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少见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沈新秀 胡东东 魏叶 孙颖颖。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少见并发症 临床观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其毒性作用主要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造成乙酰胆碱在体内积聚,导致胆碱能神经和部分中枢神经功能过度兴奋。急性中毒重者迅速转入抑制和衰竭,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和体征。随着对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观察的深入,一些不为人们熟悉的少见并发症被陆续发现,现将本院2007年2月以来出现的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例病人中男2例,女5例;年龄37~68岁。所有病人均有明确的服有机磷家药史,其中服“1605”者1例,敌敌畏者2例,敌百虫者2例,辛硫磷者1例,氧化乐果1例。临床检查均有典型的AOPP表现,胆碱酯酶(ChE)活性均有明显的降低,其中符合重度中毒[1]5例、中度中毒2例。

1.2 方法 7例病人入院后均给予彻底洗胃,清除胃内容物、导泻、输液对症支持治疗,应用ChE复能剂以及阿托品化处理。2例给予血液净化治疗。

1.3 并发症出现情况 7例病人中,急性胰腺炎1例,心脏毒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2例,血液透析后“反跳”1例,中间综合征(IMS)2例,迟发性神经病1例。少见并发症的发生时间为入院后2~16d。

1.4 结果 7例病人临床治愈时间8~21d,平均为12.6d。6例痊愈、1例死亡。

2 讨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内科常见急重症,可致各重要器官损害,引起心源性猝死、呼吸肌麻痹并发症,同时随着对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认识的不断提高,一些少见的并发症报道也见诸于文献。

2.1 中间综合征(IMS) 本病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一般认为是乙酰胆碱脂酶活力被抑制后,蓄积在突触间隙内的大量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使其失敏,导致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而出现骨骼肌麻痹,突触后膜主要的电生理改变为持续去极化和终板电位的消失[2]。主要受累部位为肢体近端肌肉、屈颈肌、颅神经Ⅲ~Ⅳ和Ⅹ运动支支配的肌肉,重症可因呼吸肌麻痹致外周呼吸衰竭而死亡。IMS多发生在急性中毒后1~4d,发病突然、发展迅速、病死率高是IMS独有的特点。IMS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对呼吸肌麻痹者,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及时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防治肺部感染,并根据血气分析及时调整呼吸机各项参数。早期足量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使酶活力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从而有效阻止AOPP后的肌病反应,防止IMS的发生。本文报道2例IMS经给予机械通气和复能剂治疗后1例死亡。

2.2 心脏的毒性 有机磷农药(OPI)对心脏毒性损害的病理改变为心肌细胞脂肪变性,心肌间质充血、水肿,单核细胞浸润,心外膜点状出血,右心房和左心室轻度扩张,多数病例有心肌纤维断裂现象[3]。OPI可引起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胆碱酯酶(ChE),使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ACh)不能水解,从而影响心脏的传导功能;或OPI直接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有关。对心脏的损害,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冠脉供血不足,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心肌炎、心肌梗死。由于心肌广泛损害、缺氧、二氧化碳潴留、酸中毒、低钾等多种因素而导致心力衰竭。AOPP可发生猝死猝死的时间越短,尤其是即刻死亡者,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越大。对这类病人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建立有效循环及解毒药物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本文2例患者1例发生心肌梗死,肌钙蛋白(cTnI)升高24倍达1.91ng/ml(0~0.08ng/ml),1例发生快速房颤。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