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怎样还乡

刘强东回家过年,包含了一个中国男人对衣锦还乡的全部想象。

下载论文网   带着笑靥如花的年轻媳妇,有市领导相陪,村口还挂出了条幅,给全村6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了一万元(是现金,不是京东代金券哦),算是有里子也有面子。

榜样的力量无远弗届,我一位在山东开养鸡场的堂兄春节回家,他父亲提了个要求:儿啊,今年也不用给我钱了,给全村长辈们每人发200块吧。

项羽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刘强东是项羽的老乡,看来宿迁人重土的标签拿不掉了。

有儒生讽刺项羽沐猴而冠,项羽一怒把人家烹了,也有人骂刘强东土豪。

现在烹人犯法,他最多只能一笑了之。

所谓衣锦还乡一个人所追求的成就,需要“家”与“乡”来确认,追求过程中的得意与失意,最终也要通过落叶归根来弥合。

不过,企业家怎样回乡,是个技术活,因为故乡对他们既是牵引,也有期待。

回乡的套路,除了捐钱修路建学校,大企业家通常有大手笔投资。

富士康要在郭台铭的老家山西晋城投资1000亿元人民币,将缺乏相关产业基础的晋城市打造为“全球精密制造之都”。

郭的山西老乡李彦宏,投资47亿多元在老家阳泉建设云计算中心项目。

王健林出生在四川绵阳,号称要投资60亿在绵阳建万达广场,后来还引出了拆迁的麻烦。

有一定公众影响力的商人,也愿意成为家乡特产代言人,例如潘石屹开卖甘肃天水的潘苹果,郭广昌要为浙江东阳建全国最大的木雕文化博览城和中国木雕博物馆。

刘强东的套路,则比较任性。

混合了企业家的“豪”与乡村青年的“土”。

他把京东商城全国客服呼叫中心放在了宿迁,而在“回乡”这个具体动作上,又增添了许多戏剧性元素。

刘的童年记忆由贫穷与饥饿组成:一天三顿吃红薯,吃到想吐,每次抢不到红白喜事上的扣肉,就吃剩下的油。

他是个较真儿的人,同乡是他向童年阴影开战的延续。

比他出身更艰苦的企业家大有人在,只是年龄比他大,不会这么张扬,而比刘更年轻的企业家,则缺乏类似体验。

回乡从来不是由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的机械迁移,而是寓义丰沛的故事。

中国创业者的经历都是一部《奥德赛》:主人公踏入凶险的未知世界,一路有苦难有牺牲有成长,对故乡的渴望也逐渐强烈。

当奥德修斯经过十年漂泊,终于踏上伊大卡岛时,他狂吻土地,心中喜悦难以形容。

经历越多磨难,越需要在故乡一个华丽亮相。

刘强东的心境,大抵如此。

企业家回乡的姿势,也是一个国家商业文明的投影。

1902年,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在他的出生地,苏格兰登弗姆林镇成立了一个财产托管会,想以此“把甜蜜和光明带给生活艰难又单凋乏味的登弗姆林人”。

除了50万英镑(后来增加到70万英镑)的捐赠资金之外,托管人还得到了公园土地所有权和管理权,以便让小镇居民可以永远享受在修道院和古老的王室遗址上悠闲散步的生活。

信托基金资助的第一批项目,包括卫生学院、体育学院和提供免费药物及牙科治疗的儿童福利系统。

卡内基认为这是“自己所赠送过的最满意的礼物”。

中国很多以回报家乡为名的项目。

只是包装精美的利益交换,与之相比,刘强东的馈赠虽然简单粗暴,毕竟与他在商场上的表现一样接地气。

不过,相信他,以及国内多数企业家,还没有向自己的家乡赠送出“最满意的礼物”。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