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

摘 要:区域 经济 一体化理论和实践中存在财政问题,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财政问题。

借鉴国际财政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财政———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可以从国际区域财政导论、国际区域财政支出、国际区域财政收入和国际区域财政政策等四个方面去构建。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财政   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二战以来世界经济 发展 进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和趋势,对世界经济产生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而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财政问题也不断地凸显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同时,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扩展,传统的国家财政理论分析框架已经无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作出合理的诠释,这需要我们从一个新的视野和分析框架———国际财政的角度去展开研究

因此,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国际财政问题,不仅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财政理论研究和分析方法的深入和拓展。

论文代写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财政问题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体,为了达到最佳配置生产要素的目的,以政府的名义通过谈判协商实现成员之间互利互惠及经济整合的制度性安排。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兴起,其背后隐含着多种因素,有着众多的目标,既有促进贸易、收入和投资的需要,又有实现增长和发展的要求;既有获取市场准入适应区域与全球化的意图,也有出于安全和民主的考虑。

这种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同时也是我们所讨论的财政问题。

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财政问题,是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伴而生并由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决定的。

遗憾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模型中却很少直接关注财政问题。

以被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核心的关税同盟理论及其发展为例,维纳(Viner1Jacob)及其后继者们从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投资效应等不同层面和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体、非成员体乃至整个世界的生产、消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国际贸易、经济增长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的利益或损害。

虽然该理论是从关税及其效应分析这一财政问题出发,而且后来约翰逊、库珀和马塞尔等人在1965年也直接将“公共产品”引入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分析,并得出了关税同盟更能满足成员体政府对各种保护主义倾向的商业政策以及对 工业 化目标的偏好的结论(田青,2005),但总体看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模型基本上是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下的阐述,很少直接关注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及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也没有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政府主导的利益追求和制度保障机制作出全面的阐述,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约。

代写论文   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财政问题,是由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所具有的政府主导性和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性这一特征决定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但却不被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所关注的重要现实问题。

它不仅涉及到区域经济一体化财政效应这一基本问题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的系统阐述,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国财税制度协调及发展的研究

也就是说,区域经济一体化财政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仅直接影响着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国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本身,而且还关系着区域经济体各成员国之间乃至非成员国之间的财政利益和财政关系的协调;同时,将财政问题作为重要的变量引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实践,还可以更好地从政府经济活动的角度阐明区域经济一体化政府主导性及其机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而且将直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国际财政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   一般而言,国际财政是伴随着国际经济活动的扩展和国家间经济依赖的日益加强而在财政关系领域形成的一种国际经济现象,是财政国际经济相结合的产物。

关于国际财政的定义(董勤发,1997),理论界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从世界或全球角度来看的财政,即世界财政或全球财政,是以世界性的公共权力机构或世界政府为后盾的;另一种观点是把国际财政看成是国际经济中的财政,是国家财政国际经济中的延伸或变种,是国际经济中的国家财政活动,是不同国家的财政通过国际经济交往而相互联系在一起所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财政关系。

与国家财政相比,国际财政具有一般财政的普遍性特征,但又有其自身固有的特殊性,即国际性、整体性、复杂性和协调性等特点(林品章,1995)。

虽然在欧盟的财源筹集方式、国际税收合作组织研究以及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于1999年提出的对 电子 邮件开征“比特税”等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世界财政或全球财政的影子,但在 现代 主权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一个超国家的全球权力机构或世界政府,国际财政就只能是国际环境下财政的作用问题。

它主要表现为对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国家财税制度协调财政利益分配,是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其本质是国家间的财政关系。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财政存在的客观前提在于国民经济中的市场失灵。

同样,国际财政的产生和存在,也有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首先,国际财政作为国际经济活动中财政问题的国际化,其基础是市场经济;而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性和开放性决定的国际市场失灵,就直接成为了国际财政存在理论基础(董勤发,1997)。

其次,基于不同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利益目标追求,各国政府财税制度和政策安排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并直接构成为各国政府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严重阻碍,因此,寻求和实现各国政府间的财政协调合作,是国际财政存在的现实基础。

国际财政产生和存在理论和现实基础的角度出发,国际财政存在的意义就是矫正国际市场的失灵和实现各国财政协调合作

同时,又由于当前并没有一个真正有效的世界权力机构,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制定、颁布和执行国际课税和支出方案的“国际财政当局”,更不可能形成一个有效的世界范围内的全球财政制度。

因此,国际财政只能采取多国财政合作存在形式。

根据合作的程度,国际上多国财政合作方式大致分为财政协调(FiscalCoordina2tion)、财政同盟(FiscalUnion)和财政一体化(FiscalIntegration)。

这三种基本合作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其中,财政协调是以既有国家主权为基础的国际财政合作形式,是国际财政合作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形式,它强调财政合作的自愿性和协商性,如现有的各种国际税收协定等;财政同盟更多地以部分国家主权的让渡为前提,它强调财政合作的一致性和强制性,往往是区域经济共同体中较高级的合作形式,如欧盟内部废除关税、统一增值税等;财政一体化则以国家财政主权的完全让渡或消失为条件,实行超国家财政干预,它是最高级的财政合作形式,但由于其缺乏现实性,所以更多地成为了一种理想化的财政合作形式。

而根据不同的国际经济发展水平和程度,国际财政研究存在形式上又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一般而言,国际财政协调是当前国际财政最重要的存在形式也是研究的核心内容,国际财政研究理论体系也主要是围绕着国际财政协调来展开。

① 毕业论文   三、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   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而产生的财政问题,是国际经济活动中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研究的范畴。

而通过对国际财政理论体系和框架的分析,我们找到了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财政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也就是说,区域经济一体化财政问题实质上就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财政问题。

因此,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财政问题和国际财政理论体系相结合的角度,我们可以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财政研究框架

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财政研究框架,本质上就是要诠释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主导性和政府经济活动性的运行机制及意义,通过推进和实现区域内外各经济体的财政协调财政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福利水平的提高。

因此,循着从国家财政国际财政的思路,借鉴马斯格雷夫等人对国际财政理论体系的阐述,通过在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引入政府及其经济活动———财政这一变量,一种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财政研究的新视角和分析方法———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浮出了水面,②它大致由国际区域财政导论、国际区域财政支出、国际区域财政收入和国际区域财政政策等四部分构成。

国际区域财政导论主要阐述国际区域财政的含义、产生、研究范围及方法等内容。

借鉴国际财政的定义,我们可以给国际区域财政做出这样的界定:它是指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财政问题,是国家财政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延伸和发展。

换言之,国际区域财政就是国际财政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国家和国家间的财政关系,是我们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层面的一种视角和分析框架

国际区域财政存在,也有着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质上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和制度安排,而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性和开放性导致的市场失灵即国际区域市场失灵,就成为了国际区域财政产生的理论基础。

由于各国政府财税制度和政策安排的巨大差异而形成的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经济体不断寻求财政协调合作的努力,现实地演绎了国际区域财政存在

总体看来,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性质依然是财政学和国际经济学的有机结合,研究范围也包含着财政协调财政同盟和财政一体化三种形式,且它们不同程度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

研究方法上,国际区域财政也应遵循国际财政学的研究方法(董勤发,1997),即国家主义分析方法与世界主义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国际区域财政支出主要探讨国际区域财政支出的形式及其效应。

具体而言,国际投资和国际援助是其存在的基本表现,前者类似于国家财政中的政府投资,后者则更多地具有政府转移支出的性质或类似于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意义。

国际投资的基本理论和效应分析,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综合国际经济学领域的国际投资和国家财政中的政府投资,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的分析区域财政支出 中国 际投资的框架

从现实来看,国际投资制度主要由各主权国家的投资制度、双边层次投资制度、区域层次的和多边层次的投资制度构成,且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并成为国际投资的阻碍,因此,要从制定更权威的、高度自由化的投资制度和高标准的国际投资保护制度及公正高效的争端解决制度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创新(柳剑平等,2005)。

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国际援助在传统的国家财政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基本作用(郧文聚,2000),主要是缓和国际 政治 经济矛盾和促进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短期性、政治性和经济战略性的支出形式而存在

目前,除欧盟法中的国家援助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家援助制度提供了基本 法律 框架外,国际援助特有的 规律 和运行规则总体上与作为国际区域财政支出形式的内容和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因此,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各经济体之间收入的公平分配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必须着力构建一个能有效协调区域财政关系的经常化、制度化的国际援助制度。

转贴于。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