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排痰护理

【摘要】 目的 有效促进痰液的排出,为呼吸道炎症治疗起积极有效作用。方法 11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每日给予微量雾化吸入和胸部物理排痰综合护理,连续一周后日排痰量减少,体温、白细胞计数降低,血液分析结果改善。结果 经治疗治疗好转时间缩短2天半。结论 胸部物理排痰法和湿化呼吸道是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液排出呼吸道炎症治疗起积极有效作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胸部物理排痰法;湿化呼吸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由于反复的呼吸道炎症,使气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功能降低,尤其在老年患者,往往有咳痰无力和反应迟钝,使痰液不易咳出,不利于呼吸道感染治疗。我们在配合医疗的同时,采用胸部物理排痰法和湿化呼吸道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痰液的排出,为呼吸道炎症治疗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近年来,我院收治COPD伴呼吸道感染患者109例,现将排痰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COPD急性感染患者109例,男67例,女42例。年龄最小58岁,最大86岁,平均70.5岁。病程11~39年,平均25年。全部病例的症状、体征、胸部X线等检查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规范的标准。其中,慢性支气管炎伴阻塞性肺气肿38例;慢支肺气肿伴肺心病66例;单纯慢性支气管炎5例,全部患者入院时均有急性呼吸道感染入院后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包括静脉应用抗生素,止咳、祛痰、平喘药物和持续低流量吸氧等。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68例;另一组为综合护理组41例,该组患者入院第二天开始给以微量雾化吸入和胸部物理排痰综合护理,连续1周。观察痰量变化,并比较两组入院1周后的体温、白细胞和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发现:综合护理组1周后的日排痰量减少,体温、白细胞计数降低,血气分析结果改善,该组患者总的治疗好转时间比对照组缩短2.5天。

2 主要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2.1.1 保证体液容量 由于COPD伴感染患者有气喘,呼吸频率快,使呼吸道蒸发水分过多,痰液黏稠。加之,本组患者有长期反复的慢性呼吸道炎症,使支气管黏膜破坏,纤毛细胞受损,致使气道分泌物和痰液不易排出,易出现干燥、结痂,影响气道通畅。因此,我们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体内水分,必要时亦可适当增加静脉补液,以利于呼吸道痰液的稀释和排出。也可以口服祛痰药物,如必嗽平、强力氨溴索等。

2.1.2 室内空气湿化 保持室内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有益于痰液的排出呼吸道的通畅。室内空气干燥,可使用加湿器,空气清洁器。对于该组呼吸道感染患者还应加强空气的消毒,用紫外线灯室内照射,隔日一次,每次30 min,照射前先清洁室内卫生。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