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规拘礼 [楹联高雅应循规]

在风景如画的南通市狼山脚下观音禅院古刹右侧厢房内墙壁上挂有一副对联,其文曰:“一塔支云如健笔 凌空挥洒天幕”。

在其下方还注有一行小字:“谭政民老师撰联”。

这副“对联”的内容不难理解,说的是在狼山之巅有一座名为“支云”的宝塔,犹如刚健的巨笔直插苍穹,于状如“天幕”的凌空尽兴地泼墨挥毫。

其气势之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遗憾的是将这13个字硬说成是一副对联,着实让人难以苟同。

殊不知,大凡对联,通常均得具备下列要素:诸如,对句和出句务必做到字数相等,平仄相对,词性相同……然而,这则下联却以“凌空挥洒天幕”6个字来应对上联一塔支云如健笔”7个字的上联

这里姑且不论其他,就连“字数相等”亦未做到。

可见,系明显“违律”啦!   笔者以为,要使这副不伦不类的“对联”起码能交待得过去,其补救办法有三:其一,将注文“谭政民老师撰联”改为“谭政民老师题词”,如此,则既可摆脱受字数、平仄、词性之约束,又无懈可击;其二,将“凌空挥洒天幕”改为“二山狼马若雄狮”(意指当地有名的狼山和马鞍山恰似威武的两只雄狮虎踞于浩瀚的长江之滨),以应对“一塔支云如健笔”,倒也门当户对,尚可将就;其三,将“谭政民老师撰联”改为“谭政民老师上联征下联”。

看来,倘将“一塔支云如健笔凌空挥洒天幕”13个字定为上联,不仅十分得体,气度恢宏,而且极有可能激起众多骚人墨客诗兴大发,搜索枯肠,争相应征,以期一展丰采。

到那时,岂不又峰回路转,呈现一片生机!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