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簧式改良斜面导板矫治恒牙列后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殆软组织变

[摘要]目的:分析固定矫治技术配合分裂簧式改良斜面导板矫治恒牙列后期伴上颌缩窄、下颌后缩骨性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矫治前后软组织侧貌变化。

方法:选取30例恒牙列后期伴上颌缩窄、下颌后缩骨性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采用标准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配合分裂簧式改良斜面导板进行矫治,测量矫治前后代表软组织侧貌的各项指标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矫治后面角、鼻突度增大,颏部软组织增厚,H角、下唇突点一H线距离、鼻下点一H线、上唇凹深、颏唇沟深度减小,矫治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用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同时配合分裂簧式改良斜面导板,可有效减小恒牙列后期骨性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侧面型突度,改善其软组织侧貌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安氏Ⅱ类错(牙+合);恒牙列后期;改良斜面导板软组织侧貌;正畸治疗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8)02—0110—04   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常表现为上颌及上牙列相对较前突,下颌及下牙列相对后缩,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在软组织面型上的表现即为较突的侧貌且多伴有较明显的下颌后缩,正面观则常伴有开唇露齿及露龈笑;而对于伴有上颌缩窄、下颌后缩骨性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软组织面型的不协调则更为突出,对患者的颜面美观影响较大,甚至造成患者心理、社交障碍等。

因基金项目:广西河池市科技局科研项目[河科推1378—7]此,改善侧貌外形已成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选择正畸治疗最主要的原因,同时颌面部软组织形态变化也是评价矫治效果的重要指标。

本研究应用方丝弓矫治技术,联合运用带有分裂簧的改良斜面导板,对30例骨性安氏Ⅱ类Ⅰ分类恒牙列后期的错(牙+合)患者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前后软组织的改变,为临床此类错(牙+合)畸形的治疗提供参考。

1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恒牙列后期轻到中度骨性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17~22岁,均为2011年7月—2013年11月笔者科室就诊患者

所有患者侧貌呈突面型,下颌后缩明显;上颌位置相对正常或略前突,上颌牙弓狭窄;磨牙关系为远中到完全远中关系;前牙Ⅱ°及以上深覆(牙+合)、深覆盖;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示:ANB>4.7°,MP—SN0.05),见表1。

典型病例照片见图3~4。

3讨论   对于较严重的骨性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常规矫治方法为在生长发育高峰期采用功能矫治器,利用患者的生长发育潜力,促进下颌骨生长,进行错(牙+合)畸形的生长改良治疗,一般均能取得良好疗效。

但对于已错过生长改良最佳时期的骨性安氏Ⅱ类恒牙列后期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方能取得较理想的矫治效果。

但多数患者常因手术存在的高风险及高额费用而往往接受保守的正畸掩饰性治疗,由于此类患者存在上下颌骨不调,如果只采用单纯的固定矫治技术对此类错(牙+合)患者进行掩饰性正畸治疗,矫治常不能达到满意效果。

矫治中往往有磨牙关系及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矫治困难,矫治软组织侧貌改善不良等问题。

上颌斜面导板是一种临床中常用的简单的功能矫治器,具有压低下前牙和伸长后牙,同时具有导下颌向前,改善上下颌关系的作用。

而对于恒牙列后期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因骨适应性及生长发育潜力有限,矫治难度加大。

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常伴有下颌后缩,颏部发育不足,上颌牙弓相对狭窄,相对狭窄的上颌牙弓在错(牙+合)的矫治中会限制下颌向前调位及生长。

分裂簧式改良斜面导板有别于传统斜面导板的优势在于既有传统斜面导板的导下颌向前的作用,同时有扩宽上牙弓作用,从而解除了上牙弓对下颌的锁结作用,能较快地使上下牙弓宽度协调,便于尽快建立磨牙中性关系,使矫治效果更为稳定。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