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交融_情理交融味更长

4月2日,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专栏刊发了我撰写的《“凡人毛岸青》一文。

实事求是地说,此文属于“急就章”,具体写作没费多少时间,但它产生的影响,远出乎我的意料。

报社领导认为文章“角度好,有感情”,“立意、情感、表达俱佳”,“是一篇情真意深的好文章”。

毛岸青的妻子邵华说,文章写得“非常好”。

许多同事、朋友等都称赞此文写得不错。

文章见报当天,各网站均重头转载,网友跟贴很多,文章点击量居排行榜前列。

国内外不少报纸也转载了此文。

一些境外媒体还对人民日报发表此文进行报道、分析或直接引用此文观点。

我心里明白,文章的成功,多半是沾了伟人之子的“光”,是人民日报这个特有的平台,是张研农总编辑亲自点题得以占有的独家新闻源。

如果说文章有什么可取之处的话,我觉得是文章不仅说“理”,更含“情”,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情理交融”。

对于评论文章来说,“情理交融”或许是比较高的境界。

文章娓娓道出“理”,得“理趣”,即能说服人。

文章深深透出“情”,得“情趣”,即能打动人。

只有“理”而没有“情”,文章常常会干巴巴的,需要读者集中精力,否则容易读不下去。

只有“情”而没有“理”,那就可能不是评论而是散文等文体。

“情”与“理”交融评论文章就具备了一种特有的味道,耐人寻味,耐人思量。

这里,就《“凡人毛岸青》的写作,谈一点努力实现“情理交融”的体会,恳请方家指正。

采访与体验―――让评论含“情”      在一般人的意识里,评论是不需要采访的,坐在办公室里苦思冥想一番,搜肠刮肚一番,资料搜索一番,也会写出一篇不错的评论

很多做评论工作的人,也大多是长年坐办公室,看看书、上上网,最多留心观察些社会上的人和事,而很少有机会出去采访的。

但实践告诉我们,这样写出的评论,多半“理”有余而“情”不足。

偶有“情理交融”之作,那其中的“情”,也多半是生活与实践中的积淀、感受。

此次写作《“凡人毛岸青》的经历再一次说明,要想写出好的评论采访与体验是少不得的。

3月29日中午11点多,接到为毛岸青同志逝世写一篇评论的任务。

说实话,当时我对毛岸青一无所知,似乎是头两天在网上看到了这条消息,心里还在疑惑:他好像早已不在了吧?敢情把他当成毛岸英了,没怎么留意。

我赶紧回办公室,在网上查了一篇有关毛岸青的事迹,匆匆读了一遍,以急补一下空白。

接着便和邵华同志联系上,又和报社车队说明紧急情况,他们只好叫醒了值夜班的司机,我留出几分钟时间吃完午饭,12点整便赶往西山了。

在路上想不出个啥,还打电话让夫人特地找到新华社发的那条讣告,听她读了一遍,也没找到啥感觉,甚至连怎么称呼毛岸青都犯难,只好一切到现场再说。

路上花了不到一个小时。

因为还没到吊唁时间,毛岸青的灵堂静悄悄的。

毛岸青的遗像前,我深深地鞠了三个躬,然后在有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仔细地看了花篮、花圈,端详着两侧走廊里毛岸青生前的各式照片,翻看了吊唁人员的签名簿。

悲哀肃穆的气氛感受到了,但就写文章来说,却还远远不够。

我希望能得到有关毛岸青的一切资料,希望能采访邵华同志。

坐在毛岸青家的客厅,环视一圈,觉得很普通,家具已很陈旧,和一般家庭确实没什么两样。

秘书说,邵华同志正在见客人,委托他转达她的几个意思。

我们谈了一会,觉得不是很解渴。

所幸后来客人走了,得以访问到邵华本人。

这次采访与体验,使我获得了三个极有价值的素材。

其一是,毛岸青的一生朴实低调、默默无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文章的主题。

其二是,在多角度的提问中,获得了邵华本人对毛岸青的感性话语。

文章中最后一段即是采用邵华自己的话:“我们一起生活40多年,失去他万分悲痛,平时只感到他的亲切,回过头来方觉他的伟大,他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他这一生是伟大而平凡的一生!”其三是,在问及他人对毛岸青的评价中,邵华提到一位老红军的来电,这便是文章的第三段那几句中肯的评价:“岸青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奉献的一生

他做了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埋头工作,是个埋头英雄,真还是个好人!”   试想,如果没有这样的采访与体验,又从何去得到这些不可多得的素材?又如何去获得自己的真切感受?又如何去描述自己的感性认识?虽   然根据网上的各种资料,也许能够完成评论写作任务,但要使文章生色也许就难了。

网友文字虽也含“情”,但毕竟只是一个方面。

没了邵华自己的感受,没有那位老红军的评价,没有自己的那种真切印象,文章的“情”是不会丰富起来的。

分析与归纳―――让评论明“理”      下午3点半左右,回到报社,赶紧上网搜索网友的反应。

毛岸青逝世的相关消息中,都有网友众多的留言,但大多是“沉痛悼念毛岸青同志”、“一路走好!”等词句。

网友这样怀念毛岸青,我心里有底了。

但要形诸文字,我还希望网友能说些更感性的话语。

我耐心地搜索、翻找,拷贝下了数万字的网友纪念文章、留言。

我最终觉得其中有四则最有价值,有三则即是没怎么改而直接用在文中的:“三十年前您父亲的离去使我们悲痛不已,三十年后您的离去同样令人悲痛。

您的逝世再一次使我们更加深切缅怀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他的人格魅力和他的光辉思想永放光芒。

而他对自己的孩子的教诲同样是多么令人崇敬,您是践行他老人家教诲的典范。

您是一个凡人,又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儿子。

”   “毛岸青的‘凡人一生,尽管没有其兄长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为朝鲜人民捐躯的壮举,没有一些人在政坛叱咤风云般的豪情,但同样在社会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毛主席的家风,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学习的榜样!”有一篇网友的纪念文章表达的意思很不错,只是文字比较拖沓,只好按照其大概意思进行修改凝练,即:“毛岸一生中受了那么多的痛苦磨难,却没有去写传记。

他作为伟人之后,不去风风光光亮相,不去媒体上凑热闹,不去向人们传递什么,只是按照他的父亲毛泽东的家训,默默走完人生历程。

也许正因为如此,才显现出一代伟人之后的高风亮节。

”   在读网友所有留言和纪念文章的过程中,结合采访的收获,最终形成对毛岸青的印象,觉得主题已很鲜明了,那就是他的平凡、朴实、低调、默默无闻。

用什么简练的词才能进一步概括毛岸青呢?“追念毛岸青”等等,比较普通。

老红军那句“他做了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比较形象,可以再出一个“追思毛岸青”的副题,考虑再三又觉得不那么简单明了。

最终决定就用网友的原话“凡人”,以《“凡人毛岸青》为题,能够比较好地说明毛岸青的一生

而以“凡人”概括毛岸青这位伟人之子,也很符合大众的印象和事实,其他人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主题明确了,题目也确定了,而文章的“基调”也有了,这便是“怀念”、“感人”。

那么,就不妨从人们对毛岸青的“陌生”,到邵华对他做的事情的“陌生”;从众人的评价,到我对他家的俭朴印象,再到他的家风,等等,多层面、多角度地讲述“凡人”这个“理”。

结构与表达―――让评论情理交融”   有了主题,但结构不当,写起来会滞塞,“情”与“理”的表达就会不那么顺畅。

而以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去渲染气氛,以一种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去凸现文章的“基调”,是决定文章是否感人的重要因素。

我想采取叙议结合、层层推进的方式结构,会使文章比较流畅。

一开始就不妨从自己、从人们对毛岸青的“陌生”谈起,再笔锋一转,“如许陌生,却在不经意间映衬出毛岸青朴实低调、默默奉献的一生

”然后很自然就用上了邵华谈到的“他做了哪些事也很少跟我讲”。

接下来也就自然有了老红军对他的感性评价。

再巧妙地从人们想对毛岸青的了解中,概括他一生干了哪些事情。

接着自然地又有了人们对他的各方面的感受与评价。

这样的结构,有利于由浅入深,一步步地讲述“凡人”之“理”,从而回答读者心目中的疑问。

显然,评论说“理”,都是有其内在的逻辑的,一层层下来,贯穿始终。

只不过,《“凡人毛岸青》一文的说“理”,和一般评论文章的说“理”不太一样。

我并没有对毛岸青有过多的议论,更多的是一种“述而不作”。

我想,对这样一位伟人之子,用不同的人嘴里的话会更有说服力,要远胜于我的评说。

同时,这样写的本身,也说明一种事实,那就是社会各方对毛岸青的真诚怀念。

我的用心在于,顺着文章的“理”路,把那些闪光的语句串在一起,让它们发出光来。

而把自己的观点,隐于那些事实、众人的评说后面。

当然,也不完全是“述而不作”。

毕竟素材也是有限,也不能全面地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毛岸青的“凡人”形象。

比如,论及其家风时,我引用了毛泽东同志当年写给岸英岸青的信:“人家恭维你抬举你,这有一样好处,就是鼓励你上进;但有一样坏处,就是易长自满之气,得意忘形,有不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危险”等两处,这几句非常好的文字足以体现毛主席的家风

而在此段结尾只点评两句“从这些字里行间,人们读懂了毛岸青。

”不宜有过多议论。

接下来还需要对毛岸青延传家风的评说,便有了这一段:毛岸青的一生,处处遵从父亲教导,延传家风

在生活上很俭朴,和一般百姓家的生活没有什么两样。

在儿子眼里,他是慈父,言传身教,循循善诱。

但又以网友的那句“毛主席的家风,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学习的榜样!”收住。

《“凡人毛岸青》是一篇评论,但人们却读出了它的感人。

这里的关键就在于“情”的表达。

我以为,此“情”不宜“泪飞顿作倾盆雨”,而要有所“忍而不发”,似乎是那么平静地表达人们的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怀念、想念、思念、感念。

这便是贯穿全文的感情“基调”。

同时,把众人口里的“情”隐在文章的说“理”中,“理”又在“情”中透出。

这便是希望达到的“情理交融”的状态。

尽管自己大抵进行了上述思考,但整个写作过程花费时间比较短,有些还是边写作边调整的。

大约一个多小时,完成初稿。

第二天一上班,又力求精练了一下,修改了一些不大完善的地方。

再送领导审定,传邵华同志看,定于4月2日毛岸青同志八宝山遗体告别仪式当天见报。

回想《“凡人毛岸青》一文的写作,我觉得是到现场的采访奠定了文章成功的基础。

那些通过采访获得的素材无疑是独家的,是其他人可能得不到的。

甚至还有一个好的细节没能用上,令我颇有些遗憾。

邵华说,毛新宇能有今天,也是和毛岸青的“循循善诱”教子分不开的。

她说,自己比较急躁,有一次,儿子作业没完成,坚决不让吃饭。

毛岸青劝说半天邵华也不答应。

最后毛岸青说:“好吧,儿子,爸爸陪你一起做作业,让妈妈一人吃吧。

”这能够较好地体现毛岸青的慈父形象,只是文章搁不进去而作罢。

(作者单位:人民日报评论部)。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