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跨国企业境内外资金池管理问题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强,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管理机制也逐渐成熟,出现了许多跨国企业

跨国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在资金管理的问题上,一旦出现些许不足,对企业的发展都有极大影响。

所以,对跨国企业来说,在面临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如何加强企业资金管理促进企业的顺利发展是企业管理中的重点。

本文在此背景下,对跨国企业资金池做简要的概述,分析目前跨国企业资金管理中的制约因素,并进一步提出解决的措施,希望能够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些思考。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跨国企业资金管理;制约因素;建议   跨国企业的发展规模极大,集团内部下涉及到许多成员企业,对跨国企业来说,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推动集团进一步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其中,在跨国企业管理中,资金集中管理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就目前来说,跨国企业主要涉及到的是本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业务活动的开展,与之相关的就是境内外资金的流通问题。

而影响跨国企业境内外资金管理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政治形势、汇率、政策等,这些因素都会引发企业的财务管理出现问题,加大资金管理的风险性。

特别是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是制约跨国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此背景下,研究跨国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资金池的简要概述   (一)资金池的概念与内涵   通常来说,资金池(CP, cash pooling)也被称作是现金总库。

资金池最初是产生于跨国集团下的财务公司与国际银行为了促进资金管理效率的提高而开放的一种资金管理模式,使集团的全球资金能够进行统一调动,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集团上所有的净头寸。

一般来说,在资金池模式下,能够开展多项业务,包括成员企业的日间透支、付款和收款、成员单位的账户余额上划、成员企业与跨国集团之间的资金往来,包括上存与下借分别进行计息等。

(二)资金池的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企业并购频繁,增加企业资金压力,对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提出更高要求。

另一方面,对新收购企业对接管理的迫切性亟需资金高效集中管理

通过跨国企业资金池集中管理能够站在跨国集团的角度上从总体层面对资金进行统筹管理,实现资金集团范围内的动态平衡,实时监控集团资金进出情况,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以海尔集团为例,据相关资料显示,在2002年海尔集团就已经开始研究集团境内外资金池的管理,根据集团市场及业务扩展的需要,来统一调配,进行资金管理,为集团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如西门子的资金管理模式,通过与银行签订相关的资金管理协议,能够有效的配置企业的闲置资金,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换而言之,资金能够帮助企业发挥三大优势。

一是能够降低跨国企业的利息成本,在资金池的架构中,实行自动化资金集中结构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对人民币贷款的需求,优化对资金的整合工作。

在合法的界限内,跨国企业内部融资成本利率能够低于人民银行的贷款利率。

二是,跨国企业实行资金管理模式,能够提升资金的流动性。

三是,资金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高效益。

并且采用信息报告的方式,在简化现金流的监控流程上,还能够加强对集团内部资金流通的监督,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

从2014年的数据来看,跨国企业资金管理中涉及到人民币结算业务总共有12.35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中相关结算业务资金有1921亿元,这些数据成为了跨国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支撑。

二、分析跨国企业境内外资金管理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政策的约束   跨国企业在构建资金管理模式时,由于跨国企业本身存在的特殊性,需要面对境内境外两种市场环境,并且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

境内外开展资金管理模式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从境内的角度来说,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也尚未形成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能够支持跨国企业建立资金池的管理模式。

就目前来说,跨国企业资金管理模式的构建在提高人民币的应用效率上还是受到许多法律与政策的限制,使得应用领域较为狭窄。

此外,根据境内法律与政策,如果境内的企业与境外的企业之间有开展相关借贷业务需求,资金在投入的过程中,就分为两种情形:第一,如果境内的企业是属于外企,则能够实现资金的流通;第二,如果境内的企业是属于中资企业,那么国内的母公司在与境外的子公司开展现金往来的业务时,就会受到政策的限制,从而影响了跨国企业资金池模式的构建。

(二)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与规范   从跨国企业资金管理模式的研究来看,具有较为充分的理论研究基础,但是,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得跨国企业境内外资金管理上遇到许多问题。

就目前跨国企业资金池构建来说,大多数跨国企业仅仅简单架构了一个资金管理的模型,且受到跨国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制约,并没有真正从实际业务开展中去落实相关的构建工作,使得资金管理模式在开展借贷等业务时存在许多风险,加大了企业运行的难度。

在构建跨国企业资金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一个矛盾问题就是当子公司的发展战略与母公司的战略决策的发展战略存在分歧时,成员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利润需求,就有可能会致力于摆脱总部对其的资金控制,加之跨国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与规范,因此无法真正发挥出跨国企业资金池在境内外环境中的作用。

三、跨国企业境内外完善资金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选择适合的资金管理模式   跨国企业完善自身的资金管理,需要转变企业管理理念与管理手段,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的效率。

并且,跨国企业还应该灵活的选择适合的资金管理模式,在分析企业业务发展的特点上,寻找自身业务开展适合的资金运作模式。

目前,资金管理模式主要有设立财务公司运营以及通过内部结算中心进行运作两种模式。

财务公司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从事部分银行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适用于业务复杂、成员单位分布广泛,跨地域或跨阂的集团企业;而内部结算中心是由集团公司设立,通常设立于集团公司财务部门,专门办理集团各成员单位或分支机构往来结算业务和现金收支业务,并独立运行,因此其适合于成员单位分布小,属于同一地域的集团企业

(二)对境内外资金流动进行适当的规模管理与额度控制   对跨国企业来说,为了降低资金运行的风险,促进企业能够稳定的发展,就需要在构建资金管理模式时,实行资金的规模管理与额度控制,从而实现在境内外环境的变化下,及时调整企业的规模与额度。

就当前来说,要完善跨国企业境内外资金管理模式,就要对跨国企业开展相关业务中需要的资金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通过以余额为指标来确定企业每一年度的资金划转指标,并且允许企业在额度的界限内进行境内外企业资金的自由转换,从而满足跨国企业资金调度自由的需要,促进跨国企业能够更好地开展业务,提高其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在跨国企业内部管理中,境内外资金管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极大影响。

跨国企业为了提高资金的运转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就需要在境内外实行资金池的管理

因此,深入研究跨国企业资金管理的模式,发现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寻找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跨国企业境内外能够实现资金池的管理,有利于完善跨国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超.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改革框架研究[J].北京金融评论,2012(02):25—31.   [2]邓翊平.跨国公司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初探[J].华北金融,2014(06):20—23.   [3]邓翊平.跨国公司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初探[J].吉林金融研究,2014(05):32—35+41.   [4]徐建平.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的管理框架探讨[J].时代金融,2014(29):233—234.   [5]杨青.跨国公司海外资金管理浅析[J].现代会计,2013(5):9—11.   (作者单位:海航集团有限公司)。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