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医时间医学的择时治疗

x【摘要】 中医时间医学就是用中医理论来阐述人的生理、病理节律变化,运用这些节律变化来诊断疾病,确定治疗原则,选择最佳时间治疗,效果显著而无副作用。

这种因时施治,择时治疗的观点,为历代医家所遵循。

【关键词】 择时治疗 中医时间医学 论文代写中医时间医学可追溯到2000年前《内经》时期就奠定了基础,经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发展,已日臻完善。

纵观阴阳五行、天人相应、五运六气、子午流注等学说,无不包含时间医学的内容。

中医时间医学就是用中医理论来阐述人的生理,病理节律变化,并运用这些节律变化来诊断疾病,选择有利时间进行治疗和预防疾病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曰:“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尚指出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发病时间和传变规律。

根据不同时间症状,脉象和色泽的变化,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疾病的防治,《内经》强调“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

因四时气候不同,防治疾病的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这种因时施治,择时防病的观点为历代医家所遵循。

论文网 中医时间医学在对人体生理、病理以及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均有它的特点。

东汉张仲景通过长期临床观察,撰写的《伤寒杂病论》,不仅认识到许多疾病时间节律,而且提出了择时治疗的原则。

如阴虚病的年变动节律是“春夏剧,秋冬差”,妇人淤血崩漏的昼夜节律是“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干燥”。

此外,对寒热、谵狂、劳病、黄疸、疟疾等疾病变化时间节律都进行了论述。

对六经病缓解痊愈的时间节律性论述尤祥,指出六经病的病愈或转到另一经的周期是6—7天。

六经病的缓解各有不同时辰,“太阳病欲解时,从已至未上”。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戊上”。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认为这些节律变化的原因,是阴阳变化的结果。

择时治疗上,提出了运用汗、吐、下法的适宜时间,主张。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