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快乐观探微】 孔子说的关于快乐的话

孔子以追快乐人生目标其快乐观集体现学习乐、悟道乐、交友乐、闲暇乐、旷达乐和节制乐。

学习孔子快乐观对今人提升精神境界和人格修养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义。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思想、教育他思想博精深影响深远其孔子快乐人生境界人生智慧至今仍然具有令人赞叹人格魅力。

论语》以“乐”开全“乐”共出现了6次有关“乐”论述《论语》占有相当幅。

系统梳理和深入挖掘孔子快乐观”对提升今人精神境界和人格修养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义。

学习乐。

论语》开即说“学而习不亦说乎?”学习快乐通实习检验学习效也是快乐

论语?雍也》孔子更是把学习乐提升到了境界高“知者不如者者不如乐者”。

对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人不如喜爱它人喜爱它人不如以它乐人。

“知”、“”、“乐”三层次精神渐深境界渐佳。

由“知”低层次只是停留纯功利色彩认知发展到了“”带有明显主观感情色彩兴趣层面是境界提升但还不是高境界因兴趣爱很难保持贯性和持久性快乐也可能是暂短暂只有将其提升到“乐”这种发生命体心持久人生境界快乐才是永恒而且知识与生命体融体进而超越了兴趣爱愉悦达到了精神永恒快乐学习目和学习动机都超越了功利世俗畴达到了人生境界完美高。

孔子晚年饶有兴趣地对子路表述己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将至。

”(《论语・述而》)孔子用功便忘记吃饭快乐便忘记忧愁不晓得衰老会要到。

这种境界便是“乐”境界生动体现。

论语・公冶长》孔子非常信地说“十室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学也。

”就是十户人地方定有像我这样又忠心又信实人只是赶不上我喜欢学问罢了。

正是由孔子学和乐学把学习当做毕生追人生快乐才造就了他博学多识和桃李满天下。

孔子学习快乐人格魅力不仅深深感染着他学生也人所称道。

可是现实社会又是怎样呢?又有多少学生还认学习快乐呢?他们不少人了应试被迫参加各种辅导班学习给他们身心造成了巨压力哪有快乐可言?浮躁、功利和诱惑充斥当下不少人学习动机和学习目发生扭曲他们眼里学习是痛苦是身不由己他们只想通学习这块跳板达到他们预期目终脱离学习“苦海”。

由可见孔子快乐学习观对现实无疑具有明确指导义和借鉴价值。

二、悟道乐。

孔子・厄二十》记子路问孔子曰“君子亦有忧乎?”子曰“无也。

君子修行也其得则乐其;既得又乐其道。

是以有终身乐无日忧。

人则不然其得也患弗得;既得又恐失是以有终身忧无日乐也。

”“乐其”是君子追道程以追己崇高理想目标而快乐;“乐其道”是君子实现道以以实现己理想目标而快乐

正是把道作己毕生追目标而不懈奋斗并以乐所以君子有终身乐无日忧“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君子道而忧不身得失荣辱忧虑正所谓“仁者不忧”(《论语・子罕》)。

正是义上孔子振聋发聩地指出“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都可以。

可见道君子心目地位只要得知道就实现了己人生追达到了身精神永恒快乐其他就不足以论了。

孔子众多弟子颜回是受孔子赏识不仅是因他“不迁怒不贰”(《论语・雍也》)更重要是颜回有着安贫乐道崇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论语・雍也》记“贤哉回也箪食瓢饮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这是孔子对颜回由衷赞叹是对颜回安贫乐道品质高评价。

现实生活些人毕生崇高理想而不懈努力并以快乐这些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乃是我们学习楷模;相反些人追名逐利而不择手段令我们所不齿。

孔子悟道乐今人指明了前行方向。

三、交友乐。

论语・学而》开即说“用朋远方不亦乐乎?”有志道合人从远方和你起探讨学问不是很快乐吗?孔子论语・季氏》指出有益快乐有三种其种即是“乐多贤友”以交到有益朋友快乐君子交友目是“以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即君子用学问聚会朋友朋友助己培养仁德。

孔子说“朋友切切��。

(《论语・子路》)”朋友相批评。

真正朋友要相敢批评对方错误不要顾及颜面对待朋友也不必拘泥世俗繁节“朋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论语・乡党》)”朋友赠品即使是车马只要不是祭肉孔子接受候不行礼。

朋友块相处是快乐但要交友要慎重否则不仅不会给己带快乐甚至还会造成终身遗憾。

论语・季氏》孔子语重心长地指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益。

”有益朋友有三种有害朋友有三种。

要交正直朋友、信实朋友、见闻广博朋友;不要交谄媚奉承朋友、当面恭维背面毁谤朋友、夸夸其谈朋友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己也难。

生活有朋友陪伴是种福。

孔子以友乐及交友道我们交友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四、闲暇乐。

孔子闲暇生活丰富而充实我们今人如何打发闲暇光提供了参考榜样。

其音乐乐。

孔子和音乐有着不缘他年轻曾给人做吹鼓手他是不折不扣音乐迷每天必做件事就是唱歌。

论语・述而》记子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乐至斯也。

孔子齐国听到《韶》乐很长尝不出肉味是说“想不到欣赏音乐竟到了这种境界

”他评价《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论语・八佾》)”。

其二游玩乐。

孔子非常喜爱然喜欢山山水水他曾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孟子》就有“孔子登东山而鲁登泰山而天下”记。

论语》就有多处写孔子与弟子游玩聊天情景如《论语・颜渊》“樊迟从游舞雩下”然师生交流问题情景。

具代表性是《论语・先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冉有、公西华各表达了己志向孔子置可否倒是曾皙志愿博得了孔子赞许曾皙志向是“莫春者春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俨然是幅踏青咏春图充满了浓厚生活情趣这也许是孔子心向往生活吧。

除外孔子闲暇亦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饮食乐等。

由可见孔子闲暇生活充实而有益兴趣广泛而持久对今人闲暇生活消遣无疑提供了参考。

五、旷达乐。

论语・学而》记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若贫而乐富而礼者也。

”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有钱却不骄傲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

但是还不如贫穷却安贫乐道纵有钱却谦虚礼哩。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就很难能可贵了可是孔子对其评价也只是“可也”而已。

孔夫子教导我们“贫而乐富而礼”要我们保持正平和心态贫穷生活也要安贫乐道富了更不可得忘形。

这其实是种看淡得失、从容洒脱旷达境界

孔子曾说“不怨天不尤人。

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孔子说“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些平常知识却透彻了很高道理。

知道我只是天罢”孔子人生旷达他主张不要味地抱怨命运不责备他人他能够甩开名利累退而闲居相比物质享受他更看重是洁净淡泊有道德生活并以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乐亦其矣。

(《论语・述而》)”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孔子这种超然物外、旷达洒脱快乐人生观他周游列国候得到了淋漓尽致体现。

《史记・孔子世》记了两件事很能说明问题其孔子郑国和学生走散他独郭城东门外等候。

有郑人跟子贡说东门外着人脑门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上半身倒有圣人气象但下半身却像丧狗垂头丧气。

子贡把他话五十告诉了孔子孔子不以忤反而笑着说形象并不重要但说我像丧狗是没错。

其二孔子与弟子被围陈国蔡国粮食断绝弟子有人病了都筹莫展孔子却“讲诵弦歌不衰”。

这两事例足以说明孔子即使身处逆境遭遇危厄依然能够保持心乐观、平静心态宠辱不惊从容面对。

孔子旷达乐给了我们今人很多启示它提示我们要达观地面对苦涩、无奈、挫折和失保持心份宁静洒脱份人生成熟份人情练达这何尝不是种真正心灵生活。

六、节制乐。

孔子主张要追快乐人生另方面又强调快乐要有节制有选择。

孔子评价《关雎》说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古人把分以至到失当地步叫淫孔子说《关雎》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痛苦情感适可而止没有走极端。

论语・季氏》孔子更是明确地指出了三种有害快乐“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乐骄乐”就是以骄纵快乐不用礼乐节制己反倒以骄纵乐宽以待己不重修养和律到头只能是损人害己身败名裂。

“乐佚游”就是以游荡忘返快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论语・阳货》)”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做游手闲不行呀“乐宴乐”就是以饮食荒淫快乐只贪恋五味爽不知体谅身体收受病痛然会很快光顾。

这三种快乐是有害。

上述有损快乐只是感官刺激快乐是暂如不加节制会上瘾逐渐将人物化、异化到头不仅不会得到快乐而且会造成长期痛苦与忏悔。

孔子教导是多么深刻通上述简要分析孔子形象便跃然纸上平易近人、达观开朗、循循善诱、乐天知命、安贫乐道

孔子快乐观真实可感率性然对今人提升精神境界无疑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参考献。

[]杨伯峻论语译[]北京华局006。

(作者简介刘景辉(97)男硕士讲师河北金融学院办公室教师研究方向国传统化和马克思主义国化。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