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链雷达 [延伸“本土新闻”的报道链]

地市报的优势在本土新闻

笔者认为,做好本土新闻的“延伸报道”,是把本土新闻做足、做好乃至做到极致的有效途径。

所谓的本土新闻延伸报道”,指的是对“本土新闻”的外延进行的报道活动。

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途径人手。

追随当地人行踪进行延伸采访报道

追随当地人行踪进行延伸采访报道,一是指跟随本地知名人士到全国各地或世界各地,对他们讲学、表演、巡展等活动进行采访报道;二是指对本地的“援外”人员,进行网络采访、视频采访、连线采访等;三是指跟随本地人员参与重大救灾抢险报道

如1998年的长江洪涝灾害、2008年1月的湖南郴州雪灾,2008年“5・12”波川大地震等。

灾区的情况、本地军民抢险救灾的生活、人身安危……无不牵动着广大读者关爱的神经。

此时新闻媒体派记者随行采访,跟踪报道,无疑会大大提高读者对报纸的关注度、阅读率。

对客居异乡做出突出贡献的本地籍知名人士进行延伸采访报道

各地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哺育的英才,由于出国留学、上大学、参军、务工、随迁等原因,均有很大一批落户异乡。

他们在全国各地、各条战线上做出了非凡的业绩。

这些游子虽然生活在异地,但思乡之情无时不在,他们很想了解家乡的情况,有的通过各种途径为家乡发展奉献爱心;家乡人民也想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

作为地方媒体,经过认真策划,派出采访小组,对身在外地做出突出贡献的知名人士进行采访报道

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寻找新闻报道契机,对本土历史文化进行延伸采访报道

各地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而且是做好本土新闻延伸报道的无尽宝藏。

依据历史文化所做的延伸采访报道,包括历史上重大人口迁徙后在当地留下的人文传承;本地知名特产外传远播后的发展状况;本地特色饮食文化风靡全国后的调查追踪等。

如《洛阳日报》近年来就先后围绕“唐玄奘印度取经”,围绕移植到全国各地的“洛阳牡丹”,围绕由于“河洛郎”南迁而遍布湖广、福建等地的诸多“洛阳镇”、“洛阳村”、“洛阳桥”……派出多批记者,组织了一系列与本土历史文化相关的延伸报道,深受读者欢迎。

抓住某一时期国内的新闻点,读者关心的兴奋点,派记者现场采访,实现国内重大新闻的“本土化”。

这里所说的发生在国内的重大新闻,主要是指诸如奥运会、残奥会、世界花卉博览会、世博会等,为广大读者所关心、关注的新闻事件。

对这类国人关注、举世瞩目的重大新闻,作为地方媒体应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争取派出记者参与报道

因为同是一则新闻报道,本社记者发回的报道和采用新华社通稿相比,读者的亲近感、关注度是大不~样的。

比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洛阳日报》为了将这一重大新闻本土化”,在用好新华社通稿的同时,争取到非注册记者名额,派出文字、摄影记者进驻北京。

他们重点采访了奥运会上的洛阳籍运动员、洛阳籍的奥运志愿者等一大批独家新闻,25天时间里共发回各类“本土化的奥运报道”近百篇。

结合近年来的实践、探索和尝试,我们的体会是,地市报做本土新闻的“延伸报道”,不仅可行,而且大有可为。

一、为做好本土新闻开辟了新的报道空间。

本土新闻延伸报道”理念的引入,促使我们从广义上去理解本土新闻,与本地有关联的人和事统统纳入本土新闻报道范畴,将本土新闻延展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为我们把本土新闻做好、做足、做到极致,创造了新条件,提供了新契机。

二、把记者拉出去,在复杂艰苦的环境中练兵,为地市报培养“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的记者队伍创造了条件。

地市报的记者由于长期囿于一域,活动受限,记者的思路狭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不强,队伍弱化现象严重。

假以延伸报道,把记者“逼”出本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激活了潜在本能,对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大有裨益。

如我们两位采访奥运会的记者,为了能近距离拍摄开幕式燃放烟花的图片,在道路戒严、没有通行证的情况下,想尽办法,最终进入鸟巢附近1栋40层高楼的居民家阳台上,使洛阳的“两报一网”用上了自己记者拍摄的精彩瞬间。

三、本土新闻延伸报道的跟踪报道特性,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和关注度。

去年以来,《洛阳日报》本土新闻延伸报道可谓连绵不断:2008年一二月份郴州雪灾报道、三四月份采写“洛阳人在北京”系列、五至八月抗震救灾系列、七八月份“洛阳之外访‘洛阳’”系列,今年三四月份的“洛阳牡丹在他乡”系列、今年五月份采写的“洛阳人在上海”系列……除此之外,还派出记者跟随“洛阳功夫”欧洲行采访,组织了“洛阳‘上海孤儿’寻亲”报道记者赴西安劝说杀人逃犯回洛投案自首等系列报道

如此坚持做好本土新闻延伸报道,大大增加了本土新闻的数量、分量。

由于这些报道采取连续性的跟踪式报道,读者看了今天的报纸,想着明天的报纸,大大提高了报纸的关注度。

四、地市记者走出地市采访,提升了报社形象,扩大了报纸影响。

“5・12”地震发生两个多小时后,洛阳日报就组成了“抗震救灾报道组”,记者连夜出发,创造了“河南第一家到达灾区采访的媒体”、“第一批徒步强行进入映秀镇采访记者”、“河南新闻媒体中在灾区连续工作时间最长(超过100天)的记者”等多个“第一”……他们冒着生命危险采访,向编辑部传回新闻照片600余幅,文字报道124篇,其中被新华社、中新社采用通稿12组,法新社、美联社等境外媒体先后转发我们的稿件200余篇。

做好本土新闻延伸报道,既可以锻炼队伍,丰富报纸内容,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又能扩大报纸影响,提高报纸的知名度、美誉度。

为了使本土新闻延伸报道做到“长流水不断线”,我们应紧紧抓住“与当地有关联的人和事”这一立足点,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在报道策划上做足功课下足劲。

本土新闻延伸采访报道方面。

开辟更为广阔的领域,真正把地市报的本土新闻优势发挥到极致。

(作者单位:洛阳日报社)   编校:杨彩霞。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