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凯思 简会军 秦红玲。

颈椎骨折是骨科常见的创伤,对不稳定骨折很容易导致脊髓神经的损伤,常常需要手术治疗。疼痛颈椎骨折患者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患者关心和恐惧的问题。疼痛引起的心理和生理应激可影响机体整体或局部的功能,对患者的恢复产生很多不良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有效的疼痛治疗和护理可降低术后的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我院2006年7月—2009年6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患者44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4例,男30例,女14例,年龄18~65岁,颈椎前路手术28例,后路手术8例,前、后入路手术8例。      2 疼痛评估      选用长海痛尺,采用连续评估方法,手术患者返回病房即可开始疼痛评估,直至疼痛缓解为止。本组患者3分以下3例,3~5分9例,5~7分24例,7分以上8例。3分以下的疼痛可采用精神分散法、松驰法、意象法等缓解疼痛。3分及以上的疼痛需用镇痛药物治疗,3~7分可采用双氯芬酸钠栓50mg纳肛,需再次用药;相隔时间为4~6小时。7分以上可用度冷丁50~100mg或曲马多50~100mg肌内注射,如需再次注射,相隔时间也为4~6小时,所有患者用药后30min进行再次评估,并进行相应的处理,直至疼痛缓解。本组病例护理干预后,再次评估疼痛评估分值均较前下降,镇痛效果良好,未发生任何疼痛引起的并发症,并且在使用药物后均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3 护理体会      3.1 更新观念   3.1.1 更新医务人员传统镇痛观念提倡预防用药。对手术后切口疼痛,采用预防用药,定时给药,而不是要求患者忍耐疼痛,待疼痛难以忍受才给药。事实证明,预防用药所需剂量较疼痛用药量小,镇痛用药量小,镇痛效果好,可起事半功倍的效果,且24h的用药量也比疼痛用药量小[1]。本组病例通过连续评估,预防用药后,用药量小,镇痛效果也很明显。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