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花鸟画家于涌津:性灵出万象 意趣纸上生

古人说琴为心音、画为心象。

如果说字如其人,那么画就是一个人内心的成像,从画中不仅可以看到作者的气质,更可以管窥到作者的性格和心境,甚至生活阅历。

花鸟画家于涌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良好的悟性、成熟的敏锐,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他的花鸟画作中尽显无遗。

他笔下的画作带有强烈的古典气韵,和浓郁的田园情调,呈现经典余韵和现代风尚的巧妙结合。

下载论文网   于涌津自幼向父亲及乡贤习画,少年时即对素描、水彩等艺术形式有过深切接触,对国画尤其热爱。

多年来,他主攻花鸟兼治山水,其花鸟画沿着黄荃、徐熙、林良、吕纪、徐青藤、陈淳、八大山人、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这条主流脉络一路走来,标举的是大花鸟精神,气格堂堂,风格醇雅。

其山水画从明清入手上溯宋元直至晋唐。

在深入传统的同时,负笈京华,师从当代诸多大家,并结识了一批画界俊彦,识见与笔墨有了长足的进步。

他把写生的感受融入到??作中,做到了入古出新。

历经数十载上下求索,如今于涌津花鸟画已是风规独具,渐近大家风范。

先后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齐鲁美术馆副馆长、山东高院高级画师、中国画学会(美国)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北京凤凰岭书院创作院士、中国华侨大学特聘教授的。

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美术大展。

绘画的生命来源于不断地求索与创新。

在多年的国画创作中,于涌津既坚持传统笔墨的风格和法度,又在传承中寻求创新。

构图上,他强调画面的形而上,尝试从传统微笔墨现代笔墨构成转化,讲究形式美、意境美,力求构图简洁而空灵。

用合适的留白恰如其的表现画面视觉效果,对比出所绘花鸟的温情、生动和激情,是其鲜明的绘画个性和绘画思想。

笔墨技法上,他注重把骨法用笔、勾皴结体等传统绘画程式分解,化合为方圆适度、浓淡相宜的点线和块面,独有一种无疏不能成密,无密无从见疏,以获得具现代风格的水墨特点。

同时,他广泛吸收借鉴现代优秀作品的形式美,深入生活,积累素材,使作品既有雅气,又体现质朴,保持了鲜活的时代感。

细品其画作,便感到诗意盎然,雅趣纵生,如临其境。

从设色到水墨,再从写境到抒情,又于抒情到达意,“形、神、韵”融为一体。

我看过他的一幅作品:一片硕大低垂的荷叶,一朵鲜艳的荷花,一只驻足于莲蓬上的翠鸟,一尾游弋于漾漾波纹中的鱼儿。

整个画面于清中见幽,幽中含趣,其不尽之意,画中鱼亦不言,而又神情流露,莲蓬无语却含秀吐芳。

画面底色的泛青,又给人些许朦胧的幻想。

那种美的感受便在心底豪放着、婉约着,错综不已。

大自然的优美、宁静,和谐都蕴含在这微风与波光的默契中。

书画家、艺术评论家高新华先生在《戛戛能独造真情寄高怀》一文中曾言:“读罢涌津近作,感到其绘画的境界又有了新的升华,我想‘真情高韵’这四个字,最能表达我的感受。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涌津熟读画史、画论,找寻绘画的内在规律,他表示,历史上的大画家都是历经时代沧桑、有胆有识的大学问家,绘画越往上走越难,最后靠的是人品、诗文和书法修养。

因此,他不断深入社会、亲近自然,开阔胸襟;他研读历代典籍,深究儒道释三家精义,转益多师,对笔墨技法、章法构图、意境营造进行深入研究并付诸实践,其绘画水平不断提升。

正因具备高水平的理论修养和驾轻就熟的笔墨技巧,从而使其作品的韵味更加清雅醇厚。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