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

摘 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胸痹、心痛范畴,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且近年来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单味药、复方、辨证论治都有了长足发展,本文就近来复方中药干预CHD 患者CRP的进展情况综述。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关键词:冠心病中医药复方中药

1.病因病机  中医学并无CHD这一病名,但其证候、病因、病机等在历代文献中早有记载,多散在于胸痹、心痛、真心痛等病证门类之中。有的专家将其基本病机概括为痰、瘀、虚。有的却认为痰浊痹阻心脉在CHD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各种原因导致痰浊内生,上犯心胸,痹阻胸阳,或壅滞脉道,瘀阻心脉,而致胸痹、心痛。其中CHD稳定型心绞痛病机多为气虚血瘀,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机则多为阳虚寒凝血瘀。也有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发病学说中炎症的中医病机是瘀血和痰浊互结。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工作、心理等压力日益增多,七情过激与胸痹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关专家提出了“胸痹从肝论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病机为肝心失调,肝失调达,心血为之瘀阻,心脉不畅而成胸痹。  2.中医药治疗  辨病治疗 遵循中医理论,根据证型虚实,采用祛邪、扶正治则。有专家从痰论治,用复降汤(旋覆花、半夏、茯苓、降香、枳壳、郁金、生地黄、麦门冬、五味子、丹参、瓜蒌、薤白、远志、甘草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6例,并与心可舒片治疗32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总有效率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有从瘀论治,应用川芎、红花、三七、乳香、丹参等活血药物治疗,以消心痛或硝苯吡啶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在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和心悸、胸闷主要症状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且在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影响方面,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提示活血化瘀法能解除冠状动脉痉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和心功能,提高患者心脏泵功能和血管的顺应性,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脂、血糖,减少外周阻力,调整血压和心率,同时有抗脂质过氧化和调节脂肪代谢的作用。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目前,随着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药理研究、剂型的改进等研究的深入,应用单味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病例越来越多。   中药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包括辨病施治、辨证施治、应用单味药及外治法。目前对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上可以虚实概之,虚者不离气、血、阴、阳,实者也多以痰、瘀、寒为主,但临床上虚实夹杂者亦不少见,且病程较长、病势缠绵者,亦终成虚实兼见之证,故临证亦多视其主次而灵活遣方用药。  3. 复方中药的应用  临床研究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瘀解毒汤(附子、淫羊藿、黄连、赤芍药、三七、人参)治疗CHD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有明显的提高。或采用化痰活血方(药物组成:瓜蒌15 g,薤白9 g,半夏9 g,竹茹12 g,郁金9 g,陈皮6 g,茯苓15 g,石菖蒲12 g,藿香6 g,丹参15 g,川芎9 g)为主综合治疗CHD不稳定型心绞痛黎鹏程等探讨冠心消斑汤(药物组成:瓜蒌皮15 g,法半夏10 g,黄连6 g,蒲公英15 g,血竭1 g)对CHD静息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及CRP含量的影响。【参考文献】[1] 韩学杰,沈绍功.痰瘀同治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1999,8(5):212—214[2] 赵志付.胸痹从肝论治心得[J].中医杂志,1995,36(1):18—20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3] 廖子君,侯蓉.冠心病从肝胆论治[J].新中医,1994,26(6):7—9[4] 熊尚全,林超,郭进建,等.化痰活血方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痰证患者血浆hs—CRP、FIB和血脂水平的影响[J].光明中医,2007,22(7):17—19.[5] 吴同和.清热解毒法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06,26(11):43—44.[6] 姜萍.调心饮防治冠心病免疫炎症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11):698—699.[7] 黎鹏程,程丑夫,李定祥,等.冠心消斑汤对静息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及C—反应蛋白含量的影响[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5(3):34—3 论文网。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