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征文一等奖 征文一等奖,是个淘粪工

广东省外来工征文比赛1月17日揭晓了,来自东莞37岁的淘粪工段贤明获得了一等奖

获奖时他风趣地说:“我走的是一条屎路,但这条屎路充满书香,改变了我的人生!”    段贤明老家在湖南邵阳的农村,1992年他也因交不起学费,高一没读完便含泪弃学,揣着15元钱来到广东打工。

他住过涵洞,露宿过坟地,蹬过三轮,挑过砖头,2001年当起了淘粪工。

淘粪的日子,让他饱尝人世辛酸,尝遍人间百味,也自惭形秽,人前人后抬不起头来。

这使他产生心理失衡,一度干了不少“坏事”。

逢年过节,一些老板家里下水道堵塞了,段贤明总想着如何才能狠狠地敲他们一笔。

但有一次,他去一人家里淘粪,那人家的小孩围着他问个不停:“你们为什么要淘粪呢?”他说,叔叔没其他本事赚钱,要赚钱养家啊!小孩又很认真地说:“那你们怎么不去读书呢?读书不是可以学到很多本领,可以赚很多的钱吗?”那天晚上他失眠了,他想了很多,想了过去,想了未来。

之后,他无意之中进入一个家乡网站,认识了很多网友,大家开导他:从现实中去挖掘自己的优点,以积极的心态去接触社会。

他脑袋有些开窍了,他发现淘粪也是一门技术、一种专业。

摆正心态之后,段贤明不再自惭形秽了。

他开始看书、写作,最初写了纪念文章《母亲的一生》,接着让读大学的侄女教他学会了上网,还将自己写的文章发上了博客。

结果引起很大的反响,很多网友留言鼓励他。

他还拜了几位网友老师

一位是重庆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唐言宋;一位是《广东安全生产》杂志的周宜地;还有一位是家乡的高中语文教师钟文晖。

他的每篇文章发到网上,唐老师都会提意见,从错别字到规范语法,他都会指出来。

在他们的鼓励下,段贤明“创作”动力越来越强。

他不仅不再刻意去隐瞒自己的职业,还将他平时淘粪的一些经历写成文章投寄给各种刊物,变成了铅印字。

去年夏天,有一次他的淘粪工程,难度是前所未有的,搞了几天都没搞通,最后他贸然下到几米深的沙井内去疏通,那下面又脏、又臭,他在里面鼓捣了近两小时,最后昏倒在沙井内。

伙伴们赶紧报了警,在消防、特勤、医护人员的及时抢救下,他才得以脱险。

事后他感触非常深,便把这次穿越生与死的经历写成一篇题为《找到死亡的感觉,才知道活着真好》的文章发往《广东安全生产》杂志,后来居然刊登了,这引起很多网友的关注,数日内接到很多网友关切、慰问、提示他注意安全的电话,有网友还要求来看望他。

那一刻,他真的感动极了,幸福极了,他对写作更有兴趣和信心了。

当他得知广东省开展“自强不息、打工成才”征文比赛时,他又来了创作灵感,以自己淘粪经历,写成了《一个淘粪工的快乐进行曲》文章

还向唐老师请教,老师也给他的参赛作品提出了修改意见:文章太长,只留下真实的东西就好。

他便按照老师的意见修改,最终他的文章感动了众多评委而摘得一等奖

如今段贤明淘粪一干就是十年,他爱上了这份工作,并且从粪坑内能淘出票子、淘出房子、淘出车子,还淘出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他现在平均月收入1万多元,能供儿女上最好的学校。

自己平时写写文章,拿了几次奖,也很有成就感。

新的一年,段贤明想把自己淘粪事业做得更大,准备再买一辆新的吸粪车,还准备注册一家公司,名字就叫“莞香清洁服务部”。

他要通过自己的一身臭,换来洁净的生活,给大家更多的美好与清香。

(图/志荣)。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