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焊接处理对金属材料抗疲劳性能的测试

摘要:本文选取了16MnR、20g、Q235三种不同材料,分别对其进行逆焊接加热处理,对处理之后的金属材料进行疲劳测试和应力测试。

加热处理材料试件,利用冷却后的介质快速冷却处理焊缝处,由此获得了焊接温度的负温差,以调节和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本文通过实验分析,证明逆焊接加热处理技术确实能够有效的降低焊接残余应力,倘若有足够大的温度,就能够在处理表面出现双向的压缩残余应力层,以此增强金属材料疲劳的性能。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逆焊接处理残余应力疲劳性能   目前,在我国石化冶金行业,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常使用各类的容器。

这些石油化工容器多数都处于高残余压力的情况之下,因而非常容易造成疲劳损害,破坏石油化工内的金属材料

产生疲劳损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残余拉伸应力

倘若可以在材料表面可以形成残余应力,那么就能够提高焊接金属材料的抗疲劳性能。

在石化冶金行业,普通的热处理方法并不能及时有效的消除应力效果。

如今,新出现的调整和消除残余应力的技术,即逆焊接加热处理技术,可以有效的消除应力效果。

该技术是利用喷淋将焊缝区域冷却,使之比周围的温度低,在处理的表面形成一个双向型的压缩残余应力层。

这样的处理办法适合所有尺寸的焊接容器,特别适用于高强钢和复合板制作的大型容器。

方法很容易掌握,相对比较简单,很适用于现场装置使用。

1实验部分   1.1制备试样   实验选用石化冶金行业常用的16MnR、20g、Q235为基本材料

将6MnR、20g、Q235都分别制成三块,每块的形状都是中间有V型坡口,宽度为10mm,没有开到底,而在底部预留3mm的厚度。

三块将分别处于正常温度、300℃、400℃的温度进行逆焊接加热处理

1.2应力测算   在16MnR、20g、Q235中分别选择第一块试件,手工电弧焊接,为正常焊接状态,即110A电流、36V电压、140mm/min焊速。

第二个试件预热达到300℃的温度,并在稳定加热的情况下使用和第一个试件一样的焊接参数进行焊接

第二个试件焊接完以后,对焊缝用水进行快速的冷却。

第三块试件预热达到400℃温度,也对焊缝用水进行快速的冷却,直至室温。

之后利用小盲孔的方法来测算每一个试件内的残余应力

试件贴片间距大概为10mm,具体贴片位置见下图。

图一:应变力粘贴示意图   表一:试件所测应力值数据表   材料 试件编号 应变片编号 纵向应力 /MPa   横向应力 /MPa   20g 1(常温) A 254 127   B 202 103   C 167 80   2(300℃) A 158 80   B 127 66   C 102 53   3(400℃) A 69 34   B 44 24   C 23 13   16MnR 1(常温) A 258 199   B 209 131   C 135 76   2(300℃) A 78 42   B 46 25   C 15 6   3(400℃) A ―96 ―43   B ―61 ―26   C ―38 ―14   Q235 1(常温) A 206 102   B 154 78   C 100 50   2(300℃) A 55 28   B 26 11   C 8 5   3(400℃) A ―99 ―55   B ―77 ―40   C ―50 ―22   通过表一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20g材料,经过300℃的温度焊接处理,A贴片的纵向应力降低了39.31%,横向应力降低了37.21%。

经过400℃的温度焊接处理,A贴片残余应力值中,纵向应力降低了72.86%,横向应力降低了72.98%。

16MnR材料,经过300℃的温度焊接处理,A贴片的纵向应力降低了70%,横向应力降低了78.9%。

而经过400℃的温度焊接处理,A贴片的纵向应力降低了136.26%,横向应力降低了122%。

而且在这样的状况下,焊缝处已经形成了双向压缩应力

Q235材料,经过300℃的温度焊接处理,A贴片的纵向应力降低了73.57%,横向应力降低了73.32%。

而经过400℃的温度焊接处理,A贴片的纵向应力降低了148.23%,横向应力降低了154.11%。

而且在这样的状况下,焊缝处已经形成了双向压缩应力

1.3疲劳测试   试件疲劳值测试数据如下表:   材料 试件编号 疲劳试件编号 循环应力 循环次数   20g 1 D 170 2414   E 170 2336   2 D 170 2957   E 170 3068   3 D 170 3528   E 170 3579   16MnR 1 D 187 2777   E 187 2800   2 D 187 3500   E 187 3667   3 D 187 4102   E 187 4023   Q235 1 D 160 2302   E 160 2243   2 D 160 2897   E 160 2765   3 D 160 3896   E 160 3932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20g材料在300℃温度的逆焊接处理疲劳循环次数平均值,比没有经过逆焊接处理要提高了27% ,而在400℃温度时,几乎提高了50%。

Q235材料,在30℃温度的逆焊接处理疲劳循环次数平均值,比没有经过逆焊接处理要提高了28% ,而在400℃温度时,几乎提高了73%。

16MnR材料,在300℃温度的逆焊接处理疲劳循环次数平均值,比没有经过逆焊接处理要提高了28% ,而在400℃温度时,几乎提高了45%。

2机理分析   逆焊接加热处理的技术,是利用冷源处于钢铁表面,然后形成一个分布不均匀而厚度不一致的温度场。

这样就能够使得在冷却收缩的过程中,表层会受到较高温度内层金属的拉伸作用,形成塑形变形。

如果有足够高的冷源度,那么就可以消除和降低处理面中的拉伸残余应力,而且还会在表层处形成双向的压缩应力,当然可以灵活的控制数值。

构件中一旦消除和降低拉伸的残余应力,就可以在表层附近形成双向的压缩应力

如果在循环荷载作用力之下,那么就会使得构件的拉伸残余应力和循环荷载叠加,造成实际中所出现的应力循环值低于常温逆焊接加热处理温度,增加了极限应力,提高了金属材料的抗疲劳强度。

结束语:   本文选取了16MnR、20g、Q235三种不同材料,分别对其进行逆焊接加热处理,对处理之后的金属材料进行疲劳测试和应力测试。

经过试验证明,逆焊接降低金属材料焊接残余应力的作用非常有效。

而且如果有足够大的温差,还会形成更多的双向压缩残余应力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数据表明,逆焊接加热处理金属材料焊缝,会使其抗疲劳性能大大提高,也能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王国庆,闫萍,王岩,李姝.逆焊接处理对20g钢抗腐蚀及疲劳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09,(1).   [2]徐东,宋天民,张国福,王岩,孟媛媛.逆焊接处理金属材料疲劳性能的测试[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7,(3).   [3]王岩,宋天民,张国福,徐东,孙祥广,孟媛媛.逆焊接处理对不同材料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7,(3).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