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打孩子: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谁都知道,教育孩子最好不打和少打。

孩子太顽皮,打是最后的绝招,基本有效。

当然,要打也最好别脱裤子,否则容易伤皮肤筋骨。

其实打孩子以威势为主,别真下重手。

你也做过孩子,最怕的就是要打与未打之前,真打下去也就那么回事了。

所以可以雷声大,雨点小。

主旨还是为了教育他。

孩子大了尽量还是不打和少打。

要打也应该拿扁平的塑料尺什么的,不容易伤着,用手反而容易不知轻重。

调皮孩子,我赞成小孩在六、七岁之前稍微打打,男孩如真的很调皮可再多打几年。

但一定要呈金字塔形,越小越可以打,越大越不能打。

像两、三岁,甚至一岁以内的小孩绝对可以打(当然是轻打)。

因为道理还说不清楚,不明白,一、两岁更是连话还学不全、听不懂,完全靠教育怎么行?   有不少家长会说:“孩子还小,打他干嘛?小孩子就是这样的。

”甚至见小小孩调皮、蛮横、娇气、自私、耍赖、无理取闹还哈哈大笑(比如打大人、抢东西)。

其实这是大错特错,孩子小才要打(当然,打前打后都得教育,听得懂、听不懂、听不全懂都得教育),孩子大了还打什么?   我女儿三岁前,尤其是一、两岁前老打,所谓打也是意思意思,总之神情口气要严厉点。

一旦野蛮不讲理,先说,说不听,听不明,打。

小孩是很聪明的,他(她)知道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的,其实连动物也懂。

一旦在三岁内养好了脾性,那以后就好办多了。

我女儿今年五岁,我好久(起码近一年了)没打过她了,很听话懂事,但绝对聪明,不是傻乎乎、老实巴交的那种。

我很高兴是三岁以内搞定了,现在连我父母也服了,以前他们可是绝对不同意打孩子的。

我的教育是让孩子从小就明事理,比如孩子给桌子、石头碰到了,疼了哭了,老人总是要打打石头、桌子说:“石头坏,弄疼了宝宝,宝宝打打

”甚至还拿孩子的小手去打。

这太不好了!我就从小不让孩子这么干,必须让他(她)明白是自己不小心,桌子、石头一直在那里,没有错的,错的是你自己。

而且怎能靠打来泄愤,转移目标,找替罪羊呢?我女儿两岁就绝对知道什么是自己错了,错了不要紧,关键要改。

正确的教育方法,加上小时候适当的严厉严厉不是叫父母一直严厉,和孩子该玩就玩、该笑就笑,该疯就疯,可以像孩子一样幼稚,和他玩到一块儿,做他的好朋友),挫折教育、甚至打骂,我觉得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打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更不是父母家长泄愤的方法。

该打的事情,就算家长没上火,也得打。

我就试过一件事该打,可当时心情真的不错,但还是打了,教育了,以后孩子也不敢了。

不到该打的程度,就算家长很气愤,也不能打。

这事我也试过几次,像吃饭吃得很不乖,最后折腾得烦死了,想打,(两、三岁以内是会因为吃饭打的,因为那么小的孩子没大事情,吃饭好坏就反映他的性情和听不听话),但没打。

三岁以后,吃饭不应该成为打的理由了,不吃拉倒,用教育和其它惩戒措施更好,比如在下一餐饭之前绝对没有任何东西吃了,无论零食、点心、甚至饭也不行。

如果吃饭还打,那以后学习、做人、品德等东西怎么办。

吃饭也打,拿别人东西也打,如何体现两者性质和程度上的区别?   最后,打孩子也是个学问,对调皮的小孩子,在应该打的时候,不打也不对,因为有不少孩子,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实在不听管,他(她)什么都不怕,知道大人疼他(她),所以对付这种情况,最后的一招,还是打,一定要有他(她)怕的东西,否则就无法无天,大起来后家长孩子都要后悔。

品德且不说,性格也很重要的,性格决定命运啊。

但切记,打要打在手上,疼在心里。

决不是父母火气上来了就打,没火气就不管。

要让孩子明白原则和道理,像法律一样,不是随心(家长的心)所欲的。

说了很多“打”的东西,当然,最后还是教育为主。

打之前要教育,没教育过的不打;打的时候是为了教育,目的明确;打之后要教育,否则就白打了。

3 次访问