100μL/孔。室温孵育2 h。洗液洗板6次。吸走液体后,加入抗体复合物200μL/孔。室温孵育15 min,每孔中加入停止液50μL。于450nm波长处测定并读取吸光度值,计算COMP含量。

2 结果   数据采用SAS统计软件分析表明,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所有数据均以±s表示。结果显示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COMP水平为(11.87±4.46) U/L,明显高于正常水平(10.01±2.93) U/L,P<0.05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我国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发病率为2.2%~3.5%,据统计40~49 岁与50~59 岁人群发病率为27%和62%。随着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该病发生越来越多,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因此,膝关节OA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临床学者的重视。   骨关节炎最早病理所见是软骨超负荷表面的变薄和破裂,软骨出现碎片和凹陷,直至软骨完全裸露。垂直的裂隙已直达软骨的深处。骨关节炎的特征可概括为:a)功能退变;b)软骨损害;c)关节表面周围的新骨形成。机械和生物学因素的相互影响是它受累的原因。目前认为骨关节炎病理演变的关键是关节软骨细胞的功能改变,Ⅱ型胶原总量丢失。   骨关节炎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临床早期影像检查改变亦不显著。所以,骨关节炎的早期诊断颇为困难,甚至需要治疗性诊断或手术确定。传统的标准方法是通过测定炎症因子如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来监测关节炎疾病,但这些炎症因子却不能反应出关节软骨的破坏程度。同时临床试验也指出某些病人传统炎症标志物水平低,但软骨破坏较严重,同样也有病人有显著炎症反应而软骨破坏很轻[1]。   软骨生物学知识的进展使我们对于关节炎的诊断、预见和治疗能力发生改变。我们需要在出现软骨显著丢失之前,找到一个能早期诊断的方法来改善关节炎的治疗结果,需要有一个特殊的标志物用来监测软骨的合成与退变,比较理想的应该是血液中的标记物。正常和退行性变的关节软骨代谢转化过程中释放的代谢产物均进入血液和关节液中,利用酶联免疫分析的方法能够敏感而特异地检测出血清代谢标志物水平,而COMP就是这样一种软骨代谢标志物。   1992年瑞典LUND大学Dick Heinegard教授首先描述了COMP,它是由五个独立的次级单位由二硫键相连的五聚蛋白[2]。COMP最先发现于软骨,近来也少量发现于肌腱和滑膜,但在皮肤、肺等结缔组织中却找不到COMP,COMP与Ⅱ型胶原相结合,在软骨组织胶原网中起稳定的作用[3]。软骨由于疾病过程而破碎时会释放蛋白分子进入到滑液中,在血液中也可以发现这些蛋白如COMP。瑞典人的正常人群COMP水平为(10.2±2.9) U/L(数据来源于瑞典Anamar Medical公司),通过本研究中对正常人群中血清COMP水平测定,结果显示正常人群COMP水平为(10.01±2.93) U/L,较瑞典正常水平稍低,可能与人种或正常组年龄构成不同有一定关系。该结果可以为检测我国正常人群COMP水平提供参考。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