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好用的美颜相机【亟待成熟的相机收藏市场】

国内古旧收藏市场相比与国外起步算是比较晚的,很多规则都还处于不断完善阶段。

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收藏者,还大多持产品保值的心态,且对有些藏品的上升潜力持有很高的期待值,这些都会影响经营者和收藏者的心态,进而造成收藏市场的不良发展。

捡漏” 的神话   业者和收藏者中间,最典型的就是“捡漏心态

都恨不得在某天的早上,不经意间花个仨瓜俩枣就能抱个金娃娃,这些都是很不现实的想法。

这种想法若放在十年前,还是有一定市场的,也有若干“成功”的事例相佐证。

我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国有大型外贸企业将1980年代初花费几十万美元的设备,折旧后只以区区几万元的代价当作废品卖出,理由是没人知道这些东西能够做什么;也见过有人用单位折旧贱卖的徕卡M3换了一台傻瓜机,还乐得屁颠屁颠的……,这些都属于相机收藏界的“神话”,既然是“神话”就不会经常出现,否则也就不是什么“神话”了。

就现在的正常秩序的市场来说,类似“神话”的出现几率肯定要比之前少得多了。

如果收藏者们抱着投资的心态,那么相机收藏以目前的投资回报率来看,还是很值得的,况且它的投资总额不是很巨大。

如2002年徕卡M6新品最保价低达到12500元,现在若有新品的话,肯定非25000元不可得。

即便是成色好的二手M6也超过了20000元。

二手不等于收藏   很多不熟悉二手相机市场的人,一提起二手相机,首先就会想到相机收藏,但实际够得上收藏级别的相机,从市场上来看不是很多,居多是一些低档古旧相机在充斥市场很多器材的实用性大于收藏性。

限于绝大多数二手摄影器材经营业者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精通外语和电脑操作的不是很多很多关于古旧摄影器材的知识和相关资料大多是口口相传,容易造成以讹传讹,无意中也误导了很多收藏者。

如现在炙手可热的福伦达Besst系列6×9折叠机,远远的超出了国际价格水平;某些徕卡产品由于没有规格细分,使很多有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的产品也低于国际市场很多

再如,由于国内近来大片幅摄影热的蔓延,致使属于低端的国产外拍机和东欧的低端外拍机,经过改头换面后卖了一个好价钱。

合理玩收藏   收藏最忌讳的就是“一把抓”,甭管什么品种规格,只要觉得有收藏价值,就买下来“藏着”。

将有限的金钱和精力,投入到“无限的收藏事业”之中去。

到头来,花了不少的金钱和时间,杂七杂八地收了很多莫名其妙的藏品。

老人家曾经教导我们说“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打歼灭战”,虽然是说作战,但用于指导收藏经营也不谬。

曾有熟识的工薪朋友,长时间致力于收藏国产相机,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有限的金钱,在短短十几年的功夫构筑了自己的国产相机王国,据保守估算,价值已近百万。

当然,这期间也离不开他的苦心运作。

这就是一个集中优势兵力的典型事例。

当然,国内也有广收博藏、成绩斐然的相机收藏大家,但这岂是我辈能效仿得了的。

特殊的中国市场   相对而言,中国国内的相机收藏市场也有其特殊性,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封闭性。

由于大多数业者、收藏者的自身局限性,很难和国际收藏市场进行实际意义上的交流,交流只能在有限的低水平来访和零星非专业人员的顺访中进行,与国际相机收藏界的相互了解还处于萌芽阶段。

这样的状况造就了中国相机收藏市场特殊的价格体系。

很多在国外属于很低级的相机,在国内因为不熟悉出现了货少价昂的态势;同样因为不了解,很多极具收藏价值的相机也只卖了个废品的价。

日本相机收藏   提起海外的相机收藏市场很多人会立刻想到日本

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相机制造大国,日本二手相机市场的确是最发达的。

但是发达的只是其二手相机业,它的收藏市场因为日本特殊的民族性和战后的暴发户心态,也是有其特殊性的。

日本人疯狂地崇拜欧洲相机,这其中以德国名牌相机为最。

徕卡某些型号的相机,在日本动辄1―2百万日元,普通型号也大大高于美国和欧洲市场,和中国市场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有人曾就此现象开玩笑说,世界上的徕卡都流到了日本

别的德国品牌如禄来、康泰时早期产品也是价格不菲。

美国的相机由于其历史和文化含量等原因,在日本人的心目中不是很高,证据就是其超低市场价格。

很多格莱菲快拍机和柯达早期相机只标价2—3万日元、甚至更低,却依然乏人问津。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