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例疗效观察

作者:施锋,夏义勇,孙运强,陈肇辉,陈国卫。

【关键词】 臭氧腰椎间盘突出

2004年9月以来,我院应用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21~40岁,平均32.5岁。病史:1个月~5年,平均1.5年。所有病例均行腰椎X线摄片和CT或(及)MRI检查确诊。诊断均符合标准[1],其中1个间隙17例,2个间隙4例,L3~43例,L4~5 10例,L5S14例,L4~5及L5S1 4例。侧旁型突出16例,中央型突出5例。

1.2 方法。

先将臭氧发生器与医用纯氧氧气瓶连接,设定医用纯氧输入流量为4 L/min,其输出的氧与臭氧的混合气体中的臭氧浓度为40 g/L,按通臭氧发生器电源开关10 s 后可闻及刺激性强烈气体味,用10 ml 注射器收集。患者取俯卧位,腹部加棉垫,在德国产(SIEMENS)螺旋CT床,行影像学定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用1%利多卡因注射液行穿刺点麻醉。用19~21 G穿刺抽吸针,经安全三角区进入病变椎间隙,针尖位于椎间隙后1/3处,正位正中央位置。中央型突出采用双侧穿刺,针尖间距10 mm,穿刺点位于中线旁开6~10 cm,穿刺角度35~45°,待穿刺成功后注入10~20 ml 臭氧。退针时用地塞米松5 mg 及2%利多卡因注射液1 ml 注入椎间盘内,术后卧床休息1 d,同时用抗生素及甘露醇、地塞米松静脉点滴3 d。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后3~12个月进行随访,通过电话与患者问答方式进行,有部分疗效不佳的患者返院咨询。疗效判定依据,用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1)痊愈:疼痛消失,无运动功能障碍,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2)显效:仍有疼痛,能做轻工作;(3)有效:有些改善,仍有疼痛,不能工作;(4)无效,仍有神经根受压症状,需进一步手术治疗。

2 结果。

痊愈8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显效痊愈+显效)率为66.7%。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